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根据神州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底基层为200m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半幅宽度为9.85m,设计水泥剂量为3%,7d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且不大于3Mpa。根据代表处中心试验室批准的配合比铺筑试验段,采用厂拌法施工,双机联铺进行摊铺。
2109年7月29日,我合同段完成了底基层试验段施工,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符合设计、规范和合同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验证了混合料的配合比,确定了摊铺方法、松铺系数、集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方法,碾压工作段的长度,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等,为今后路面底基层的大面积施工提供了指导依据,现将试验段成果总结如下: 1 配合比及原材料
本试验段采用的配合比为:16.5-31.5mm: 9.5-19mm:4.75-9.5mm:石屑:铣刨料=3:22:23:22:23:10;水泥掺量3%(外掺),最大干密度为2.34g/cm3,最佳含水量为4.6%。
路面底基层碎石采用经神州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神州改建工程项目部入围的神州市唐庄新兴石料厂碎石,石屑为新兴石料厂碎石场最小筛孔下的余料。
水泥采用新乡平原同力水泥厂生产的“同力”牌复合硅酸盐P·C32.5(缓凝)水泥,其初凝时间大于4h,终凝时间大于6h。 2 试验段位置
本试验段位于K86+950~K87+160左半幅。
3 施工时间
本试验段于2109年7月29日15:30开机拌和混合料,16:10第一车混合料运抵摊铺现场, 16:50开始摊铺,至21:50最后一碾压工作段碾压完成 。 4 施工方法
本试验段采用厂拌法施工。双机联铺进行摊铺作业,两台摊铺机机型相同,摊铺速度一致、前后相距8~10m,后台摊铺机熨平板的一端放在前面已铺的混合料上,摊铺宽度与先摊铺层搭接20~30cm,以保证两次摊铺接缝处的紧密。 5 施工过程控制
试验段施工工艺过程见附图《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5.1准备下承层
底基层试验段的下承层为20cm厚综合稳定土,在试验段施工前,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对综合稳定土的实测项目认真进行自检和报验,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进行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上路床稳定土实测项目如下:
表1 上路床水泥石灰稳定土实测项目
项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查项目 压实度(%) 弯沉(0.01mm) 纵断高程(mm) 中线偏位(mm) 宽度 (mm) 平整度(mm) 横坡(%) 边坡 厚度(mm) 强度(Mpa)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96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10,-15 50 不小于设计值 15 ±0.5 不陡于设计值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测4处/2000m2 附录I检查 按JTG F80/1-20044断面/200m 4点/200m弯道加HY、YH两点 4处/200m 4处×3尺/200m 4断面/200m 4处/200m 附录H检查,1点按JTG F80/1-2004/200m/车道 G检查 按JTG F80/1-2004附录5.2 施工放样
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安排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审阅图纸,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全合同段整十米桩号的边桩坐标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顶面的设计标高。
下承层验收合格后,安排测量技术人员用全站仪根据计算的设计坐标放出路面边线的准确位置,然后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设计宽度,放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两条边线,并用水泥钉做标记。 5.3模板支护
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前,安排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和已放样的底基层边线,其路面底基层外侧采用钢模板支立,与老路基联结处内侧直接采用铣刨后硬路肩做为侧模。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靠近加宽路基外边一侧,用钢模作为侧模(钢模规格为4m×0.25m的槽钢),模板外侧用50cm长的钢钎固定,防止碾压时方木被挤走。 5.4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制。底基层试验段施工采用山东潍坊WCB500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其生产能力为500t/h。
