歌曲《咏鹅》教学设计(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歌曲《咏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2、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三、教材分析:
1、《咏鹅》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内,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加以朗诵、吟唱,使之感受到《咏鹅》这首歌中那特有的栩栩如画的美境、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及策略: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课堂不能太死板,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朗诵法、欣赏法、教唱法、聆听法、吟唱法、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
2
1、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起立,跟老师做律动。 2.师生唱歌问好,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开始。 激趣导入,新歌学唱 (一)导入歌曲 1、出示美丽的鹅图画。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 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 2、齐读古诗《咏鹅》
师: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 师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 (板书:四分休止符)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
师: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教唱歌曲。
(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 (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 (3)师根据学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 (4)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 (三)巩固学习。 1、师生接力唱(2遍)。
2、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
3
3、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四)、创作表演,自我感受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体会鹅的悠闲自在。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
(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
(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围成圆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2、画一画,创作表演,展现鹅的美。 六、课堂小结:
1.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咏鹅》。 2.一边唱歌一边跳着离开音乐教室。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