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能力

来源:意榕旅游网
_ 栏目编辑:高玲 资源配置能力作为航运中心的一项重要功能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要将上海建设 成为国际化航运中心,需要提升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所以。途径和措施的提出就显 得尤为重要。 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资源配置能力 文l周 鸣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在某一国际性 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化 区域范围内,取得众所公认的国际航运 大生产的条件下,航运资源的储备,航 中心枢纽地位,并以国际航运中心为核 运运力的供给和调整更加需要运用航 心纽带,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运市场机制。大多发达航运国家经验证 促进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实现相关资源 明,航运资源配置结构的合理化已成为 最佳配置的港口城市。 航运业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到现在,其功能 航运业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因而国 已经完成了从货物运输中转、港口工业 际航运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航运 的加工增值到第三代的转变,即从简单 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配置。 的物流中心发展到集商品、资本、信息、 技术等集于一身的资源配置型航运中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置 心。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 一一相关政策 心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相互配套、共同 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 发展。 标,国务院关于上海推进“两个中心”建 在这一过程中,临港工业的初级乘 设的《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具有全球航 数效应已经淡化或转移,以金融、贸易、 运资源配置能力”。总体目标是2020 信息、管理为代表的服务业的二级乘数 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 效应得到加强。其中,金融、保险、房地 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 产、旅游、信息、商贸和法律等中介业务 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 的兴旺,对于航运中心培育新的经济增 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形成以上 长点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都具有十 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 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协调好各经济增 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 长点的关系和合理分配各产业在市场 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基本形成规 中的分配成为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 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 国际航运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 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 国际航运市场是国际航运资源实 基本形成服务优质、功能完备的现代航 现配置的重要场所,航运信息、航海技 运服务体系,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 术、航运资产、船员等航运资源按照航 治的口岸环境和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 运市场导向来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合 境,增强国际航运资源整合能力,提高 理分配。市场经济能够根据比较利益原 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则,以及地区和航运生产要素的分布、 ——资源配置现状 营运情况,改善航运资源存量和增量的 上海在打造国际大港方面取得了 配置组合,提高航运资源的使用效率, 显著成果,2009年以5.9亿吨的货物吞 44 CW下中国水运2010・11 吐量位居全球第一,以2500.2万标箱 的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上海 目前的航运资源集聚还局限于中下游 产业,且中下游产业中还有不少粗放 型、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交融的低附加值 成分。上海港以多达171个万吨级泊 位、长达91.6公里的码头岸线、120多 条国际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成为全球货运业 的繁忙港口,但由于政策、效率、服务等 原因,吸引全球船务公司注册数不及香 港的十分之一。同时,港口基础设施中 的集疏运输体系不完善,港口现代服务 业能力比较弱,航运要素的国际话语权 不够强,港口行政管理体制多头分散。 随着上海港口吞吐量急剧增长,对城市 环境、交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负面影 响,引发了新的矛盾。航运人才不足更 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上海在航运金融领域几近空白,航 运融资的机构和手段都相当欠缺,租赁 和船舶抵押业务运作困难。由于缺乏船 舶保险基金,致使7O%以上的航运保 险业务转移海外。