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田单火牛

田单火牛

来源:意榕旅游网


平度历史悠久,先贤众多,文采炳焕,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田单火牛阵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战役范例,它就发生在平度境内的即墨故城。2000多年过去了 ,即墨城下火牛阵的故事一直传颂不衰。当年濒临亡国之危的齐国,正是从今天的平度大地迈出了繁荣昌盛的第一步。

战国时比肩临淄

记者从《平度史话》上了解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开始。此后,齐国也由田氏代替姜氏做了国君,史称“田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原先相对落后的齐国东部即今胶东半岛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与之相应的是,一个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在这里出现,这就是战国名城即墨。从现存史料考证,这个即墨城就在现今平度市古岘镇朱毛村一带。由于地处山东半岛咽喉部位,政治地位重要,经济条件优越,人口迅速增长,这些都加快了即墨城的发展。到战国中期,即墨城已成为胶东半岛第一大城,与临淄相比肩,被称为“齐有临淄、即墨之饶”。

千余火牛大破敌军

说起平度的历史典故,最著名的就要数田单火牛阵了。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大将乐毅攻打齐国,不久攻破临淄,齐王逃走。

乐毅在齐五年,攻下齐国七十座城池,最后只剩莒县和即墨两小城在齐国人手里,于是燕军引兵向东,围困即墨,城中官民便推田单为将军,领导即墨将士抵抗燕军。田单为鼓舞士气散布谣言说:我们最怕燕军把我们齐国俘虏的鼻子割下。燕国果真这么做了,城中人见状,个个气愤,守城意志更加坚定。田单又说:我们最怕燕国人给我们挖祖坟,糟蹋我们的祖先。于是燕国人又做了,齐国人看到后,咬牙切齿,泣不成声,誓与燕军决一

死战。

田单看大家斗志昂扬,感觉到了决战的时候,他收集了千余头牛,把锋利的尖刀捆在牛角上,尾巴上缚着灌满油脂的芦苇,半夜时把牛尾点着放牛出城,并派五千精兵紧跟其后,燕军在睡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慌了手脚,齐人乘机扫平敌人并乘胜追击一度收复了失地。(细节描写:公元前279年,齐国的即墨城(今平度境内)被燕国的军队围困。即墨城里的齐国大将田单,足智多谋。让军卒们将城里的牛集中起来,在牛身上画上五颜六色龙纹,把牛打扮得十分怪诞。在每头牛的牛角上,还牢牢地绑上两把锋利的尖刀,在牛尾上捆扎上一束浸透着油脂的芦苇。军卒们高举着火把,将捆在牛尾上的芦苇点燃。黑夜中,牛尾火起,健牛受惊,随着一声声惊叫,健牛高翘着火把似的尾巴,披着奇形怪状的彩衣,直冲城外的燕军营寨。即墨城里的精兵强将手握利刃,呐喊着,紧跟牛后,冲入了燕军的营中。城上的百姓们,在田单的指挥下,敲着铜锣,擂着战鼓,齐声呼喊着,为勇士们助威。只见燕军的军营内火光冲天,无数头怪兽在营内横冲直撞,举着头上的尖刀,见人就刺。燕军士卒在齐军的长矛钢刀下,死伤无数,终于被赶出了齐国国境。田单的火牛阵,也因此而威名远扬。)

以弱破强,经典战例

对于田单火牛阵,汉代司马迁誉之为:“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其田单之谓耶!”宋代王安石虽然对田单有所批评,但仍认为“田单一即墨,扫地如风旋。舞鸟怪不测,腾牛怒无前。”“火牛阵”是战史上的奇迹与壮举。田单以即墨破燕,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弱破强的著名战例。

由于胶东半岛地区政治、经济状况的发展演变,历经千年历史沧桑的即墨故城,到公元556年终于走完了它辉煌的历程,县被撤销,城亦废弃。等到隋朝再设即墨县,却已是

名同地异,与往昔的战国名城实不相干了。

建铜牛纪念“火牛阵”

现在,平度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就是坐落在平度市东南角的铜牛。铜牛坐北朝南,牛头冲着即墨故城方向,在立柱的四面还有象征着火焰的灯饰。据了解,在选择铜牛作为平度标志性建筑物时,主要就是为了纪念田单大摆“火牛阵”战胜燕国拯救齐国的历史,这也代表了平度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