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乡村民宿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探讨

我国乡村民宿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9年2月住宅与房地产【城乡建设】

我国乡村民宿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探讨

鲁天姣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摘 要: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在当前国内国际游客逐年提高的时期,乡村民宿作为旅游品质中重要的不分,已显示出其文化及内涵,并呈现出个性化、深度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更是游客体验的重要元素。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渴望回归乡村这一现有格局下,文章旨在探讨乡村民宿设计是如何利用其优美的环境、脱俗的乡土文化生活和温馨的风土人情,把地方特色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地运用,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乡村民宿特有的人文情怀。关键词:乡村民宿;人文情怀;风土人情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215-01

1 乡村民宿的概念界定

通过阅读多篇文章,笔者综合得出了一个定义:民宿一词源自日语“Minshuku”,这种多数以闲置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提供家一样氛围的体验,强调主客情感互动,分布于风景优美的乡间之住宿形态[1]。对中国而言,自民宿概念引进以来,在充分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下以及当前人们旅游需求变化基础上形成了以“家庭旅馆”“农家乐”

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民宿形式[2]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提到:“民宿是非标准住宿,是自成一体的,酒店可以说是一种城市型的代表,农家乐是原子化、碎片化的,但是民宿不同,民宿是一种整合,一种提升。民宿的特点应该是乡村的家,规模小、服务细,环境引人,生活留人,情感动人。”

可见,乡村民宿作为一种城市的延伸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感受,深层次的体验。民宿最直接的体现在于“民”,既指出乡村民居是其主要形式,也指出农民即为管家的特色,更阐释了民俗作为其传承情感的载体更是必不可少的。田园、野趣、乡人、村事是乡村民宿的必然因素,不能脱离,

“桃花源”[3]

更应成为灵魂、精神、文化的载体,学者王明泰在其《试谈对民宿设计的几点思考》中就曾提到。2 人文情怀的表达方式

在早期,民俗只有住宿功能,但是游客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开始有了旅游的功能。再者,民俗凑巧也注重文化及内涵,故成为旅游体验的一中方式。引文中所提及的“多样化”“体验”等字眼,都是在阐述一个现状,即将人文情怀融入乡村民宿是最符合现下发展的一个趋

势,也是设计上的必行之道。笔者将“人文情怀”这一概念进行具体化分析,根据阅读的文献将人文情怀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分类。

2.1 自然与当地性

居民开始渴望回归乡村,远离城市,体验到乡村生活,这都是人的乡愁情愫的焕发。设计师比乔伊·杰恩就曾提到:“全球化趋势下建筑的‘地域性’与‘当代性’问题依然不可忽视。”怎样处理建筑与大地的关系,如何使得富有当地性的自然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都是乡村民宿能够表达主题,吸引游客的重要依托。民俗设计的目的[4],就是使地形和地貌尽量少遭受破坏,精心规划设计人文环境,将环境破坏尽量降到最低。2.2 地域特色与文化

民宿建筑需要有灵魂、有生机、成体系,可延续性发展[5]。民俗建筑与景观中柔和的元素应标志出地域文化的脉络,然后形成系统性。文化特色符号是一种当地文化的体现,但是物质景观是附着于实体之上。为了让人们产生一种情感和怀念,民俗应能提炼、放大、点缀,更应能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2.3 乡土韵味与情节

现代人回归土文化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个美好的乡村意象,需要一种载体,民宿就是不错的体验对象。这种需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乡愁”,俨然成了都市人的一种情怀。

与物质文化不同,非物质文化必须以“活态”的方式予以传承。这里提到的“非物质”便是带有乡土气息的人文情怀,而“活态”的方式便是将旅客想要体验到的乡土韵味变得更具有生机和人情味。以笔者设计的安吉剑山村民宿为例,整体的设计去掉传统酒店的豪华装饰,从住客的切实需求出发,强调有

序统一的实用整体设计风格,以简洁的形式来满足住客对“居住”那种本能的、质朴的需求。其次,室内的布置力求简单而温馨。从器物的摆放、布料的质感到灯光的照射方式与色温、空间主色调的把控,都是为了美化、润色、陪衬、烘托室内气氛,体验乡野之家的亲切感。可以说,民宿塑造的“家”一样的氛围正是深层次乡土精神的体现。3 结束语

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回归是乡土文化在民宿中的主要表达形态,乡土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回归乡土就是使人类现代文明与人性的自然状态完美融合。民宿地理区位的天然乡土性、民宿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乡土韵味和民宿业主的乡土情结都是构成乡村民宿人文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风情独特,设计风格独特的民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体验乡村民宿的住客能在闲适中找到被城市稀释的自由情怀,这就是民宿设计中人文情怀体现所在。参考文献:

[1]苏雅婷,马元柱.中国家庭旅馆研究进展及展望[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2):28-34+46.

[2]姜羽平.宁波地区乡土文化为特征的民宿建筑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3]王建宁.民宿设计中的人文情怀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92.

[4]刘妙娟.岭南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5]吴妮贞.浙江丽水乡村民宿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2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