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荐学习]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4 溶液 7综合

[推荐学习]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1 物质的构成和变化 考点4 溶液 7综合

来源:意榕旅游网
[k12]

溶液

6.(3分)(2013•滨州)关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说法这种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 D.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013怀化)1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

D. 在溶质与溶剂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一定不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2013南平)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液体 B.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发生乳化现象 D.用酒精浸泡草药可溶解其中的有效成份 (2013杭州)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两种不同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定相同

3

B.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200毫升某溶液,密度为1.2克/厘米,其中含溶质24克 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少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6.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甲 4.2 乙 2 丙 0 丁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25.(7分)(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

3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9.2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 10 mL(水

3

的密度为1g/cm).

最新K12

[k12]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胶头滴管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 10mL (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 细口瓶 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013海南)19.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毋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在实验室中,用固体物质甲和水配制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和 。 【答案】19. (1)相等(2)D E (3)玻璃棒

(2013十堰)44.右图是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氯化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若要提纯氯化钾,可采用的方法是 。

(2)10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4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10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和 。(填仪器的序号)

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答案】44.(1)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2)MgSO4 (3)CF (只写一个且对,得0.5分)

(2013重庆)20.(3分)t2℃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加人盛有相同质

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如图I所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最新K12

[k12]

(1)图1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一定达到了饱和状态。 (2)图2中, (填“甲”或“乙”)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3)将图1中a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较,通常没有发

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溶液的浓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解度

(2013东营)11.(5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共5分) (1)甲(1分)

(2)相等(或甲=乙 )(1分)

(3)N (1分)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分)

(2013上海)48.某实验小组对不同条件下的钾的溶解情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g钾晶体,再分别加入50.0g冷水、热水与酒精,充分搅拌后(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结果如下图所示。

(1) 甲烧杯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3) 将乙烧杯中的溶液降温到t2C时,钾的溶解度是______g/100g水。再往乙

烧杯中加入10g水,改变温度至t2 C时,溶液又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则t1____t2(填“>”、“<”或“=”)。

(4) 经实验测定,获得不同温度时钾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最新K12

溶解度(g/100g水) [k12]

20 40 50 60 70 80 31.6 63.9 145 110 140 169 。

分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该温度时________C.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 (2013福州)15、(7分)图7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7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 【答案】15.(7分) (1)t1 (2)乙

(3)降温结晶(合理均可) (4)大于 (5)①B

②甲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最新K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