2、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安装完毕并经过调试一切正常后,安排技术监督部门对电子计量系统进行标定,以保证水泥和集料的准确称量。
3、在正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和料之前,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以控制和调整拌和的实际用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左右,以弥补混合料在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损失,保证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加1%之间。
4、为避免料仓中的集料串料,料仓上口之间要用隔板隔开,上料用装载机的装料斗的宽度应小于料仓的上口宽度。
5、拌制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为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拌和时间应尽量长,一般宜不小于1分钟。
6、混和料出场前,安排试验人员及时进行检查,严禁不合格的混合料出场,检查合格的混合料,认真填写发料单、记录车号、出料时间、吨位等,运至摊铺现场,由收料人核对查收,并注明摊铺时间,以备检查剔除超出延迟时间的混合料误铺影响工程质量。
5. 5混合料的运输
为避免在摊铺过程中,自卸汽车频繁往摊铺机的料仓中卸料对摊铺机正常行驶速度的影响,同时,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运输车辆对下承层的破坏。我标段选用吨位较小的自卸汽车运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其运输重量不允许超过20t。
综合考虑拌合机的生产能力,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运距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楼和摊铺机的连续作业,避免拌和楼间断作业对混和料质量的影响和摊铺机无法正常连续行驶对水泥稳定碎石平整度的影响。试验段施工,运输汽车数量为15台,大面积施工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运输汽车数量。 5. 6下承层清扫
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将稳定土下承层表面松散材料清扫干净,并适当洒水湿润,以利结合。为避免运输汽车调头对水泥石灰稳定土下承层的破坏,在计划施工路段内每间隔200米设置一个调头区,运输汽车在此处调头后倒至摊铺机前。 5. 7安放基准线
基准线是和底基层顶面相平行的两条标高线,摊铺机通过这两条标高线来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厚度、纵坡和平整度。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使用的基准线就是安装在底基层两侧边线外20cm处的两条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为3mm,钢丝绳的张拉力不小于1KN,施工过程中根据钢丝绳的伸长量来控制张拉力。钢丝绳顶面的标高通过整10m桩号处的钢钎来控制,钢丝绳安装在钢钎的横杆上。为减少因钢丝绳安装偏差对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标高和平整度的影响,在安装钢丝绳基准线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安放钢丝绳的钢钎的横杆应水平或稍微向上倾斜。避免摊铺机自动找平装置的传感器在钢丝绳上滑动经过钢钎横杆时落在横杆上,传递错误信号给摊铺机,从而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2、每根钢丝绳的长度不大于200m,以减少钢丝绳自重下垂对摊铺层标高和平整度的影响。
3、钢丝绳应和路面中线平行,钢丝绳离底基层边线的距离始终为40cm,避免
钢丝绳基准线横向偏移引起的标高偏差对摊铺层的影响。
本试验段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使用两台西安工程机械厂产的ABG423型摊铺机联铺作业,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8~10m。两台摊铺机外侧的传感器分别以摊铺层两边的钢丝绳为基准。前台摊铺机内侧的感应器以设置在施工路段中间的滑杆为基准,滑杆总长30m,
每节长6m,滑杆顶面标高和摊铺层两边钢丝绳顶面在同一平面上。后面摊铺机内侧的感应器以前台摊铺机已摊铺混合料的顶面为基准。 5. 8摊铺
本试验段所用摊铺机为西安工程机械厂的ABG423型摊铺机。在摊铺机拼装完成后,及时检查摊铺机的工作状况,检查刮板输送器、闸门和螺旋分料器的状况是否良好,振动的等级和行驶速度是否适合,熨平板底面有无磨损、变形,厚度调节器和拱度调节器是否良好,自动找平装置是否良好,各部位有无异常。检查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调整摊铺机的有关参数。
1、熨平板宽度和横坡度的选择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设计宽度和横坡,将前一台摊铺机熨平板的宽度拼装成5.5m,将后一台摊铺熨平板的宽度拼装成4.5m,横坡均调为2%。
