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时间常数是表征系统惯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2.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恰与理想微分环节相反,互为倒数.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3. (错误)凡是输出量对输入量有储存和积累特点的元件一般都含有积分环节。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0] 提示:
4. (错误)传递函数是在傅立叶变换基础上引入的描述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输入、输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出关系的函数.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0] 提示:
5. 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与扰动信号无关。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6. 求取自动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时,若系统为线性系统,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7. (错误)框图又称结构图,它是微分方程的一种图形描述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A;]
标准答B;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案: 得分: [0] 提示:
案:
试题分
5。0
值:
8.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9. 随动系统中输入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10.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相应的控
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11.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对于恒值系统,由于给定量是不变的,常用( )衡量系统的稳态品质。
A. 静态误差 B. 输出误差
C.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D. 扰动作用下的瞬态误差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2. 反映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动态特征的是( )。
A. 稳态分量 B. 暂态分量 C. 输入信号 D. 扰动信号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3.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虚轴的左侧。 B.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虚轴的右侧。 C.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的虚轴上. D.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的实轴上。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4.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最大超调量和振荡次数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能。 B. 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快速性。 C. 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准确度。 D. 振荡次数越多,系统稳定性能越好.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D;]
案:
得分: [5] 提示:
5. (错误)下述描述框图等效变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多,开环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稳态性能和稳定性
越好。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D;
案:
试题分
5。0
值:
B.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多,开环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稳
定性越差。
C.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少,开环放大倍数越小,系统的稳态性能和稳定性
越好。
D.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少,开环放大倍数越小,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稳
定性越差。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C;]
案: 得分: [0] 提示: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6. (错误)传递函数是在( )基础上引入的描述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输入、输出关系
的函数。
A. 拉普拉斯变换 B. 傅立叶变换 C. Z变换 D. 等效变换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标准答
案:
[B;]
案: A;
得分: [0]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7.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为( )。
A. 微分方程 B. 传递函数 C. 系统框图 D. A、B、C都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标准答
案: [D;]
案: D;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8. (错误)下述描述框图等效变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串联
B. 并联
C. 反馈
D. 顺馈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0] 提示:
9. (错误)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例环节能立即成比例地响应输入量的变化。
B. 凡是输出量对输入量有储存和积累特点的元件一般都含有积分环节。 C. 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恰好与积分环节相反,传递函数互
为倒数.
D.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恰与理想微分环节相反,互为倒数。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0]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5。0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值:
提示:
10.下述选项中,描述积分环节传递函数的是( ).
A. B. C. D.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11.
阶段一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时间常数是表征系统惯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2. 系统的稳态误差由动态误差和静态误差两部分组成。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3.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为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系统框图.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4. 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与扰动信号无关。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5. 振荡次数是指在调整时间内,输出量在稳态值上下摆动的周期数,即调整时间内
系统响应曲线穿越稳态值次数的一半。振荡次数越多,系统稳定性能越好。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6. 描述微分环节传递函数的是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7.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8. 自动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系统框图反映了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和内
部各种变量间的关系,也反映了系统的内在特性.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提示:
9. 反馈控制系统中只能有负反馈。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10.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相应的控
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11.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对于恒值系统,由于给定量是不变的,常用( )衡量系统的稳态品质。
A. 静态误差 B. 输出误差
C. 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D. 扰动作用下的瞬态误差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5。0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值:
提示:
2. 反映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动态特征的是( )。
A. 稳态分量 B. 暂态分量 C. 输入信号 D. 扰动信号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3.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虚轴的左侧。 B.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虚轴的右侧. C.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的虚轴上。 D. 系统所有的极点分布在平面的实轴上.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4.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最大超调量和振荡次数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能。 B. 调整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快速性。 C. 稳态误差反映了系统的准确度。 D. 振荡次数越多,系统稳定性能越好.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D;]
案:
得分: [5] 提示:
5. 下述描述框图等效变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多,开环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稳态性能和稳定性
越好。
标准答
D;
案: 试题分
5.0
值:
B.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多,开环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稳
定性越差.
