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做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也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 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例句 ①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在空中,好像在天新上搭了一座弯弯的彩桥。 ②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①天热了,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②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跳舞。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我家小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①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②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①富含西岭千秋雪,门治东吴万里船。 ②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①你想,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海底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反问 设问 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夸张)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拟人)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10.浪费怎么不是犯罪?( ) 11.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 12.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
13..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4.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5.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三、选择。
1.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 ) ①.风带着雨星,像在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A、比喻拟人排比对偶 B、拟人比喻对偶排比 C、拟人比喻夸张排比 D、比喻拟人比喻反复
2.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我好像又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故乡。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3.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4.下列四个选项能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的是( )
A、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5.选出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排比。突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B、我觉得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竞选州长》)(夸张。强调了“我”遭到诬陷后气愤的程度。)
C、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周总理,你在哪里》)(排比。热情地歌颂了周总理的高风亮节。)
D、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人类的语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语言”没什么了不起。)
6.对下面三句话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
A、夸张比喻拟人 B、比喻夸张引用 C、比喻拟人夸张 D、比喻夸张拟人 7.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格式一致的一项( )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8.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就像粒粒散落的珍珠,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D、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
9.为下文空缺处选择合适内容填充,最佳的句子是:( )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__________,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精彩。
A、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B、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C、像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 D、像一片五彩的云霞
10.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
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作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
A、说像一颗晶莹的珍珠 BC、就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D四、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 6.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改为设问句: 7.苗苗喜欢语文。 改为反问句: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变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 、俨然一颗晶莹的珍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