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缅甸语专业为例

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缅甸语专业为例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8年11月DOI:10.16681/j.cnki.wcqe.201822039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缅甸语专业为例——

何亚琼,张红云(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玉溪,653100)摘要: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小语种专业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包括教学文件保证;参加课内实训;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进行专业实习。关键词:小语种;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1(2018)22-0074-01玉溪师范学院缅甸语专业是2011年获教育部审批后于2012年开始招生的非师范类小语种专业,通过“2+1+1”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旨在培养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缅甸语专业人才。在教学中,缅甸语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值得深入思考[1]。一、实践能力的内涵实践能力是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是个体在实践生活中获得知识和背景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缅甸语专业而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在中缅交流、缅语旅游、缅语商务等与缅甸语相关事务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二、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一)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小语种专业的学习,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既训练了口语,又提高了表达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二)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缅甸语教学中,要坚持素质教育发展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年论文、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拓展阅读、科研规范训练等方式开展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的缅甸语应用水平[2]。(三)有助于提升社会就业竞争力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一带一路战略的倡导,需要更多精通小语种的人才。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易被用人单位选中,才能快速在就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实践证明,只用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获胜,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在职业生涯中走得远。三、小语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一)教学文件保证缅甸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大三到国外生活、实习一年时间。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生,到学习语言国家的一年里,学生能从生活、学习的各方面切身地体会到缅甸文化、制度、经济等方面的特点,此外,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跟缅甸人的交际,可以锻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实践能力。(二)课内实训缅甸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23门专业课,每一门课程都是由理论课与实践课构成,如表1所示。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教案,合理设计理论课和实践课。尤其是实践课程,要设置默剧配音、缅甸戏剧的模仿表演、缅甸文化拓展阅读活动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1缅甸语专业部分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课构成

课程名称缅语语音

缅语口语基础缅语I

学分226总学时3672108理论课学时

1818实践课学时

18(三)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角”;参加云南省高校缅语演讲比赛,参加云南省缅甸语应1.国内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参加学院每周“缅语用能力考试;参加外国语学院组织的缅甸语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书法、语音、写作等);鼓励参加全国大学生缅甸语竞赛;参加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期间要求学生收集毕业论文写作题材,以备回国撰写毕业论文或相应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参与国外学校组织的演讲赛、辩论赛、艺术节、缅甸文化节等各种实践活动。(四)进行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实践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缅甸语专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大三下学期的5耀7月,共计三个月。在国外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到自己喜好的翻译公司、房地产公司、中介公司或者旅行社等实习。总之,通过严格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学实践环节相关文件,营造有利于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小语种人才。参考文献:[1]包福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10):1294-1296.

[2]晋学军,程可拉,曹志希.外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要素及其配置[J].外语教学,2011(6):57-60.

其他作者简介:张红云(1973—),男,彝族,云南景谷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泰语教学,东南亚文化研究。

2.国外实践教学环节。三年级(12月到次年10月)留学作者简介:何亚琼(1987—),女,汉族,云南凤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缅甸语语言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