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民族声乐演唱审美客体的多样性

论民族声乐演唱审美客体的多样性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3年第09期 科技一向导 ◇高教论述◇ 论民族声乐演唱审美客体的多样性 郑帅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贵州 贵阳【摘550001) 要】美的形成和创造是由多层次的积累所造成的一个系统,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交相作用的过程 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因而,美的形成和创造,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本文主要就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的角度,进 行阐述审美客体的多样性。 【关键词】民族声乐;音乐多样性;审美客体 保安族和东安族的韵味不同,宁夏和青海的也各有异。同是汉族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意为不同元素和 儿”.谐有序地存在于统一体之中,就是“和”。推而广之,美妙的音乐、绚丽 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见长,南方的则比较委婉。 的文采、可口的佳肴.都是“和而不同”即多样性统一的结果。正是在这 2.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民族声乐演唱不仅数千年文脉未断,而且历 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 久弥新。 活在平原、山地的农耕民族依恋土地、重农轻商、居安思稳、保守平和。 生活在草原、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迁徙不定、重牧轻农、勇猛好斗。生活 1.民族语言的多样性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它受到 在近海滨的人民视海洋为财富的来源.致力于渔业和盐业的开发生 语言、语体、语境、语势、音节以及词素、词汇和词义内部系统的关系等 产.易于接受外来文明。而西域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但因位于东西 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丝绸之路”著称于世。 多种因素制约 因此.各民族的不同语言特征,便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 交通的必经之地.色彩。我国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马来.玻利尼西亚和 地域的差别.使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山海兼备的齐 印欧等语系。其中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共有二十多种.除汉语 鲁文化相异于“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不同于南方 外,属侗台语族的有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等,属苗瑶语族的有苗 的楚文化.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 和吴越文化又各具特色 至于在湿润东部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与在干 语、瑶语。属藏缅语族的有藏语、彝语、自语、土家语等。 汉族语言是汉藏语系.是具有多种声调的单音节语言文字系统。 燥的西部发展起来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径庭。因此,地理环境的多样 单音节即一字一音,每个音节包括声、韵、调三大要素。相对于多音节 性、复杂性是中国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语言.单音节语言的发声具有音素转换少的特点.因此决定了汉族民 地域差异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在民族声乐艺术上也得到了体 族唱法歌唱咬字动作相对小.也容易保持语音共鸣的恒稳状态。另外, 现。我国北方音乐高亢嘹亮,南方音乐婉转秀丽。魏良辅在《曲律》中 汉语语言发声的舌位靠前、靠上。集中在口腔的前部和中部,子音和母 说:“北曲以道劲为主,南曲以婉转为主,各有不同”。如民间歌曲的 音的关系自然密切.易于粘接.歌唱时,音素的转换显得发音动作小而 演唱上,山牧区声音高吭嘹亮,像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 敏捷.声音清晰灵巧.所以共鸣开朗,但不丰满声道较短,面积较小。汉 草原的“牧歌”等。而在沿海平原一带则表现为秀雅、委婉,像江、浙 族语言发音还讲究五音、四声,吐字讲究开、齐、合、撮四种口腔形态变 带的小曲。江南小调温柔秀丽:东北民歌开朗恢谐;广东南音柔美 化,“声分平仄,字别阴阳、句分辙韵”。这些鲜明的语言特质,构成了汉 雅致。 族民歌音色明亮、声音优美、字正腔圆,韵味浓郁的声乐风格。 中原受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观念影响较深.人民的性格表现为内 苗语分三大方言:东部(湘西)、中部(黔东)、西部(川黔滇),各方言 向和含蓄,而边远地区人民受影响相对较小,性格则更为开朗直爽,如 、内蒙古等地,这些地区的民族演唱风格活泼、开朗、奔放。 又分一些次方言或土语各方言及次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基本上不能用 、各自的苗语通话。苗语语汇丰富。悠扬动听,语调较长,同汉语比较往 不同民族生活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差异。比 往是词序颠倒。 苗语的发音声母多于韵母,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塞擦 如.朝鲜族民歌采用鲜明的6,8、3,8拍节奏和流畅明快的旋律,以舞 娓婉,象美丽的金孔雀:维吾尔族有鲜明的舞 音声母,清的塞音、塞擦音声母都有送气和不送气的两套,有小舌塞音 歌性格;云南民歌纤细、声母,有浊音的或带浊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有声调.系统和汉语相 蹈节奏和炽热奔放的情感:蒙古族民歌却辽阔粗犷.如浑厚的马头琴 同,四声各分阴阳蒙古语是一种粘着性语言.分轻重音,共有二十九个 声;藏族山歌宽广豪放;西北少数民族“花儿”和苗族“爆破音”(喉音), 字母,属拼音类型。语音的基本特点是:有元音和谐结构和长元音、短 以及许多地方传统音乐品种里不同的真假声交替唱法。也具有很强的 元音、零元音和复合元音结构等。在发音时,元音的舌位靠后,嘴唇呈 技艺性同是汉族,生活在不同地域,声乐演唱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陕北 圆型,使声音浑厚、宽广。辅音有成对的塞音和塞擦音,它们或以清浊 信天游的唱法里,有一种谱面无法记载的润腔方式——哭腔,其唱法 对立,或以清音的送气和不送气相对立。以唇、齿、舌在口腔内不同的 是在某单音的后面往上挑四度.却不到固定的音位.以带哭腔和紧起 部位着力,使声音轻重分明、顿挫有致。蒙古族歌唱运用较高的声音位 缓落感的感叹性旋律.构成苍凉悲咽的总体格凋 川江号子则以领唱 置和较深的丹田气息.利用胸腔、头腔和鼻腔共鸣强度,上下滑动的润 者高亢、嘹亮的嗓音,在与全体船工厚重、沉郁的应答中形成鲜明的音 腔方法.各种形态的顿挫节奏.以及蒙古族的抛物线的方法.表现蒙古 色对比,体现出川江号子戏剧性风格的魅力。 族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 像藏族的“鲁”、“协”,壮族的“欢”,白旅的“白曲”,回族的“花儿”, 【参考文献】 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瑶族的“香哩歌” [1]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 等,都各具独特的形式 就风格而言.苗歌瑶歌古朴浑厚,藏歌傣歌光 [2]王磊.关于“民族唱法”之我见叨.中国音乐,2002,(4). 丽优美。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扬.鄂伦春族民歌则粗旷有力。同是“花 [3]吴华山,龙玉兰.关于“民族唱法”思考『J1l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1) 一(上接第40页)以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就是理财。虽然王安石变法最 【参考文献】 漆侠.王安石变法.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终失败了,但是有些内容对宋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历史的进步也 [1]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 产生了积极地影响。由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补救措 [2]李华瑞.施就要对事物的背景进行正确的了解、认识和分析。 [3]陈振.宋代社会政治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元)托克托,宋史.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