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O·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5年4月 精神和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和就 业平台,进一步加强社团与高校的联系,使高校在相 应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也可以推 的背景下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社团管理思路,对 于普通社团而言,应当学习和借鉴商业性社团的优 点,如民主公开,奖励机制的完善与落实,积极创新的 意识等等。当然商业性学生社团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 题,比如公司管理模式的照搬造成的学生压力大等问 题,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不断继续发扬自身 优势,并针对缺点逐步改进,使社团被校园接纳,被社 会认可,在相应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社团作为高校乃至社会的缩影,不论是哪一种社 团,只要我们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工作,并注意引导和 广高校商业性学生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推动 社团的良性发展。 其实,在高校当中,学生社团无论是建立还是管理 的主动权都掌握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手中,学校又因其与 大学生相比较为保守的思想风格,在社团的管理和引导 上往往和大学生的想法产生偏差,商业性社团中由于有 关部门自身顾虑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的这些问题,也从 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所以,高校的相关部门应该从学生 教育培养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每一个问题,不能因为 监督,不断探索和创新,就能为将来社会培养高素质、 高学历的综合性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学生的有些想法“有风险”就坚决否定,也不能因为学校 的特殊人文环境就对商业性社团以及其背后的企业和 组织不管不问,这样,学生社团才能真正起到“第二课 堂”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谢晓乐.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几点思考[J].西安理工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 18. [2]唐雪莲.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 五、总结与思考 由于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不断融合 进社会内容,高校商业性学生社团的规模必将在将来 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13. [3]任志宏,赵平.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Jj.思想教育研 究,2011(11):106—108. 的一段时间以内取得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高 [4]邵栀兰.高校学生社团运作情况调查报告[R].广西:广 校商业性学生社团在高校社团官僚化呈现严重态势 西青年干部学院,2006:42—44.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它的目的是从许多现象中提取具有共性的因子。例如青少年成长过程可以 有很多指标,像身高、体重、握力、弹跳、写作能力、计算能力、音乐水平等等。人们发现这些指标不是独立的,常常 是几个指标同时处于高水平或同时处于低水平,统计学上说这些指标存在强相关性。因子分析法就是要找出隐藏 在这些指标背后的、决定这些指标协同变化的原因,这些原因就称为共性因子,简称因子。既然被称为共性因子, 就决定了因子的个数要少于指标的个数。 目前,比较一致地认为因子分析法起源于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的二因素说。发展至今,因 子分析法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上的因子分析法要求指标是因子的线性函数,目的是要求 出线性函数的系数矩阵,因为一旦获得了这个矩阵就可分析哪个或哪些因子对这个指标是最重要的。目前,已经 提出了不少求取系数矩阵的方法,例如主成分法、重心法、极大似然法、0/.一抽取法,等等。 目前进行因子分析常常是用软件完成的。在MATLAB的统计工具包中有相应的程序,专业软件有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因子分析法可以用来减少指标的维度,分析指标的关联程度;在评估结论的分析 中,因子分析法可以用来分析评估对象的特点,尤其是一组指标值呈现相同特性的评估对象其背后的共同原因。 (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