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热控安装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电气安装工程
1、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1.1常见质量通病
1.1. 1未及时发现变压器的高压瓷件外表有裂缝、缺损和瓷釉损坏等缺陷,易告成线路接地故障,影响电网平安;
1.1. 2电机接线端子与导线端子连接不严密,防松装置不全,拉线盒内的平安间隔 (包括放电间隙与爬电间隔 )不符合施工标准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1. 3电机试车前不检查电机与电源的相序,当相序不一致时,导致电机反转。
1.2预防措施
应全数检查所有高压瓷件,并且要求施工方在安装时应认真负责,以免损坏高压瓷件,还应注意安装后的检查;
应严格要求施工方按照标准进展电机的接线工作;
应严格要求施工方在试运转前检查电机与电源的相序,确保一致,防止电机反转。
2、电气装置盘柜、蓄电池和母线装置安装工程
2.1常见质量通病
电气箱、柜内配管充裕过长,开孔截管用气焊割;
母线未完全平直,未用镀锌紧固件,螺栓规格不符合GBJ149-90规定;
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2.2防治措施
箱、柜等内配管余量适量,镀锌管不得用气焊切割;
母线要校正平直,螺栓孔符合规定,用镀锌紧固件,螺栓选用符合GBJ149-90;
加强成品保护。
3、电气照明装置安装工程
3.1常见质量通病
预埋不到位或遗漏,结果影响美观和土建强度;
电缆沟开沟、垫沙、回填不标准;
室外照明灯具进水;
配电箱内配管充裕 过长、开孔截管用气焊割;
接地安装不标准。
3.2治理措施
电气必须与土建很好的配合,及时、准确做好预埋工作。
直埋电缆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标准要求进展敷设,并共检、签证。
安装前仔细检查灯具盖子及进线口的密封,确保完好,安装后用密封胶泥封堵进线口。
认真、细致核算施工用量,用专用工具开孔截管,文明施工。
接地的焊接要求保证搭接面积;圆形接地线用专用的线路连接器;接地连接时除锈、除漆;焊接后,焊接部位进展防腐处理。
4、电气线路敷设工程
4.1常见的质量通病
电缆途径上机械损伤电缆外绝缘层;
整盘电缆用过后,电缆头未及时密封防潮;
静电接地的焊接不符合标准,连接端子未除净油漆。
4.2治理措施
严格按规定执行敷设过程质量控制,敷设前严格检查,电缆途径上无毛刺、尖棱,电缆拐角处用机械滑轮支撑;
落实电缆存放制度,电缆封头要及时;
静电接地的焊接要求保证搭接面积,圆形接地线用专用线路连接器,连接时除油漆。
5、火灾报警安装工程
5.1常见质量通病
管内穿线前没有将管内积水及杂物去除干净,影响穿线工作和线路的绝缘;
在做探测器试验时,不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进展试验,而使用香烟或蚊香等对感烟探测器加烟,往往污染探测器,使塑料外壳变色,影响使用效果。
5.2治理措施
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完毕后进展,并应要求施工人员在穿线前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去除干净;
探测器试验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展,必须用专用检查仪器,不允许用香烟
等代物进展试验。
6、电梯、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6.1电梯电气装置
质量通病
(1)将电梯厂配套供应的电线槽直接敷设于机房地面;
(2)在安装调整层门锁时,不按要求施工;
(3)用计算机控制的电梯,把计算机“逻辑地〞需要的拉地装置当作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
治理措施
(1)电梯电缆、电线敷设前,检查电梯厂配套供应的电线槽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或标准要求;
(2)要求层门闭锁装置施工一定要按标准要求;
(3)按照产品要求,单独为计算机“逻辑地〞做接地装置。
6.2起重机电气装置
质量通病
(1)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未用镀锌制品;
(2)起重机上电气用的配管管口未采取保护措施。
治理措施
(1)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采用镀锌制品;
(2)起重机所有的管口加装护口套。
五.仪表安装工程
1、仪表设备安装工程
1.1常见质量通病
(1)仪表设备安装前未按有关规定进展仪表的单体校验。
(2)调节阀试压后未用仪表风吹干,两端口未采取保护措施。
(3)管道试压时拆下的调节阀、开关阀随意堆放,没有防护措施。
(4)单校合格仪表设备随意堆放,未做好标识。
(5)孔板安装方向与工艺介质流向相反。
(6)仪表单校记录不符合规定,记录不及时,字迹潦草且有涂改现象。
(7)在仪表设备安装时,仪表的过程接口与设备或管道上的法兰、管嘴压力等级或尺寸不符,无法进展安装。
1.2治理措施
(1)仪表设备安装前应检查仪表的单体校验记录,没有经过单校的仪表不得进展安装。
(2)调节阀试压完毕后,应及时用仪表风吹干,两端用塑料盖封堵,以免有异物落入。
(3)管道试压时拆下的调节阀应统一保管,并做好两端口的保护工作。
