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 1.一年当中,天天昼夜长短都相等的地方应该在: A.赤道上 B.南、北极点上
C.南、北极圈上 D.地球上任何地点均不可能出现 2.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却在成云致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固体杂质 C.二氧化碳和臭氧 D.臭氧和固体杂质
3.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4.下列地区的高大山岭中,垂直地域分异最典型的是: A. 内陆地区 B.高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 D. 中纬度地区 5.夏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是一种:
A. 形成于热带大陆上的气旋 B. 形成于热带大陆上的反气旋
第 1 页,共 8 页
C. 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气旋 D. 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反气旋 6.对世界著名城市带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中纬度地带 B.都位于平原地带
C.都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中枢作用 D.都是在工矿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7~8题。 7.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 10 000; 6 000; 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 8 000 B. 10 000 C. 6 000 D. 4 500
8.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 四川——水力资源 B. 山东——气候资源 C. 黑龙江——矿产资源 D. 内蒙古——水资源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9.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 ②③ B. ③④ C. ④⑤ D. ②⑤
10.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
11.读右下图“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分析,图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第 2 页,共 8 页
A.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 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D.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2.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 C.乙城的人数少
B.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D.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13.下图是“某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的景观图”,读图分析回答
商店和住宅位于:
A.D区和A、C区 C.C区和A、E区
B.A区和B、C区 D.B区和E、D区
14.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此图说明该地区 :
0 5 10 15 20 25 30(万)
农村人口
城市人口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15.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哪些应靠近钢铁厂 :
第 3 页,共 8 页
A.化纤厂 D.食品厂 C.砖瓦厂 D.机床厂 16.下列属于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是:
A.水源 B.劳动力 C.政策 D.市场 17.影响下列工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①印刷厂 ②电器装配厂 ③炼铝厂 ④水果罐头厂
A.①原料②动力③劳动力④市场 B.①动力②劳动力③原料④市场 C.①市场②劳动力③动力④原料 D.①原料②动力③市场④劳动力 18.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且出现滞销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
浙江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19~20题。
19.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水分 B.市场 C.土壤 D.地形 20.下列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措施中,合理的是:
A.浙江金华在陡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内蒙古干旱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C.在北京郊区建造温室,种植花卉蔬菜 D.湖南省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读“日本国内货运结构变化表”,回答21~22题。 1965年 2004年 铁路 30.7% 4.5% 汽车 26.0% 51.5% 航运 43.3% 43.8% 航空 0% 0.2% 21.日本国内货运中比例降低的是:
A. 铁路 B.汽车 C. 航运 D. 航空 22.汽车运输比例增大的原因是:
第 4 页,共 8 页
A.汽车运量大,速度最快 B.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更具灵活性 C.日本汽车工业发达 D.汽车运输较为安全 23、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
A 乡村 B.山区 C.城市 D.高原 2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成“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25.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注重人口增长,使人类在地球上不断发展 B.合理利用资源,使其不致退化或枯竭
C.区域开发应以提高经济产值和提高经济利润为目标 D.积累大量的资金,为子孙后代留下大量的财富
第 5 页,共 8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个小题,共50分)
26.下图为从北半球上空俯视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 (10分)
(1)当地球公转到C点时,北半球各地白昼长度达到了一年中的____________,亚洲大陆受_____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我国东部大多吹____________风。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这段时间内,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段上(a、b、c、d)。地球运行在D点附近一段轨道上时,我国北方地区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____________。
27.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
(1)从气压状况看,甲图称为 ;从气流状况看,乙图称为 。 (2)在甲图系统控制下,常常出现 天气;在乙图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 天气。
(3)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是 图系统强烈发展的一种气象灾害;2006年7~8月份长江中下游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则是受 图系统较长时间影响的结果。
第 6 页,共 8 页
28(15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 。 (2)该城市发展到图乙时,据图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压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 。 29(10分).读“城镇工业布置示意图”分析: (1)城镇居民区规模扩大,会导致周围的 ,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
(2)如果在A、B、C三处,分别布局石油化工厂、自来水厂、造纸厂,较合理的布局是:A 厂, B 厂,C 厂。 (3)如果选在D处布局感光器材厂,
第 7 页,共 8 页
其布局合理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读“吉林省西部改造沙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2)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_______、________等加工业。
第 8 页,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