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难忘小学生活——阅读交流与指导【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难忘小学生活——阅读交流与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指导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4.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情,以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科学、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2.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回忆老师帮助和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教学准备

1.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下重点阅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双红圈》,略读其他“阅读材料”。

?教学课时课时机动

?教学过程一

检查导入,交流方法

1.出示语段,说说这段话出自哪篇文章。课件出示: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个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2.指名读词语。课件出示:桃李满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折腾

栀子花

稚嫩

清瘦

浅笑盈盈

白皙

懵懂

猝死

铤而走险

1

同学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请大家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的?3.交流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回答,提醒注意表述的顺序(首先……然后……最后……),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阅读的基本步骤:首先,初读文章,读准字词,读通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课件出示:

默读短文《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说说这两篇短文分别写了哪几件事,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感受到了老师的什么品质?从哪些重点词句体会到的?体会两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边读边聊,畅谈收获

1.说说人物。

(1)在这些文章中,哪个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2)学生交流。

预设:①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他在作者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②语文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开启了作者文学创作的大门。

③方老师无怨无悔地把“我们”从懵懂天真的一年级带到心智成熟的六年级。(3)小结:由此可知,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2.体会情感。

(1)从这些文章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学生交流。

(3)教师相机出示部分相关句子:课件出示:

《老师领进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作文上的红双圈》: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给老师的一封信》:成长路上的关爱、叮咛与教诲,我都将铭记在心。(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明白道理。

2

(1)从《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篇材料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引导学生说明理由。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探究特点,领悟写法。(1)发现特点。

《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都是有关回忆老师的文章,它们在写作上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交流。(3)领悟写法。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老师领进门》通过具体事例写人;《作文上的红双圈》以小见大。2.拓展思维,指导写作。

(1)读了这些材料,你想到了哪些令你难忘的人和事呢?课件出示:

类别难忘的老师难忘的一节课难忘的运动会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

(2)学生根据表格,回忆往事,畅谈交流。3.教师总结。

具体内容

难忘的理由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铺垫性环节,侧重对学生学习“阅读材料”的交流与指导,目的主要有三点:

1.了解学情,督促学习。通过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他们深入学习“阅读材料”。2.学生交流阅读收获,老师适当指导阅读。

3

3.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发回忆。学生通过阅读,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唤醒了沉睡的记忆,为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