2、摊铺机作业速度的选择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对施工各工序及摊铺质量影响极大,正确选择摊铺速度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摊铺质量。如果速度过快,摊铺机振捣装置在振捣处的停留时间和振捣次数减少,从而影响摊铺层的密实度,造成摊铺层疏松。同时,在拌和能力一定的情况下,摊铺速度过快,也容易造成供料困难,使摊铺机无法匀速行驶,造成摊铺机熨平板的工作仰角不停的变化,使摊铺层表面时高时低。这两个方面将严重影响摊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如果摊铺速度过慢,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就无法达到最佳水平,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同时,因摊铺速度过慢,易使摊铺层表面出现台阶状,过早出现波浪、搓板等现象,不宜压实。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可按下式大致算出摊铺机的行驶速度:
V=100QK/60BH V-摊铺速度,m/min; Q-拌和机的生产能力,m3/h; B-摊铺宽度m; H-摊铺厚度cm;
K-效率系数,一般取0.85~0.95。
根据以上计算,试验段摊铺时摊铺速度为1.5m/min, 以后大面积施工时可按1.5~2m /min来控制。
3、摊铺厚度的确定和熨平板初始工作角的调整
要确定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必须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而该松铺系数跟混合料经摊铺机振实后的密实度有关。试验段施工时,先按1.13的松铺系数摊铺, 待摊铺5m后,检测摊铺层的预压密实度为77~78%, 由此初步推算出松铺系应为1.26~1.27(98/78=1.26 ,98/77=1.27),据此调整增大摊铺机的摊铺厚度。
在摊铺开始前,根据确定的摊铺厚度来调整熨平板的初始工作角。首次摊铺时,沿垂直路线方向设置几根方木,方木顶面的标高和摊铺层顶面的标高一致。摊铺机的熨平板靠自重落在方木上(连续摊铺时,熨平板可放在前一次摊铺层的末端),然后调整感应器至正常状态,即确定熨平板的初始工作角。由于实际的松铺系数较原定的松铺系数增大,通过调整摊铺机自动找平装置的传感器,增大熨平板的工作仰角, 从而增大摊铺厚度。待摊铺厚度稳定后, 多点检查摊铺厚度和摊铺层顶面标高, 并与设计值比较, 进而确定是否继续调整熨平板的工作仰角。 4、摊铺机的供料机构的选择
摊铺机的供料机构包括刮板输送器和向两侧布料的螺旋分料器这两部分。这两部分应相互配合,工作速度应匹配。
刮板输送器的运转速度和闸门的开启程度影响摊铺室的供料量。摊铺室最恰当的混合料数量是堆料的高度平齐或略高于螺旋分料器直径的2/3,既稍微看见螺旋叶片或刚盖住叶片为佳。闸门的开启程度,在保证摊铺室内最恰当的混合料数量的情况下,要使刮板输送器和螺旋分料器在全部工作时间内不停地运转。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摊铺室内的混合料数量,刮板输送器和螺旋分料器不可避免地要有暂停运转和再启动的情况发生。正常施工中,这种情况不允许出现太多,一般应保证刮板输送器和螺旋分料器的正常运转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80~90%。 5.9 粗细集料离析处理
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清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此过程应一直延续到混合料碾压结束方可停止。
具体方法是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摊铺机后
面,及时消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铲除粗集料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撒拌均匀的水泥细集料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5.10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主要是克服颗粒间的内摩擦力,需选用振动压路机作为主导压实机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要经历三个阶段:塑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弹性阶段。对应的压实过程分别为:初压、复压、终压。
初压为塑性阶段。在此阶段,经过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虽有较高的密实度,但混合料颗粒之间仍有较多和较大的空隙。如选用振动压实很容易引起混合料的推移,破坏摊铺层的平整度,并造成表层压实度很高而深层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此阶段应采用静力压实使摊铺层混合料稳定,为复压创造条件。结合本标段压实机械的配置情况,初压采用英格索兰175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静压1遍。
复压为弹塑性阶段。混合料经过初压后,颗粒间已不存在较多和较大的空隙,颗粒处于暂时平衡状。此时,颗粒间互相嵌挤,并达到一定密实度,要使颗粒之间进一步挤密,需要克服颗粒间的内摩擦力,这就需要较大的压实力和压实功。为此,宜选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其振动时的激振力能使被压实材料产生共振,从而使被压实材料的内摩擦力急剧减小,剪切强度及抗压阻力变小,使混合料很容易进一步压实。本合同段采用两台单轮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压路机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速度根据摊铺速度确定,控制在1.5-3km/h范围内。另外,振动压路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压实度和平整度影响较大,根据实践证明,对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压实宜选用高频率、低振幅。振动频率应为40-50Hz,振幅应为0.4-0.8mm。复压使用江麓1603D振动碾压2遍,英格索兰175振动碾压2遍。
