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与东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

中国与东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与东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

作者:李德琛 李岩

来源:《商情》2016年第12期

【摘要】

东盟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合作方面则侧重于军事安全与政治中立,冷战结束之后,注重加强区域内经济、环境保护、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的合作,双方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二者根据各自国家利益不断调整政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双方关系。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竞争;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不断发展,东盟国家内部也加快了共同体建设的步伐。冷战结束之后,东盟在协调大国之间的冲突,维护地区与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始终走在东盟与其它国家合作前列。中方乐见东盟与更多国家开展交往,但相比之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潜力更大,空间更广,动力更强,前景更好。因为中国与东盟国家都是邻国,是发展中国家,更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势必影响亚洲甚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现状 (一)竞争

作为中国来说,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追求更加迫切,而东盟的一些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着领土争端的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所担忧。作为东盟来讲,中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东盟经济的繁荣,对东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东盟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了担忧,认为会对它们构成威胁,因此,为了应对这种威胁,东盟部分成员试图引入域外力量,达到与中国抗衡的目的,这就使得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复杂化了。 (二)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展开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实现双赢。

*主席访问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确定了双方未来十年的“2+7合作框架”,也就是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深化战略互信、聚焦经济发展两点政治共识的基础上,推进政治、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安全、人文等7个领域合作。

中国始终把周边外交作为优先发展方向,东盟作为中国的邻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访问东盟,体现了中国对东盟国家关系的重视。在经济上,双方合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7月31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北京发布了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2206.93亿美元,同比增长4.8%。第二季度双方贸易总额为1154.73亿美元,较第一季度增长9.74%。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累计投资总规模近1200亿美元。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 随着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在人文之间的交往也迅速扩大。2012年中国赴东盟国家游客高达969万人次,东盟来华游客达589万人次,中国成为东盟第二大游客来源地。中国在东盟国家已设立40多家孔子学院,并在泰国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表明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双方的利益已经牢牢捆在一起,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相信,双方未来在货物、服务、投资、金融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合作提升空间,必定会实现合作共赢。 二、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举措 (一)正确处理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

中国和东盟合作过程中双方得到的利益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会更关注利益的获取,所以,在合作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适当照顾弱国和小国的利益,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

(二)双方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符合东盟各国的国家利益,例如印尼新总统佐科也提出要把印尼建设成为海上强国。佐科在就职典礼上说:“我们必须非常努力地使印尼恢复成为海洋国家。海湾、海峡、海洋是我们未来的文明,我们背弃了海洋、海峡与海湾太久了。现在是我们回到海洋强国的时候!在海上取得辉煌是我们祖先提出的口号,如今即将再次回响。”东盟对海洋的关注为双方加强海洋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中国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应从经济入手,不断深化经济合作,然后以经济为基础,不断朝着文化、政治方向稳步推进,在合作过程中,求同存异,顾全大局,追求共同的各方面利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建立中国—东盟新型国家关系,努力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结语

中国与东盟作为国际合作中的重要双方,二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继续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促进东盟的和平、稳定,将中国与东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志文.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学会2010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10)

[2]刘永华.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八角产业的发展研究[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02)

[3]吴声光,李朝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结合的战略思考与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4(09)

[4]邓俭英,覃汉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广西蔬菜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13(02)

[5]刘咸岳,刘军.欠发达地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生产力发展对策研究[A],2012(07)

[6]郭振,冯涛,高金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和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8)

[7]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