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
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方法陈旸,梁世伟(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采矿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确定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是水体下采煤的工作重点。就目前技术发展而言,实践证
明没有哪种单一手段能准确确定其高度。经过长期的总结,只能多个方法联合应用才能判断出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使用的方法有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法、计算机数值模拟、经验公式计算法、现场实测等。关键词:导水裂隙带高度;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法;经验公式计算法;计算机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D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02-(2019)08-0091-02
ResearchMethodoftheHeightofDiversionFissureZoneinOverlyingStrata(MiningEngineeringDepartment,Xi'anKedaGaoxinUniversity,Xi'an710000,Shaanxi,China)
Abstract:Intheprocessofcoalmining,thedeterminationoftheheightofdiversionfissurezoneinoverlyingstrataisthekeypointofcoalminingunderwaterbody.Asfarasthecurrenttechnologicaldevelopmentisconcerned,ithasbeenprovedthatnosinglemethodcanaccuratelydeterminetheheight.Afteralong-termsummary,onlyacombinationofseveralmethodscanbeusedtojudgetheheight.Themethodsincludesimilarmaterialphysicalsimulation,computernumericalsimulation,empiricalformulacalculationmethod,fieldmeasurement,etc.
Keywords:theheightofdiversionfissurezone;similarmaterialphysicalsimulation;empiricalformulacalculationmethod;computernumericalsimulation
CHENYang,LIANGShiwei
0引言
煤炭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没有哪种能源可以完全替代煤炭。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非常多的煤炭积压在水体下,这种特殊的覆存条件为煤炭开采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水体下的煤炭安全开采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其中,煤层上覆岩层的顶板突水问题尤其突出。顶板突水主要取决于导水裂隙带高度,它是决定上覆岩层安全的关键。中国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目前应用的方法有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法、经验公式计算法、计算机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不同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在国内,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比如马立强等,对西部矿区的导水高度进行了试验。2经验公式计算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根据经验获取了许多开采参数,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国于1985年制定了《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这个规程的制定为后续的水体下采煤奠定了基础,对工程现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就对相关经验公式进行总结,具体如表1所示。表1不同岩性经验计算公式
岩性坚硬中硬软弱极软弱
100移M1.2移M+2.0Hd=100移M1.6移M+3.6Hd=100移M3.1移M+5.0Hd=100移M5.0移M+8.0Hd=计算公式之一/m
依8.9依5.6依4.0依3.0计算公式之二/mHd=30姨移M+10Hd=20姨移M+10Hd=10姨移M+51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法
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法是以相似理论为依据,对工程现场进行模拟。模具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而来的,这样得到的结论基本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然后再将实验中观测得来的数据规律放大到现实情况中去应用,从而完成实验到现场的指导作用。上覆岩层运动是煤炭开采引起的动力现象,是造成导水裂隙带发展的客观因素,因此,应用相似模拟对煤炭开采的上覆岩层运动进行试验,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进行试验会得到收稿日期:2019-06-2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计划(18JK1046)
第一作者简介:陈旸,1974年生,男,陕西西安人,2013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
m;M为累计采高,m。注:Hd为导水裂隙带高度,
3计算机数值模拟
随着计算机的大众化,对矿山岩石力学复杂性的分析取到了较大的进展。整理矿区的地质资料,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实验分析,在计算机中做分析模型,从而实现计算机中的模拟开挖,得到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相似度很大,这样的技术为工程指导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投入[1]。·91·