(4)单校合格的仪表应做好标识工作,并按顺序排放,不得随意乱放。
(5)孔板安装应按照有关规定进展隐蔽工程的共检,经仪表技术人员确认前方可安装。
(6)仪表单校记录应按照校验记录的表格要求进展,在校表的同时进展记录。
(7)在仪表设备安装前应尽早安排仪表与设备、管道专业的图纸核对工作,发现与两专业所提供的条件不符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便设计单位及时进展设计修改。
2、仪表电气线路敷设工程
2.1常见质量通病
(1)支架未及时防腐。
(2)安装后的桥架内部未清洁。
(3)桥架没有漏水孔。
(4)不同规格的电缆未加保护措施。
(5)敷设在边角处的电缆未加保护措施。
(6)标识管理不完善。
(7)电缆槽分支开孔用电、气切割。
(8)支架间距过大,与不同材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直接焊接。
(9)仪表设备上接线盒入口朝上,不密封。
2.2防治措施
(1)必须防腐后再进展支架制作,对施焊后损坏的防腐应及时按规定补刷。
(2)应在适宜时期安装,安装完毕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仔细核对桥架的规格型号,对没有漏水孔的桥架采取机械开孔,并磨平毛剌。
(4)仔细核对图纸,监视其按标准或设计要求施工。
(5)在安装过程中应检查是否严格执行标准设计要求的平安保护措施。
(6)采取经常检查方式,催促完善标识管理制度。
(7)采取经常检查方式,催促施工分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3、仪表用管路敷设工程
3.1常见质量通病
(1)导压管敷设的坡度不符合要求。
(2)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与热外表间隔 过近。
(3)导压管路安装记录不详。
(4)管路弯制后有裂纹、凹坑、椭圆等现象。
(5)高压管路需要分支时,在管道上直接开孔焊接。
(6)管子对接焊时,管子内外外表清理不干净。
(7)压力试验和气密试验记录不详。
(8)不锈钢管、镀锌管用电焊连接。
3.2防治措施
(1)导压管应根据不同介质测量要求分别按1∶10-1∶100的坡度敷设,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路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2)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与热外表间隔 宜大于150mm,且不宜平行敷设在其上方.
(3)高压管路及剧毒/可燃介质的导压管路敷设,应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并在导压管作明显的标识。
(4)弯制导压管宜采用冷弯法,金属气动信号管必须用弯管器冷弯,弯曲半径不少于管子外径的3倍。弯曲后,管壁上应无裂纹、凹坑、皱褶、椭圆等现象。
(5)高压管路需要分支时,应采用与管路同材质三通,不得在管路上直接开孔焊接。
(6)管子接焊时,应清洁管子内外外表,在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及焊接有害的物质。
(7)压力试验和气密性实验合格后,应做好试验记录,填写合格的试验报告。
(8)不锈钢管或质量要求严格的导压管焊接宜采用氩弧焊或承插焊,镀锌管应采用螺纹
连接,且连接处必须密封。
4、仪表盘、台、柜及箱的安装工程
4.1常见质量通病
(1)在控制室内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安装仪表盘。
(2)仪表盘底座尺寸与型钢根底尺寸不符。
(3)安装过程中仪表盘的外表被弄污和油漆被损坏。
(4)支架防腐措施不完善。
(5)安装后被弄脏,油漆被损坏。
(6)仪表台、箱、板固定用电、气焊接。
4.2防治措施
(1)安装前必须进展条件检查,对其它专业拖延的工序进展催促,以确保工期。
(2)应仔细核对图纸,假设尺寸有所改变应要求设计单位及时出设计变更单。
(3)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平安保护措施,安装完毕后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4)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5)设备应在适宜时期安装,安装完毕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6)应采用紧固件连接方式,在固定前应及时催促施工分按标准标准进展施工。
5、仪表系统试验
5.1常见质量通病
(1)系统试验点少于3点。
(2)系统试验仪器未经检定。
(3)系统试验后现场仪表接线等恢复工作马虎。
(4)系统试验记录不标准。
(5)输入模拟信号进展联校时,未按标准要求在现场输入模拟信号。
5.2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标准的规定,即系统试验点不得少于3点,即0%、50%、100%。
(2)根据标准要求在施工前期检查其标准仪器的有效期和检定合格证,不符合要求者,一律制止使用。
(3)试验时应根据试验实际情况随时记录,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查产并确认。
(4)严格按标准要求进展试验,凡应在现场输入端加模拟信号的,必须在现场输入模拟信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