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践和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以及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和专业化,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提出、在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以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文章指出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公司治理和价值管理的必然选择和奋斗目标。并籍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公司形象、增强公司竞争力和提升公司价值。
关键词: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治理 资本竞争 企业价值
投资者关系管理及其产生与发展背景
1953年,通用电气(GE)的主席拉尔夫•科迪纳(Ralph Cordiner)以一种直觉开始意识到与投资者加强有效沟通和提升公司的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强烈的联系。在他的提议下,投资者关系(Investor Relations,IR)这一术语被创造了出来。
早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证券市场极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虚假信息泛滥,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体验到了市场不规范的严重后果,并开始着手构建市场规范,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沟通及时、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随着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纷纷开展,一个专业的管理领域——投资者关系管理诞生了。
传统企业制度下,如业主制和合伙制,业主既是财产的所有者,又是财产的经营者,业主对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因此,任何理性的企业参与者,诸如投资者和员工等都能够在缺乏激励的情况下,遵循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选择行动,因而不存在监督的必要。投资者不存在对企业相关信息披露的要求,国家没有制定法律法规约束和监督企业的必要,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没有产生的基础。
现代公司制企业呈现股权结构分散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重要特征,代理问题随之而产生。一方面,经理人为了获得投资者的信任,需要将自身行为决策相关信息有效传递给投资者作为其评判和监督其行为的依据,由此产生了信息披露和沟通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处于信息弱势且没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监管部门从法律层面上对信息披露提出了强制性要求。由此,自内而外地催生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s Relation Management,IRM),是指公司在规范、充分的信息披露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金融和市场营销原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与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实现公司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行为。一般认为,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达到和维持高的股票价格、促进融资计划的顺利实施、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减少公司被恶意接管的可能性等。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处理与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以及资本市场各类中介机构之间关系的各项活动。
科迪纳在公司规模迅速膨胀时开始了分权经营的努力,并极富创新地在董事长和总裁之间首创了首席执行官(CEO)之职。企业首席执行官制度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挑战。根本上来说,公司的拥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是CEO出现的原因。CEO作为股东利益代言人以区别于传统的、职业化的总经理。
GE也是最早就设立专门的IRM机构的企业之一。GE的领导团队亲自掌管着公司的投资者沟通业务,GE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Investor Relations Officer,IRO)不仅是GE高管中的一员,还是GE执行委员会的成员。在《杰克•韦尔奇自传》中也可以看到,在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紧张的日程表上,与媒体、证券分析师和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占去了他时间的很大一部分。韦尔奇说,我们的目标是使通用电气始终铭刻在投资者的头脑中。韦尔奇是GE的传奇CEO,在20多年中,他成功地改造通用电器的企业“DNA”,使其脱胎换骨,成为从事所有行业中业绩最佳者,为股东创造出的年回报率平均超过23%。
韦尔奇的继任者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在GE的年报中写道,“作为世界上被广为效仿的公司,我们深切地意识到完整公开地介绍公司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的重要性。”他在回答媒体记者关于“你是怎么应对每季度要向华尔街提交一份报表的现实,怎么平衡投资者短期的压力和公司长期的发展”问题时讲到,“我们一直非常努力,愿意对我们的投资者透明,告诉他们GE短期在做什么样工作、长期有哪些计划,而且希望他们能明白我们的优势。……所以最基本的事情是,我们要保持透明度。”可见,几任GE的最高领导都对投资者关系及其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
GE的投资者关系部门一直积极主动地与投资者保持联系,包括每季度都要在纽约与200-300位的投资者聚会并参加在欧洲召开的各类会议,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每月都要与GE高层领导共同参加午餐会和晚餐会,此外还要到GE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车间进行参观,每周在美国两至三个城市访问研究机构并与卖方分析师和主要的买方分析师进行沟通。对GE来说与投资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公司通过与投资者进行直接接触能够获得很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从最高领导的高度重视到执行机构的倾力推进,使得GE的IRM始终处于一个作为开拓者的领先地位。