终压为弹性阶段。这一阶段混合料颗粒间已得到最大程度的挤密和挤紧,若继续振动碾压,压实层基本不再吸收压实功,并容易造成颗粒压碎。但经过初压和复压,压实层表面有浅的表面裂缝和局部留有轮迹。而胶轮压路机压实时形成的沿压实表面的分力,对压实材料产生搓揉作用,能有效消除表面裂缝和轮迹。并且,胶轮压路机的轮胎具有弹性,加之轮胎的弹性悬挂与摆动,使各轮胎负荷相同,使被压路段密实度均匀。胶轮压路机轮胎变形,与被压表面接触面积大,在压实区域的时间长,可进一步增加压实深度和密实度,有利于提高压实层的整体强度。本合同段选用洛阳26t胶轮压路机碾
压1遍。
施工过程中,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层同时碾压,碾压从路基低处向高处进行,为保证每个碾压作业段接头处的平整度,碾压接头应压成锯齿形状(即呈阶梯状),不能在同一端面压齐,在碾压下一作业段时,压路机在接头处错成斜向45°压平锯齿形后再按正常碾压方法碾压。
碾压工作段长度的确定。采用厂拌法施工应严密组织好流水作业,碾压工作段可以看作是流水段,应综合考虑拌和机的生产效率、自卸车的运输能力、摊铺机的作业速度和压路机的工作效率,使运输、摊铺和碾压在工作段上形成流水。但必须顾及到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采用厂拌法时不应超过2~4h),还应考虑混合料从运输到摊铺后的水份散失情况,保证碾压时混合料处于略大于(0.5~1.0%)最佳含水量。由此确定工作段的长度为30~40m。在碾压过程中,开始碾压三遍测量一次布控点的高程,以后每碾压一遍,测量一次, 最后测量碾压终了时的高程,以求得混合料松铺系数(见《底基层试验段松铺系数计算表》)。 5.11 接缝处理
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每个工作日结束或因故造成施工中断时间超过容许延迟时间时,应将摊铺机驶离摊铺层末端设置横向施工接缝。横向施工接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处底基层的平整度、压实度和强度。施工接缝的处理方法如下:
1、人工将摊铺层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清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末端安放方木作为模板,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2、用另外的方木将模板支撑到离混合料大约4m的摊铺机上,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3、在重新开始摊铺之前,将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 4、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5、如摊铺中断时间超过容许延迟时间后,未按上述方法及时处理横向接缝,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5.12 养生及交通管制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在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养生,养生采用保湿养生薄膜覆盖进行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内,应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表面及时清理干净,并尽快进行下层施工,以防干缩开裂。 5.13 压实度的检测与评定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试验段碾压过程中,开始时碾压三遍进行一次压实度检测,以后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最终碾压完成后,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附录B的方法对压实度进行评定,除压实度代表值大于98%以外,单点压实度也应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96%)时,压实度可按规定得满分,本试验段压实度评定见自检资料《压实度、厚度评定表》。 5.14 强度检测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件的制取,采用在现场随机取样的方法,每一作业段制取13个试件。试件在规定温度(20±2℃)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本试验段试件的强度值偏高,实际施工时不宜增加0.5%的水泥剂量,应按室内试验确定水泥剂量(3.0%)进行施工。试件强度检测结果见《无测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6 底基层试验段的检测和报验
试验段完成后,按照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新改建工程项目部《施工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有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实测项目进行自检,并报监理工程师抽检,自、抽检合格后可做为本段底基层(自、抽检资料见附件)。 7 结论
