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n chan yù yán kū long quàn gào dǔ zhù ( ) ( ) ( ) ( ) ( ) hîu huǐ nán yuán běi zhã wáng yáng bǔ láo ( ) ( ) ( ) bēi cǎn dǎ liâ liâ kāi wâi guï gū dān ( ) ( ) ( ) ( ) ( ) Zuî tîng shâ jiàn dīng zhǔ shěn shì shú xī ( ) ( ) ( ) ( ) ( ) jiào huì bàn shǎng dã yì nǎo dài chēng zàn ( ) ( ) ( ) ( ) ( )
Shãn qíng lián mián qǐ fú ruî yǐn ruî xiàn huǎng rán dà wù
( ) ( ) ( ) ( ) ba shi jing gong zhi niao zhun que jiang tai ( ) ( ) ( ) ( ) yan su ban shang lun liu he yan yue se ( ) ( ) ( ) ( ) jiao du xiang shi gu dan shi qun da chi yi jing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1
狼( ) 三、按要求写词语。
寓言故事的: 历史故事的: 带有动物的: 四、谚语我知道。
1、日日行, ;常常做, 。 2、亲身下河知深浅, 。
3、绳在细处断,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这次考试,我取得了优异的成就。(修改病句)
2、翠鸟鸣声清脆,我们喜欢它。(改成反问句)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改成“被”字句)
六、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这美妙的琴声怎么不令人陶醉?
2
3、我们怎能忘记妈妈对我们的爱呢?
4、这不恰好表明钢笔不是他偷的吗?
5、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6、谁又敢高声说话呢? 7、我怎么会忘记你呢? 8、你怎么能这样做? 9、再这样下去,任务不就完不成了吗?
七、缩写句子。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
3、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
1、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 。他们的教诲使我 。
2、日日行, ;常常做, 。 3、 ,亲口尝梨知酸甜。
4、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 ,要看看人家是 。我们应该应该相信 , 看到是什么样的就 。 5、《亡羊补牢》写了养羊人因 破了而丢养,但他 街坊的 ,不去 ,结果又一次丢羊。最后他补好了 ,再也没丢过羊。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只要 就不会晚。
6、《南辕北辙》写一个人要到 去,却走了 的方向,还不听别人的劝告。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事 方法,背道而驰,最后只能 的道理。
第三单元课内阅读
一、 第九课《寓言两则》
1、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给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 (2)、这个人后悔什么?
4
(3)、用“”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4)、最后,他 。结果,
4.“他很后悔”是因为 他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堵上窟窿,结果羊又被狼叼走了,接受劝告后,他堵上了窟窿,羊再也没丢过 ,这说明 。
5.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亡”的意思是 ,“牢”的意思是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6.如果你是养羊人,修补羊圈后,发现羊再也没丢了后,你会对街坊说些什么呢?
《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是讲有个人本来要往 去,车子却 ,离目的地越来越 。比喻 。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1.朋友提醒南辕北辙的那个人走错了,那个人满不在乎的理由有哪些?
1 2 3 那个人错在哪里?
我想对那个去楚国的人说:
2、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1)、“硬要”这个词体现了这个人的 和 。
(2)、“越……越……”的句式强调了这个人最后
二、第十课《惊弓之鸟》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
5
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一下来。”
1、更羸的话一共有( )句。第一句讲:第二句讲:第四句讲:
2、更羸从“飞得慢”知道了 ,“从叫得悲惨”知道了 。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 ,遇到一点儿情况就 。
4、更羸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是因为( )(多选)
A、 善于观察。B、靠运气。C、善于思考。D、善于联系实际经验。
5.这个文段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 》。 6.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找近义词:本领——( ) 突然——( ) 找反义词:裂开——( ) 幸福——( )
7.更羸是怎样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用“——”画出。 8.用“一……就……”写一句话。
7、 请在第一自然段中用“△”标出更羸射大雁的两个动作词。 8、你觉得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给下列的加点字选正确的解释: “更”的意思有:A改变 B时间 C姓 (1)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三更过后,山村显得格外宁静。 ( )
(3)由于下雨,原定明天进行的运动会更改日期。( )
6
3、这段话中用了两个“直”,意思却不同,第一个“直”表示_____,第二个“直”表示_________。
4、给文段第一、二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5、在文段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 ) 恐惧( ) 悲伤( ) 6、因为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判断出__________。
7、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是因为他善于_________,善于__________,说明更羸确实是个_________。
8、为什么更羸没有射箭,大雁就会掉下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该文段中得到的启示或从更羸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课《画杨桃》
一、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
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用“√”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Si( ) huǐ( ) shú( ) xi( ) 相似 教诲 熟悉 熟悉 .... Shi( ) huì( ) shïu( ) xì( )
7
2、老师一共说了( )句话。老师的话文中已用“”分成两层,第一层讲: 第二层讲:
2、文中父亲和老师的话十分相似,都告诉“我”在画画时,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其实他们的话不仅适用于画画,做任何事都应如此。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我要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用“/”画去。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熟悉——( ) 相信—— ( ) 3、用“不要„„要„„”写一句话。 4、老师的话使“我”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 2、指出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
(1)“好——笑!”破折号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不„„像”省略号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再选择。
(1)老师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审”的意思有:①详细,周密认真;②知道;③一定,果然;④审问。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2)老师总是和颜悦色的对我们说话。“悦”的意思有:①高兴、愉快②使愉快。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3)爸爸对我画画要求很严。“严”的意思有:①严格②严密。在句中应选第( )种意思。
4、 想一想 “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结合文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画得很准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段话,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8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为什么“我”不画“平时看到的”那种杨桃的样子? 2.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写近义词。教诲——( ) 受用——( ) ▲什么样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 )只有两骆驼,( )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若隐若现( ) 恍然大悟( )
3、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换成另外一种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4、从画师的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