国外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和专业化,对上市公司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上市公司对投资性资本的竞争日趋激烈,IRM顺势而生。1969年,美国在世界上率先成立了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NIRI:National Investor Relations Institute), 至今已有5000多个会员,在全美成立了31个分会。此后,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纷纷效仿,相继成立了各自的投资者关系协会。1990年,国际投资者关系联合会(IIRF:International Investor Relations Federation)成立。可见,IRM在海外成熟市场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形成了良好而有效的IRM机制。其中不乏国际著名企业如AT&T、巴斯夫、索尼和丰田等。
AT&T通过多个渠道和投资者进行联系:如媒体报道、举行会议、季度报告、产品投放市场等等,而网络是近几年来较常用的和投资者联系的方式。AT&T投资者关系网站有侧重点地为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信息。这些举错使得公司的投资者分布广泛。而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公司股价从1997年的32美元上涨到1999年的80美元。如果没有很强和有效地与投资者的沟通,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Sony公司在成立之初也曾遇到过融资困难的问题。公司1970年在纽交所上市,由此形成了一种全球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引进了季度业绩公布制度,构成了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的基础。如今,公司每年和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员举行200多次的推介会议。公司每年会走访50多个国内、30多个海外机构投资者。Sony公司还进行了其它投资者关系活动:诸如同样重视个人投资者、每季举行媒体推介会并组织媒体参观工厂、于1995年开始通过互联网公布年报和季报、通过发传真的形式向分析员和机构投资者传递信息、投资者关系公关人员参加管理层会议反馈分析员的意见等。因为重视和投资者保持良好的关系,Sony在日本市场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在“2006年度中国投资者关系管理评选”中,地产商万科成为最大赢家,一举囊括了最佳大型公司奖、最佳执行人奖、最佳沟通奖、最佳披露奖等多个奖项。公司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赢得了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2006年末总市值为672.3亿元,排名深交所上市公司第一位,上市16年来,万科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4.1%,是上市后持续盈利增长年限最长的中国企业。万科投资者关系平台为股东提供的专业化、系统化服务,是使公司价值在资本市场上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支撑。
国内上市公司已逐渐认识到IRM的重要性,更在实践中主动、积极地推进IRM的实施,掀起了国内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加强沟通的热潮。如上海宝钢早已着手建立自己的IRM体系;中集集团设立了较为全面的网上服务栏目;华侨城邀请股东实地考察两大投资项目;北大荒请投资者“回家看看”;雅戈尔公司董事长李如成与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基金经理、券商研究人员等近百位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共同参观各投资项目等。
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IRM总体水平偏低,受调查上市公司中约7成IRM水平处于研究报告相关指数的“及格线”以下。其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是:管理目标模糊不清,存在一定功利性,在股权分置改革阶段,上市公司IRM实施较为主动,之后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与投资者之间沟通不足,沟通渠道虽然存在,但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响应速度和反馈质量却普遍存在问题,披露信息的含金量低。
结论
当前形势下,我国证券市场已进入加快发展、日益完善、不断创新的阶段。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在管理、业绩、财务状况等层面达到相应目标,已不满足市场的要求。公司管理层还应积极向现有及潜在投资者、合伙人、销售商等相关主体,主动提供有关公司竞争力及发展潜力的信息。
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提出、在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以及在我国的开展情况。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以及投资者的逐渐成熟和专业化,特别是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不断提高、资本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的上市公司的IRM与成熟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亟待拓展和提高。这就要求国内上市公司认清形势,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和切实实施IRM。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应该是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和价值管理的必然选择和奋斗目标,即上市公司要充分认识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实行有目的、有计划、制度化的,专职、专人、专心的投资者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6)
2.李晓玲.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初探[J].上海综合经济,2002(11)
3.刘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产生与演进[J].商业时代,2009(29)
4.北京君之创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课题组.全球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中国证券报, 2001
5.廖佳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新形势下上市公司治理的新要求[J].财经界,2008(9)
6.理查德.B希金斯.全球投资者关系最佳案例:如何创造股东价值[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7.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关系报告(2002年)[R].投资者关系网(www.IRMchina.com.cn),2003-5-8
8.[美]沃伦•巴菲特.巴菲特致股东的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9.张婉君.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106家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07(12)
10.刘湘明.伊梅尔特:GE的长期思考[J].商业价值,2010(7)
11.徐刚.国外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