2019年第8期2019年8月
目前数值模拟分析的软件非常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简称“FLAC”,离散元分析UDEC,以及有限元方法等,这些都能对上覆岩层破坏进行很好的理论模拟[2]。张明等对兖矿集团田庄煤矿煤层的开采上限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导水裂隙带现场的高度,从而提高了煤矿的开采上限;涂敏应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对安徽淮南潘谢矿区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模拟[3],根据覆岩的工程岩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采动力学模型,模拟得出了上覆岩层塑性区破坏及导水裂隙带高度。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它是基于有限元方法开发的,对上覆岩层的采动破坏、离层模拟非常有效。性好;反之,则说明岩石的完整性较差。1998年和1999年2次在淮南矿区的孔集煤矿应用此方法,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另外,在义马矿区的新安煤矿,在其工作面对该方法进行测试,通过分析电子剖面图,成功获得了上覆岩层三带高度。d)高密度电阻率法[4],是利用煤层采动前后岩层电阻率的变化来判断的方法。当岩层完整性遭到破坏时,会有水分充填在内,使得电阻率发生变化,这时就可以分析得到导水裂隙带的破裂范围。e)微地震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地震波传播信息,观测岩石的完整性,从而判断裂隙带的发展情况[5-6]。4现场实测
5结语
目前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主要是现场实测,现在应用的现场实测方法有超声成像法、注水试验法、声波CT层析成像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微地震技术等。a)超声成像法,主要是采用超声成像数控测井仪对钻孔进行扫描,并绘制出声幅曲线。曲线表现的含义代表岩石的破裂情况,从而分析反映岩层破裂状况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b)注水试验法,是由山东科技大学研制并应用于井下的。其工作原理是,在巷道倾斜方向打若干孔,钻孔的长度为采高的10耀14倍。采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对岩石裂隙的动态测试,得到了岩石破裂的实时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费时费力。该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肥城矿业集团的杨庄煤矿8608工作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之后应用于鲍店煤矿、兴隆庄煤矿也取得了成功。c)声波CT层析成像法,是利用声波的传递来判断岩石的完整性,如果声波传递得快,说明岩石的完整经过上述分析,观察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发现不管是相似模拟、数值模拟、经验公式,还是现场实测,一种方法确定的导高是不准确的,如果用各个方法来确定它们的的优缺点就可以相互补充,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参考文献:[1]刘红元,刘建新,唐春安.采动影响下覆岩垮落过程的数值模
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2):201-204.[2]李焕春,张有朝,王士平.高密度高分辨电阻率法在采空区“三
带”的探测研究[J].河北煤炭,1999(2):38-40.[3]涂敏.潘谢矿区采动岩体裂隙发育高度的研究[J].煤炭学报,
2004,29(6):641-645.[4]刘伟韬,武强,李献忠,等.覆岩裂缝带发育高度的实测与数值
仿真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2005(11):55-57.[5]程学丰,刘盛东,刘登宪.煤层采后围岩破坏规律声波CT探
测[J].煤炭学报,2001(2):153-155.
[6]王双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方法概论[J].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2006(5):126-128.
(责任编辑:白洁)
(上接90页)
d)采取提前爆破底板的方式预先破碎底板,避免过断层割底时间过长而增加过断层用时[5]。此外,考虑到断层和回采面处于斜交状态,因此,自轨道巷向运输巷方向逐段进行过断层作业,在断层前后10m区域内,作业人员必须实时观测回采面覆岩,特别是在割断层底板时,需确保截割速度不超过4m/min。同时,移架作业应当滞后滚筒2台支架进行,移动时需打出护帮板,以防冒落现象的发生[6]。了良好的保障。此外,通过现场矿压数据实测,矿压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所得结果基本相同,说明数值模拟手段对于指导生产实际有一定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甄.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及应用[J].内蒙古煤
炭经济,2018(20):138-139.
[2]张玉成.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方案分析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
理,2018,43(3):90-91.
[3]张玉成.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方案研究分析[J].江西煤炭科技,
2018(2):89-90.
[4]梁安文.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顶板管理实践[J].煤,2018,27(3):53.[5]王海川,韩世勇,宋小科.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破碎顶板管
理[J].煤,2018,27(1):48.
[6]张沛顶.浅析姚桥煤矿综放工作面过断层技术[J].能源技术
与管理,2017,42(5):94-96.
(责任编辑:白洁)
4结语
在A矿10301综放面应用相关安全措施,自距离断层15m处超前破底到完全通过断层,共计耗时10d,整个过程中未发生任何突水事故,顶板冒落或煤壁片帮现象也仅在设备检修期间发生一两次。这表明,所采用的综合措施为回采面过断层期间的生产安全提供·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