C.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少,开环放大倍数越小,系统的稳态性能和稳定性
越好。
D. 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越少,开环放大倍数越小,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稳
定性越差.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6. 传递函数是在( )基础上引入的描述线性定常系统或元件输入、输出关系的函数。
A. 拉普拉斯变换 B. 傅立叶变换 C. Z变换 D. 等效变换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7.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为( )。
A. 微分方程 B. 传递函数 C. 系统框图 D. A、B、C都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D;]
标准答
案:
案: D;
得分: [5] 试题分
值:
5.0
提示:
8. 下述描述框图等效变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串联
B. 并联
C. 反馈
D. 顺馈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9.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例环节能立即成比例地响应输入量的变化。
B. 凡是输出量对输入量有储存和积累特点的元件一般都含有积分环节。 C. 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恰好与积分环节相反,传递函数互
为倒数。
D. 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恰与理想微分环节相反,互为倒数.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10.下述选项中,描述积分环节传递函数的是( )。
A. B. C. D.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提示: 11.
阶段二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频率特性的图形是描述系统的输入频率从到变化时,频率响应的幅值与频率之
间关系的一组曲线.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2. 保持器是将采样信号转换成连续信号的装置,其转换过程恰好是采样过程的逆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3. 采样周期选得越小,即采样角频率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选得越高,对控制过程的信息便获得越多。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4. 要对对象进行控制,通常要把采样信号恢复成连续信号,此工作一般是由高通滤波
器来完成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5. 采样就是通过采样开关的作用将连续信号变成脉冲序列的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6. 描述非线性系统运动状态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提示:
7. (错误)PD调节器提供了负的相位角,所以PD校正也称为超前校正。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0] 提示:
8. 进行串联校正时,校正装置串联在系统固有部分的前向通路中。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9. (错误)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对称于横轴。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0] 提示:
10.根据校正装置在系统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和
复合校正。
A. 正确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11.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之所以可以利用叠加法求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是因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具有( )。
A. 齐次性 B. 叠加性 C. 线性 D. 微分性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2.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是描述系统的输入频率( )变化时,频率响应的幅值、相位与
频率之间关系的一组曲线。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A. B. 0到C.
到0
到
D. 在一个周期内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标准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试题分
5。0
值:
3. 在系统的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 )前馈补偿,可组成复合控制。
A. 顺馈补偿 B. 前馈补偿 C. 反馈补偿 D. 扰动补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4. 顺馈补偿校正是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 )构成的校正方式。
A. 顺馈补偿 B. 输出补偿 C. 输入补偿 D. 串联补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5. 高频段的代表参数是( ),反映系统对高频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
A. 高度 B. 斜率 C. 宽度 D. 相裕量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标准答
B;
案: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得分: [5] 提示:
试题分
5。0
值:
6. 关于无源校正装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身没有增益,只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B. 本身有增益,并且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 本身没有增益,只有衰减;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D. 本身有增益,并且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7. 下述选项中( )不是根据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对校正进行分类的。
A. 串联校正 B. 反馈校正 C. 顺馈补偿校正 D. 并联校正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D;]
案:
得分: [5] 提示:
8. (错误)频率特性对称于横轴的是( )。
A. 比例环节与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 C. 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 D. 比例环节与微分环节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D;]
案:
标准答
C;
案: 标准答
D;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得分: [0] 提示:
试题分
5.0
值:
9. (错误)下述关于理想微分环节相频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标准答
案:
[C;]
案: 得分: [0] 试题分
值:
提示:
10.频率特性是系统对不同频率( )的响应特性。A. 交流小信号 B. 直流信号 C. 正弦输出信号 D. 正弦输入信号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标准答
案: [D;]
案: 得分: [5] 试题分
值:
提示:
11.
B;
5.0
D;
5.0
阶段二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错误)积分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0] 提示:
2. 采样开关后面串联的信号复现滤波器的功能是滤去低频分量,而无损失地保留原信
号频谱。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3. 一般来说,连续信号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的频谱
是周期性的的连续频谱.
,即
为一条
水平直线。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4. 自持振荡是由系统本身的特性和外界周期变化信号的作用所决定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5. 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与运动的初始条件、输入信号有直接关
系。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6. 非线性特性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不利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7. 非线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一阶导数不为常数。
A. 正确 B. 错误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8. PD调节器提供了负的相位角,所以PD校正也称为超前校正。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9. 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对称于横轴。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10.根据校正装置在系统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
和复合校正.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5。0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值:
提示: 11.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之所以可以利用叠加法求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是因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具有( )。
A. 齐次性 B. 叠加性 C. 线性 D. 微分性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2.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是描述系统的输入频率( )变化时,频率响应的幅值、相位与
频率之间关系的一组曲线。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A. B. 0到C.
