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 施赛花
一、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本课以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为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力求关注到每位学生。教学中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游戏中领悟运动技术、学习技术,发展跑跳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
这堂课的主教材是:蹲踞式跳远。这是一个小学中段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弹跳能力和下肢力量等素质,副教材:《推小车》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本节课中上下肢都得到充分运动,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提高。
作为水平三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这节课的教学,通过学习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理解跳远的技术要领;使80%学生能够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在完成动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弹跳能力、下肢力量等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团队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和竞争意识。但由于独生子女较多,面对困难时可能存在信心不足,合作意识差、心理承受力弱等特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推小车》游戏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竞争意识。健康激情的队列激发他们严守纪律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发挥其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跳远的基本动作概念单跳双落和推小车游戏的方法;
2. 技能目标:让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跳远的基本动作和障推小车游戏的方法,发展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弹跳力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及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能团结帮助他人,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本节课以蹲踞式跳远教学为主教材,重点解决单脚起跳,双脚落地;难点
是踏跳
后形成腾空步动作,落地轻巧。副教材《推小车》游戏,重难点两然合作协调前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力求常态,教学方法做到简单实效,遵循新课标改革原则,让教师从教学的“控制者”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在水平三的阶段,学生要在巩固单跳双落的基础上,学习和助跑踏跳,并逐渐形成连贯动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体会、教师引导、语言激励、学生尝试体验等方法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蹲踞式跳远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三(六年级年级)
执教: 2号 施赛花
课 次 教 学 内 容 1、蹲踞式跳远 2、游戏:推小车 教 学 内 容 第 1 课 课的 部分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 能做出助跑起跳动作,做到起跳时起跳腿充分蹬伸。 2、培养机智敏捷等发展下肢力量能力,敢于自我表现。 运动量 手 段 及 组 织 法 一、组织队形 ******** ******** ******** ******** Δ 二、要求 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一、队形: 成体操队形 二、教法: 1、教师喊口令及示范 2、学生练习 三、要求: 动作正确、认真 一、组织 △ ******∣ 20m | ******∣ | ******** ******** ******** ******** Δ 次数 时 间 强度 开 始 部 分 准 备 部 分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 四、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一、准备活动 沿操场跑二圈 二、准备操五节 1、头部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跳跃运动 一、蹲踞式跳远(15´) 1、20米快速跑练习:练习2次,注意起跑动作和摆臂, 2、上步踏跳+头顶球练习:示范、讲解起跳动作的动作要领,起跳腿上起跳板要积极,髋、膝、踝三个关节迅速地蹬直。起跳时身体积极向上,头尽量顶到球了,注意双手协调配合,以及双脚落地时的屈膝缓冲。重点:单跳双落。 5´ 2 x 8 4´ 拍 中 中下 基 本 部 分 中15´ 上 基 本 部 分 3、分组做三步起跳练习。要有节奏,第一步大、第二步大、第三步小。 4、三步助跑头顶球练习。 6、助跑5米上板踏跳练习:分四组练习,练习8次,注意动作,练习时同学注意,跳完后向前走,从两边回到队尾,前一个同学跳完后一个才能开始。重点:助跑踏跳积极协调。 二、推小车游戏: 1、游戏规则:两个同学一组,前面同学两手撑地当小车,后面同学抓住前面同学的脚,向前行驶10米折返线后,互换角色。 2、游戏注意:推的同学要跟着前面同学的节奏。不能开玩笑,防止受伤。 1、放松操 1、深呼吸全身放松 2、拉手抖动放松 3、轻敲手臂放松 4、轻敲大腿放松 5、轻敲小腿放松 二、小结 2、布置回收器材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场器 地材 △ ******∣ 10m | ******∣ | 二、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4、学生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三、要求:态度认真、体会节奏 四、认真完成游戏,注意游戏 3~6 次 10´ 中 结 束 部 分 1、组织: ******** ******** ******** ******** 二、要求: 1、节拍要统一 2、尽量放松、气氛浓烈 4 x 8 拍 3´ 中下 悬挂物4个,踏跳板4块,垫子4块 38% 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 110~118次/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