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这是词人以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市2004年
1、翻译下面的文字。(2分)
①左牵黄,右擎苍
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
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1 / 16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 资阳市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郎\"是词人以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词人以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
2 / 16
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读下面的词,完成1—4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1分)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 / 16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2004 )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一问1分,)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这首词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
4 / 16
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2005 仙桃市
1、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倾城____”。(1分)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词人以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说明:以尚自比,希望效仿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5 / 16
(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 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鬓微霜,又何妨! (4)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唐? (5)“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词人以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唐赦免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6.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 遣唐;射天狼 这三个典故。(2分)
7.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 “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
6 / 16
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持节云中,何日遣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
7 / 16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4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6、这是词人以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唐赦免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7、倾城 8、C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
8 / 16
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4、“亲射虎,看郎”是倒装句,即“”,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 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 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 7、这首词用一个“”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 派词篇的典。上片表现词人 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 ,抒发了 。
8、说说“遣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酒酣胸胆尚开”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中,作者
9 / 16
再次运用典故,以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10.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容。(2分) 上阕: 下阕:
11.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
A. 此词是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唐持节赦免尚的典故,表达了作
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
10 / 16
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看郎,亲射虎
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
6、挽弓劲射的英雄 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 7、狂 豪放 举止神态 胸怀 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8、词人以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9、A(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
11 / 16
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 11. C
①本词上片以_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②词中体现“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 卷 挽 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狩猎 ))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
12 / 16
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词人以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唐赦免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8、“亲射虎,看郎”是倒装句,即“看郎,
13 / 16
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气概不凡的英雄形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来自西北侵扰的西夏。
11、说说“遣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以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①亲射虎,看郎——(典故:郎即权,《三国志》记载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唐?
(典故:遣唐——据《史记?释之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
14 / 16
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唐的劝谏,派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尚。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唐赦尚那样重用自己。)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12、主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感。
13、[名句赏析]“亲射虎,看郎”的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持节云中,遣唐”,这里作者是以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唐赦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5 / 16
14、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1. “持节云中,何日遣唐”引用了西汉尚的典故,有何用意?
作者以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16 /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