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上 海港繁杂分散的管理体制,必定导致管 理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不能不说是影 响许多海外航运企业来沪注册的重要 因素。 一..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资源配 置能力途径 上海港应重点发挥航运服务与资 源配置的作用,在与长三角其他港口的 良性竞争中错位发展,在发展高端航运 港航栏目编辑:高玲 Manag凳em理ent-● 金融服务、航运法律服务、物流服务,吸 引和汇聚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航 运中介组织和航运服务企业方面做出 表率。 法制化 法制化是航运市场有序运行的保 证,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也是吸引外 资、扩大航运中心资源配置范围的有效 途径。确立航运竞争规则,建立有序航 运市场体系方面,上海可以率先试点, 致力于按国际惯例办事,在港口经营、 口岸收费等方面制定相关规则,结合我 国《反垄断法》制定相应的航运市场竞 争规则,以推动全国的航运立法。 鉴于当前航运立法很难在全国范 围内有效实施,上海可率先试点,借助 航运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政府融资 担保、减免航运企业和航运人才所得税 等来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在这种特殊政 策的支持下,建立法律法规,指导航运 业向国际标准靠拢,达到一定水平后向 全国各地区推广。 ——自由化 从世界上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 程看,除了深水航道和大型集装箱泊位 等基础设施条件以外,辅以宽松的和有 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也是十分必要的,其 中最突出的是长期采取自由港政策,实 行自由通航、自由贸易、自由结汇、航运 企业自由经营、船舶自由登记、低税率、 简税制、大部分货物免税自由开放等。 目前,上海的洋山深水港区和外高 桥港区采用的是区港联动发展模式,该 模式突破了保税区主要发展保税仓储 和加工贸易的单一功能,区内物流企业 可开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 和国际转口贸易,可对进出境及中转货 物进行集装箱的分拆和集拼。但在管理 体制等方面区和港仍然分离。而保税港 则将港和区一体规划,两者都属于保税 港的一部分,深化港区一体化建设,为 保税港的管理体制、海关监管等政策进 一步自由提供了条件。保税港还扩大了 区港联动功能的应用范围,区内不仅能 和境外进行贸易,与国内其他地区也能 进行贸易,使境外、保税港和国内贸易 更加自由。另外,在仓储物流区,任何一 种功能都能发展临港增值服务,此项政 策符合国际物流的要求。同时,保税港 设立出口加工区,完善了区港联动未能 实现的功能。 几大中心联动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推进自 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也是国际经 由化的过程中应加快洋山港区及其他 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航运 港区由港城联动发展模式向保税港发 心建设应当考虑与其他几个中心的 展模式转变,为顺利过渡到实施自由港 动。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兼采 政策创造条件。洋山港区与大陆隔离, 敦、香港、鹿特丹、新加坡等国际航运q 可报请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参照香港和 心之长,不仅成为航运产业集聚地,蔓 新加坡的某些做法,在芦潮港和大小洋 将成为现代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其具仁 山地区建立航运特区,实行自由港政 的功能是,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本 策,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 技术、信息和人力等资源,创造新的堑 ——国际化 济增长点和产业链,从而带动国际经 全球顶级国际航运中心都是因为 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也带动融资、 汇聚了全球航运服务业,上海国际航 算、汇兑、保险、航运金融衍生品等金甬 运中心也必然要求其开展全球航运服 产品及金融创新活动,通过上述金融小 务,成为全球航运服务业的聚集中心。 务和金融创新的累积、提高,能够促逆 上海发展航运中心所采取的措施 国际间资本、资金的合理有序流动, 主要在吸引国内进出口货源和服务方 终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 面,例如采取的进出口退税政策,吸 上海应该优先发展航运产业,通 引的国内大量的进出口货物从洋山港 航运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真正建 转运,虽然增加了其国际贸易航运服 完善的航运中心,同时,经济中心和金 务量,但在吸引其他国际大型航运企 融中心的建设也得到加强,经济中心 业选择上海作为其转运点的量依然较 金融中心建设又给航运中心建设提 少。为此,可以利用芦潮港区的土地 了优良条件,促进航运中心的建设。 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设施,建立物流总 在航运金融服务方面,北外滩和淮 部经济园区,吸引世界各大航运公司 东有所分工与侧重。-ILJ'F滩可以发挥其 和物流企业人驻,强化其物流服务功 传统优势,大力发展船舶注册与买卖 能。在物流总部经济园区的逐步发展 航运交易、海事保险、航运组织、工程或 过程中,积极开展航运金融服务、航 技术咨询;而浦东本来的发展目标就足 运法律服务、航运保险服务等,例如 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涉外经济 在航运投融资方面、促进港口资产证 体制改革为重点。陆家嘴地区可以成为 券化方面,可以先行改革与试点。最 全国金融机构、金融资金、金融人才集 终建立以航运服务为主体的洋山—— 聚的核心区,成为金融创新、金融标准 芦潮港区第三产业服务带,并逐步向 制定、金融生态环境的先行区。 内陆延伸,向功能多样化、国际化方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 向拓展。 输学院) CWT中国水运2Olo.1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