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中路小学 邓沁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 2.年级:小学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单元:二年级上册第30课 5.学时数: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读全文,学习1~2自然段,随文认识“浮、雹”2个生字,会写“晒、冲、浮、黑”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装扮成小云朵、小雨点、小雹子、小雪花,入情入境地读课文,并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让学生在看、读、想、议中读懂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内容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3.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又比较短,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我是什么》又是一篇科普类短文,因此要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课堂组织教学的激励措施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能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在第一课时中着重指导前面两个自然段中所出现的生字。
4.设计思路: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的生字分布很有特点,第1~3自然段只有三个生字,其它的生字都分布在第4自然段。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安排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讲授第一、二自然段,主要解决让学生了解水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状态出现的不同条件,同时,随文认识第一二自然段。课文二年级要求写的字一般有八个,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我根据自己的教材处理情况选取已经认识的“浮”、“冲”、“黑”和在前文出现过的“晒”字。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我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具体而言,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法:
1.情景创设法。不同的课文应该可以上出不同的味道,我首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课堂当中,让他们成为课文中的“我”来感受自己的变化。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导入(1): 课题设疑, 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方法及 设计意图 课开的标题就是一个悬念,孩子急切想知道是谁,这个悬念将学生的心紧紧攥住,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与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互为呼应。“?”卡片也增加了设计的特色,代表了课文的谜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读书。 教师具有童趣的语言让让教师成了孩子学习的伙伴,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充满乐趣。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进行角色的体验,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会变”的小调皮,进入文本当中,有了开始往下读课文的欲望,在情境感悟的过程中对接下来的理解朗读课文也有了铺垫作用。 1、 引读课题:我是什1、 齐读课题; 么? 2、 反馈问题。 2、 提出问题:如果请你给这句话加一个标点符号,你准备加什么? (贴上“?”卡片) 导入(2): 猜谜谈话 3’ 1、 课件出示:云、雨、1、 猜谜底; 雪的谜面; 2、 扮演这个神秘2、 师:其实,云、雨、的小调皮,说一雪都是同一个小说“我会变!”调皮呢,它最大的每个人都说出本领就是像孙悟自己的味道。 空一样会变!你们想当这神秘的小调皮吗? 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把语文书翻到子,难读的句子多读第144面带着问题几遍; 自由读课文。 2、思考:我能变成 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 2、课件出示雹子的图片; 3、课件出示:泡、饱、跑、抱、袍、炮; 4、课件出示儿歌: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 1、单个学生读; 2、小老师领读; 3、组词读; 4、去掉拼音读; 5、全班齐读; 6、和老师一起做动作表演读儿歌。 这个环节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读课文,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地读每一句话。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回答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教师通过出示生字卡片、图片、归纳总结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对新学的生字记得更加牢固。同时,通过和老师一起做动作读儿歌,学生十分快乐地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生字,从而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爱学、乐学,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个环节通过合作交流,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了解“我”的几种变化以及变化的条件。同时,充分利用了生字卡片,区分了两个难点词语“漂浮”和“飘浮”。 初读课文(2): 认识生字“雹”字 初读课文(3): 找出水变化的五个状态和水的几种变化的不同条件 1、板书:? 汽、云、雨、雪、雹子。 2、板书:各种状态的变化条件(太阳一晒,连成一片,遇到冷风) 3、出示课本第144页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漂浮”。 1、合作找出水的五种状态,筛选有效信息; 2、观察图片,选择“漂浮”和“飘浮”。 过渡:神秘的小调皮们,你们的本领真大,云、雨、雹子和雪,你最喜欢哪一变? 出示有含有云、雨、雹子和雪四种景物的图片,让学生自由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教师也参与其中,并在这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起到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用电脑课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画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形象思维。 研读课文(1):学习描述“云”的句子:理解朗读第四句 1、 谈话:你喜欢变云的原因?云有哪些颜色? 2、出示白云,乌云,朝霞,晚霞的图片; 3、指导朗读第四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看法,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和教师的语言渲染在各种读的过程中领悟文章内容。 这里通过投映画面,突出重点。我抓住中心句“我会变”引导学生看课件“云”在不同时间的变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时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红袍”是出现朝霞和晚霞时的景象。这样,学生很直观的明白了云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白云”、“乌云”和“霞”。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想,给学生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进行了从语言到思维到图像再到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体验,在读中训练学生语感、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十分巧妙地设计了引导性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角色,入情入境读,读出感情和味道。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中角色(小雪花、小雨点、小冰雹、小云朵),把自己当作是那个角色,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融入文本,并且将语言内化,表达出来。这样,也能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听”和“说”。 研读课文(2):学习描述“雨”、“雹子”、“雪”:理解朗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图片和语言 学生单独感悟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读,做动作读,男理解“落”、“打”、女生交替读,全班“飘”,读好第二自齐读 然段 研读课文(3):说话练习,我来介绍我自己 师:现在,你们来当一当小小演说家,你想演小调皮的哪一变,就把介绍自己的那几句话仔细读一读,也可以先演说给你的同桌听。先自己练一练吧! 学生取各种卡片介绍自己,当小小演说家 课外扩展: 根据生活体验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我会变,我会变成云、雨、雹子和雪。在夏天的早晨,我还能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我是?在秋天,我会给小草添上一层薄薄的冰晶,我是?在冬天的早晨,我会弥漫在天空中,我变成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露珠、霜、雾 低年级需要实现语文的积累,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学习,拓展部分必不可少,这个环节的设计能让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思考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进一步实现“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的教学目标。 写字教学: “晒、冲、浮、黑” 教师范写“冲”、学生观察田字“浮”和“黑”三格中的4个生字,个字,着重指导说说字的特点。描“两点水”、“三点红。临写。 水”和“四点底”的写法。展评。 二年级要求写的字一般有八个,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每节课都要求孩子动手写一些,我决定本节课学习写四个生字,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我根据自己的教材处理情况选取已经认识的“浮”、“冲”、“黑”和在前文出现过,在黑板上也标注了汉语拼音的“晒”字。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并充分运用词卡、字卡巩固识字。我们随文认识“雹”、“浮”印象深刻,用图片直观感受“雹”,引出一串形近字,并用儿歌诵读比较字形,并根据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做动作,这在娱乐中帮助孩子识记生字,提高了课堂效率。而“浮”字的教学用漂浮和飘浮对比,突破了难点。同时,我抓重点词语“落”、“打”、“飘”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用词的妙处,这点比较成功。
本次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改进:
1、语言还不够精炼,耽误了不少时间,识字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2、“小小演说家”的环节没有落到实处,给孩子自由练读的时间太少,教师引导语指向不明,导致孩子们的练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最终,孩子的语言没有内化,演说效果也不尽人意;
3、识字课安排的生字不是已经教过的生字,写字指导没有落到实处,应该选择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进行指导,或者在前文出现过的生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