到0
到
D. 在一个周期内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3. 在系统的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 )前馈补偿,可组成复合控制。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A. 顺馈补偿 B. 前馈补偿 C. 反馈补偿 D. 扰动补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4. 顺馈补偿校正是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 )构成的校正方式。
A. 顺馈补偿 B. 输出补偿 C. 输入补偿 D. 串联补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5. 高频段的代表参数是( ),反映系统对高频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
A. 高度 B. 斜率 C. 宽度 D. 相裕量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6. 关于无源校正装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A. 本身没有增益,只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B. 本身有增益,并且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 本身没有增益,只有衰减;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D. 本身有增益,并且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7. 下述选项中( )不是根据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对校正进行分类的。
A. 串联校正 B. 反馈校正 C. 顺馈补偿校正 D. 并联校正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D;]
案:
得分: [5] 提示:
8. 频率特性对称于横轴的是( ).
A. 比例环节与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 C. 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 D. 比例环节与微分环节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9. 下述关于理想微分环节相频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D;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A. B. C. D.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10.频率特性是系统对不同频率( )的响应特性。
A. 交流小信号 B. 直流信号 C. 正弦输出信号 D. 正弦输入信号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D;]
案: 得分: [5] 提示: 11.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D;
案: 试题分
5.0
值: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频率特性又称频率响应,它是系统(或元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2. 采样频率必须满足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3. 采样周期选得越小,即采样角频率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4. 一般来说,连续信号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的频谱
。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选得越高,对控制过程的信息便获得越多。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是周期性的的连续频谱。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5.0
值:
提示:
5. 要对对象进行控制,通常要把采样信号恢复成连续信号,此工作一般是由高通滤波器
来完成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6. 描述非线性系统运动状态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7. 非线性特性元件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不利的。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8. 非线性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一阶导数不为常数。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9. PD调节器提供了负的相位角,所以PD校正也称为超前校正。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10.(错误)可以利用叠加法求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是因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具有叠
加性。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
案: 得分: [0] 提示: 11.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之所以可以利用叠加法求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是因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具有( ).
A. 齐次性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B. 叠加性 C. 线性 D. 微分性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2.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是描述系统的输入频率( )变化时,频率响应的幅值、相位与
频率之间关系的一组曲线。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A. B. 0到C.
到0
到
D. 在一个周期内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提示:
3. 在系统的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 )前馈补偿,可组成复合控制。
A. 顺馈补偿 B. 前馈补偿 C. 反馈补偿 D. 扰动补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提示:
4. 顺馈补偿校正是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 )构成的校正方式.
A. 顺馈补偿 B. 输出补偿 C. 输入补偿 D. 串联补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5. 高频段的代表参数是( ),反映系统对高频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
A. 高度 B. 斜率 C. 宽度 D. 相裕量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6. 关于无源校正装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身没有增益,只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B. 本身有增益,并且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 本身没有增益,只有衰减;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D. 本身有增益,并且有衰减;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A;]
案:
得分: [5]
标准答
A;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提示:
7. 下述选项中( )不是根据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对校正进行分类的。
A. 串联校正 B. 反馈校正 C. 顺馈补偿校正 D. 并联校正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D;]
案:
得分: [5] 提示:
8. 频率特性对称于横轴的是( )。
A. 比例环节与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与微分环节 C. 比例微分环节与惯性环节 D. 比例环节与微分环节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C;]
案: 得分: [5] 提示:
9. 下述关于理想微分环节相频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5。0
值:
标准答
D;
案: 试题分
5.0
值: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B;]
案: 得分: [5] 提示: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5。0
值:
10.频率特性是系统对不同频率( )的响应特性。
A. 交流小信号 B. 直流信号 C. 正弦输出信号 D. 正弦输入信号
知识点: 阶段作业二 学生答
案:
[D;]
得分: [5] 提示:
11.
标准答
案:
试题分
值:
D;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