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甲国倡议并一直参与某多边国际公约的制订,甲国总统与其他各国代表一道签署了该公约的最后文本。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只有在2/3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但甲国议会经过辩论,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议会的做法违反国际法
B.甲国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束力
D.由于甲国拒绝批准该公约,即使该公约本身在国际法上生效,其对甲国也不产生条约的拘束力
2、甲某为A国国家总统,乙某为B国国家副总统,丙某为C国政府总理,丁某为D国外交部长。根据条约法公约规定,上述四人在参加国际条约谈判时,哪个需要出示其所代表国家颁发的全权证书?
A.甲某 B.乙某 C.丙某 D.丁某
3、《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的保留方式是( )。 A.口头 B.书面
C.口头和书面任何一种 D.保留国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
4、缔约国在条约的执行与解释上发生分歧时,应( )解决 A、由国际法院
B、由仲裁法庭
C、按条约中的争端解决程序 D、由国内宪法法院
5、嘉易河是穿越甲、乙、丙三国的一条跨国河流。1982年甲、乙两国订立条约,对嘉易河的航行事项作出了规定。其中特别规定给予非该河流沿岸国的丁国船舶在嘉易河中航行的权利,且规定该项权利非经丁国同意不得取消。事后,丙国向甲、乙、丁三国发出照会。表示接受该条约中给予丁国在嘉易河上航行权的规定。甲、乙、丙、丁四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对此,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乙两国可以随时通过修改条约的方式取消给予丁国的上述权利 B、丙国可以随时以照会的方式,取消其承担的上述义务 C、丁国不得拒绝接受上述权利
D、丁国如果没有相反的表示,可以被推定为接受了上述权利 6、一国加入一个国际条约后,( )。
A.享有仅次于原始缔约方的权利 B.与原始缔约方享有同样的权利 C.享有从加入之日起缔约方所享有的权利 D.享有的每一项权利都必须经过原始缔约方的同意
7、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若是一个国际组织的组织约章,保留一般须经什么机关接受( )。
A、该国际组织的有权机关 B、全体缔约国
C、全体缔约国和该国际组织的有权机关 D、全体缔约国或该国际组织的有权机关皆可
8、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9、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旧约尚未失效 B.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 C.新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 D.丙国与甲乙两国间适用旧约
10、关于条约与第三国的关系,错误的命题是:( ) A.一般而言,条约不能为第三国创设义务,但容许有例外
B.条约为第三国创设权利,该第三国偌无相反之表示,应推定其表示同意 C.条约的规定成为国际习惯法规则时,对第三国具有约束力 D.取消对第三国的义务,无需征求第三国的同意 多选题
1、关于条约的解释,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国际组织对本组织的创设条约有权解释 B.国际法院对国际条约有解释权
C.条约应该按照对缔约国主权做最少限制的解释 D.条约解释应对歧义提出者不利
2、假设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缔结了一项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双方平等自愿缔约,满足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
B、由于条约经过合法的缔结程序,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
C、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得到丙国同意,则缔约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 D、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被实施,则乙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甲国的行为不构成不法行为
3、条约不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和义务,但如果______,效力可能扩及于第三国。( )
A、第三国不反对该项权利 B、第三国明示接受该项义务 C、该条款反映习惯国际法规则 D、第三国明示加入
E、第三国国内立法默示接受义务 4、条约可能因______而失效。( ) A、期满或任务完成 B、一方违反条约
C、该约违反国际法的强行法 D、有新约代替 E、缔约人死亡
5、以两种以上文字写成的条约遇有解释分歧时,( )。 A、每种文字的文本同一作准 B、以条约规定的'文本作准
C、以一种文本作准,其他文本作参考 D、各方只受本国文字文本的约束 6、条约的解释可以根据______进行。( )
A、当事国的意图 B、条约的宗旨和目的 C、缔约时的有关文件 D、谈判时的记录及资料 E、权威法学家的著作
7、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旧条约的态度是按条约的性质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然后分别______。( )
A、予以承认 B、予以废除 C、予以修改 D、予以重订 E、征求缔约他方同意
8、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 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9、下列选项中属于条约有效必须具备的实质性要件的有( )。 A、符合任意法 B、符合强行法 C、具有完全的缔约权 D、缔约国自由地表示同意
10、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条约不得提出保留的情形有( )。
A.条约本身禁止保留
B.该保留不符合条约的目的与宗旨
C.该条约准许特定的保留以外的其他的保留 D.该项保留仅从本国的狭隘利益出发 E.该项保留有碍于建立国际统一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