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综合自测题二_国民经济统计学

综合自测题二_国民经济统计学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综合自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旗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五分,共15分)

1.以下经济分类中,属于经济特征分类的是() A.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 B.三次产业分类 C.机构部门分类 D.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分类

2.以下项目中,属于中间消耗的是() A.工业生产中对原材料的消耗 B.工业生产中对固定资产的消耗 C.工业生产中对劳动的消耗 D.工业生产中支付的工资

3.社会产品生产成本在价值构成上由下述两部分组成() A. C+V B. V+m C. C+m D. C+V+m 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本国常住单位的是(〕 A.本国国有企业 B.本国在外国开办的企业 C.本国的外资企业

D.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流动生产如远洋货轮 5.以下总产值计算中,正确的是() A.以工业产品销售收人做工业总产值 B.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做建筑业总产值 C,以货运收入做货物运输业总产值 D.以商品销售额做商业总产值

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最终产品状况的是()

A.第I象限 B.第11象限 C.第皿象限 D.第IV象限

7.生产厂家直接向用户出售其产品,按商品流通分类应属于() A.最初商品流通 B.中间商品流通 C.最终商品流通 D.A和C都对

8.零售市场商品供需差率指标的正确计算公式是() A.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购买力 B.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供应量 C.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库存量 D.A和B皆可

9.以下收支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是() A.国家财政缴拨 B.财产收支 C.转移收支 D.劳动报酬 10.最终消费支出应包括的部分是() A居民消费支出与服务消费支出 B.居民消费支出与集体消费支出 C.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集体消费支出 D.集体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支出

11.已知有下述情况:1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2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3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4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问表示一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的是() A.1和3 B.1和4 C.2和3 D. 2和4 12.国民财产在概念上包括()

A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 B.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C.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 D.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

13.设某项固定资产两年前购入,价格10万元,本年市场价格为12万元。如按10%年折旧率计算,则本年该项资产的耗余原始价值是()

A.10万元 B.12万元

C. 10-(10X20%)=8万元 D.12-(12X20%)=9.6万元

14.已知报告期GDP现价计为100亿元,不变价(即基期价)计为90亿元,基期GDP为80亿元。根据价格指数原理,综合物价指数应为() A.80/100 B.100/90 C.100/80 D.90/80

15.以下指标中,反映经济效益的逆指标是() A.能源利用系数 B.社会物质消耗率 C.社会劳动生产率 D.资金产值率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国民经济统计经常运用平衡方法,围绕资产存量和经济过程活动流量建立的平系是__________。

2.统计实践中,进行社会生产两部类分类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产品的__________区分,一是根据产品的__________区分。

3.我国关于三次产业统计分类的规定中,第三产业被区分为__________两个部门。 4.国际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遵循不同的生产概念,其中SNA采,m因则采用__________。 5.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合称为。

6计算产值时应选择适当的价格。如要反映社会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应天__________计算产值。

7.工业企业总产值应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_______、半成品在制品期a初结余差额和__________。

8.反映流通部门商品周转速度的指标中,用计算期商品销售量除以同期平均商品E量,其结果是__________。

9.国家财力集中程度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 10.银行吸储率是居民储蓄存款当期增加额与__________的比值。

11.计算居民消费支出有不同方法。若将居民当期所获消费内容的价值相加求得居臣费支出,这是__________法;此外还有__________法。

12.用新增固定资产价值除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其结果称为__________。 13.外贸统计中,把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加之和称为________,二者相减之差称为________。

14经济效益指标可用正、逆两种方式表示,其中正指标的基本构造式是__________. 15.社会物质消耗率与__________为互补关系,即二者合计为1。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民经济是各部门的总和,因此,国民经济统计是由各部门专业统计组成的。() 2.一般地,国民经济活动部门分类的结果是产品部门,而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结果则是企业部门。()

3.所谓固定资产消耗,就是指当期购买固定资产所花费的支出。() 4一国经济领土不等于该国地理领土。()

5.如果一国资本、技术输出较多,区由国外获得较多的要素收入,则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会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6.投入产出表中,第H象限总计等于第m象限总计,因此,一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等于其为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收方总计恒等于支方总计。() 8.性比例是指以女性人口为100的男性人口数。() 9.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10.从国民资产负债表上看,一国国民财产是该国非金融资产与对外金融资产的总和.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工厂法” 2.社会商品购买力实现程度 3.财产收支 4.外债总额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国际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区别。 2.简述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思路和各项目。

六、计算题(对分)

已知印度、日本两国1970、1990两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行业分类资料如下表: 单位:百万本币

印度 1970 农业 矿业 制造业 电、煤气、水 建筑 贸易餐饮 运输邮电 金融保险 社会团体个人服务 政府服务 其它 总计 179 5 59 4 20 35 17 40 21 17 - 397 1990 1501 109 878 103 271 588 339 390 297 269 - 4727 日本 1970 4488 620 26403 1558 5650 10531 5044 9019 7074 4642 752 75750 1990 10553 1279 123443 11489 42127 54501 27100 69529 67313 32688 8315 488377 要求:1.按三次产业分类原理进行再分类; 2.比较分析印度、日本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