通过试验段施工,为底基层的大面积施工提供了指导依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配合比可按:16.5-31.5mm: 9.5-19mm:4.75-9.5mm:石屑:铣刨料=3:22:23:22:23:10;水泥掺量3%(外掺),最大干密度为2.34g/cm3,最佳含水量为4.6%控制。ABG423型摊铺机摊铺的松铺厚度可按25cm控制,松铺系数为1.25。碾压工作段的长度为30~40m,采用两台振动压路机(一台英格索兰175,一台江麓1603D)和一台洛阳胶轮压路机(26t)进行碾压,各碾压两遍,先用江麓1603D先关闭振动静压一遍,江
麓1603D和英格索兰175振动碾压三遍,最后胶轮压路机碾压两遍收面,即可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段碾压完成,养生7天后,现场钻取芯样,均能取出完整的芯样,施工质量的整体性良好。经钻芯和检查厚度,厚度均匀,满足设计厚度(20cm)的要求。根据现场延迟试验结果,延迟3 h,击实试验的干密度为2.3g/cm3,达到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的ρdmax=2.34g/cm3的98.3%, 延迟3小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概率值为
Rc0.95=2.9MPa,仍符合设计要求,最终确定水泥稳定土碎石底基层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为3h。
8 施工注意事项
1、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天气变化,作好防雨措施,防止已拌好的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压实,如果来不及压实,应及时清除。
2、应严格控制各工序的工作时间,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加强施工机械的检查和保养,以减少应因运料不及时和机械故障造成施工时间过长带来的损失。
3、下雨时,细集料应及时覆盖,减少因细集料过湿而不能顺利的从料仓流出对配料准确性的影响。
4、为减少底基层、基层裂缝的产生,避免其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增加混合料中粗集料的含量,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并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干缩裂缝。
b、0.075mm以下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或不用。
5、在底基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下一层的施工或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6、为保证路面底基层和老路基联结处施工质量,摊铺时对于台阶填料不足处采用人工补料,在新老路面台阶底基层联结处采用双钢轮密实碾压。 9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
(1) 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管理,严禁违规操作。 各种机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检修和保养,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2) 对施工便道要经常进行洒水和养护,做到晴天湿润不起尘、雨天排水畅通不泥泞。
(3) 对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进行规定,严格按路线行车。在高速公路便道与地方道路的交叉口处,设立醒目的限速、警示标志,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4) 雨天不应施工,但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防雨彩条布,以便突然下雨时,对已摊铺混合料和已拌和混合料进行覆盖,雨后尽快恢复生产,加快进度,减少损失。 10 、施工组织机构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序多、衔接紧,如果安排不当,组织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施工各工序的正常运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建立摊铺机现场(前台)和拌和站(后台)之间的快捷有效的通讯联络。在施工进行中,前、后台必须随时联络,及时进行生产调度和指挥。我标段底基层试验段施工人员配置和劳动力组合见表2。
项目 后台混合料拌和 拌和站站长 试验室负责人及试验员 机械工程师及维修人员 电工 装载机司机 混合料运输 劳动力 前台施工组 技术负责人 试验员 摊铺及压实工长 测量放样 劳动力
所需人员(个) 6~8 1 3 3 1 3 20 10~15 32~35 1 2 1 8 20 由贾神州担任运输队队长 32~35人为一个摊铺作业面 由项目副经理李神州担任,负责前台全面的技术和生产工作 由李神州、柴神州负责 由神州、神州担任 由测量工程师神州负责,测量组5人,负责安放基准线、滑杆和高程检测工作 负责清扫、立模和粗细集料离析处理工作等 备注 41~45人1台WCB500型拌和机 由吕维义担任,负责后台全面生产工作 由试验室主任王艺负责对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工作 机械工程师由刘俊杰担任 由吕神州兼任负责 表2 底基层试验段施工人员配置和劳动力组合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