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yín) 篡改(cuàn) 教诲(huǐ) 杳无消息(yǎo) ....
B.不辍(chuò) 燥热(zào) 悄然(qiǎo) 惨绝人寰(huán) ....
C.遗嘱(zhǔ) 骤雨(zòu) 粗糙(cào) 锐不可当(dāng) ....
D.翘首(qiào) 屏息(bǐng) 镌刻(juàn) 深恶痛疾(wù)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B.市民井然有序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
1 / 13
召。
D.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叹为观止。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
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B.烟雾在杀人,废水和废渣也在杀人啊!
C.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D.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2 / 13
6、下面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②因为这一意识对社会的意义很大。
③近年来,低碳生活理念日益为人们所接受。
④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⑤低碳生活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环境更美,更舒适。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⑤①③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⑤①④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_。芳草长堤,……(欧阳修《采桑子》)
②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③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白杨礼赞》)
⑤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3 / 13
⑥“花”历来寄寓着文人墨客的情思。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借落花和归燕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春花初绽、青草吐绿的早春美景,诗人陶醉其中。
⑦李白有诗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黄鹤楼》中对仗工整、描写眼前生机勃勃艳丽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晓雾将歇 歇:______ (2)夕日欲颓 颓:______ ..
4 / 13
(3)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 (4)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甲文)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相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______的人,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和“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1.(甲文)和(乙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______等微妙复杂的情感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母亲的快递
在老家待了几天,返回时因为匆忙,将我最爱的一条紫色丝巾放在浴室的袋子里,忘了取出来。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帮我寄来,母亲说我又不是只有一条丝巾,没必要大动干戈寄来寄去,再说过三个月我就要回家了,她会帮我好好收藏起来,到时绝对会原封不动地还给我。说了半天,就是两个字:不寄。
5 / 13
我只好夸大语气地跟她解释:那丝巾是真丝的,质量好,颜色也好搭配衣服,那是我结婚五周年的礼物,不知怎么回事,一到冬天,电脑用多了脖子就酸疼得厉害,但一系上那条丝巾就会好,写稿不顺的时候,系上那条丝巾,定会文思泉涌。我把那条丝巾吹得像巴啦啦的魔法棒一样充满神奇的魔力,母亲听着虽有些不信,但毕竟还是动摇了,答应帮忙寄。
我隔三岔五就问丝巾寄了没,母亲总是回复快了,快了。我真不明白,寄一条丝巾,有这么麻烦吗
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她喜滋滋地告诉我,说今天把丝巾寄出了,还告诉我快递单号。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要小心地拆包装,可别用剪刀拆哦。
三天后,快递员递给我一个特大的包裹,让我签收。我有些不信,这些天没在网上淘宝,唯一需要收的件儿就是母亲寄来的丝巾,但一条薄薄的丝巾,能装这么大一箱吗?看快递单,的确写着老家的地址,母亲的姓名。
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老公好奇:“啥包裹?这么重!”我说妈寄的丝巾,他瞪大眼睛:“什么丝巾有这分量?”我也好奇,马上遵从母亲的教诲,用手一点一点撕开包装盒,便见到里面露出各式各样的袋子来。取出,一袋干豆角、一袋炒熟的南瓜子、一袋葛粉、一小包花椒、一袋玉米粉、一大袋黄豆、一小袋绿豆……还有两个没有剥皮的大柚子,我心爱的丝巾,用一个厚厚的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从包裹里取出来的东西,足有十三样,大大小小的袋子堆成了一座小山。老公见了,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母爱,浓浓的母爱。”我也很感动,打电话向母亲报告快递收到,
6 / 13
问她怎么寄了那么多东西。她轻描淡写地说:“反正都是寄,不如多寄点,收着收着就停不住手了,对了,还有两大包花生装不下,等你下次回来拿。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你洗了头发后就套头上吧,简单,你老是洗了头发懒得吹干,现在天气冷了,容易感冒……”
我哽咽着,说不出谢谢,只一个劲“嗯、嗯”地应答着。
终于明白: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 ..
(2)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 ....
3.文中母亲说“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4.作者在文末写道“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2、妈妈的额头
蒋 平
7 / 13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
8 / 13
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4.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四、写作题(40分)
按要求作文
9 / 13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0 / 13
参考答案:
一
B
D
C
C
A
绿水逶迤 馨香盈怀袖 塞上燕脂凝夜紫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文质彬彬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
1. ⑴消散 ⑵坠落 ⑶考虑,想到 (4)大概是
2. 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1 / 13
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高雅情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三
1.“我”让母亲帮忙寄回落在老家的丝巾,她同时还寄来了一堆食品和一个干发帽。
2.(1)终于说明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寄快递的急切心情。
(2)气喘吁吁写出了我爬楼梯时劳累的样子,也从侧面反映了包裹的沉重。
3.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4.理解:母亲基础的包裹里是她精心准备的各种东西,寄托了对女儿沉甸甸的牵挂和关爱,这其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感悟:母爱是无私的,只知给予而不求回报。为人子女的我们,要善待父母之爱,学会感恩。
1. (示例)(1)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2)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伤;(3)母亲揉拍前额缓解劳累;(4)母亲用额头为孙女诊断病痛。(答对三点可得满分)
2. “阳光灿烂”指阳光光彩夺目的样子。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开心快乐、幸福的神态。
12 / 13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妈妈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年轮,比作树林,生动形象地写出妈妈的额头记录下了她对子女的疼爱,为家庭生活辛劳的付出,以及“我”对妈妈的爱(或感恩之情)。
4. 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关爱儿女、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人。父亲的关爱让我感受最深。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尤其是他厚实的背给了我安全感和幸福感。小时候,我在父亲的背上尽情欢笑;现在,父亲仍然用他厚实的背为我遮风挡雨。(能围绕所感受到的亲人们的关爱来答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四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