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命题人:赖君耘 10月22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
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
A.《史记》 C.商朝卜辞
B.孟姜女传说 D.《资治通鉴》
B.作品《离骚》是中国古代著名史诗 D.作品开创了一种新诗歌体例楚辞体
B.神化封建统治 D.反对苛政刑杀
B.元世祖时设置,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划 C.明太祖时设置,是明朝在西藏封赐的最高僧官 D.清雍正帝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在“求富”即富国富民问题上,中国近现代各阶层都进行了较长的探索。据此回答8-10。 8.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①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②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客观上部分地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④民用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其中平均地权的直接目的是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促进资本主义民族工业发展 C.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
业,其深远意义在于
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B.吸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C.改变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11.贯穿“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党的领导,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 C.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D.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 12.近代史上,北京曾是一系列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大作用。下列事件不是发源于今北京地区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13.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
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4.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
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粉碎重点进攻 B.发动三大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主张法治,依法治国,在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据此回答15—19题。 15.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不阿贵”。这种思想在当时最大的积极意义是
A.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的约束
2.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下列关于屈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 C.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楚国人 A.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
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4. 从《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焦守节(卷 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 409)。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B.东汉张仲景的《千金方》,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唐朝僧一行制订的《授时历》,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D.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6.以下现象中符合史实的是
A.商朝时一奴隶主用5个贝壳买了一个奴隶 B.齐桓公命人将钱存入柜坊 C.隋文帝时政府征收高额茶税 D.元大都郊区一农民正在收获地里的玉米 7.1988-1992年,胡锦涛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对西藏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共最有作为的驻藏大臣”。下列关于“驻藏大臣”的说法,正确是 A.唐太宗时设置,代表唐政府与赞普共同管理吐蕃事务
1
B.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C.用法制代替君主个人意志 D.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A.确定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 C.限制袁世凯独裁 A.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原则 提出了
B.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D.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 B.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 D.规定的人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22.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23.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24.回顾近200年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下哪些因素具有这些作
用 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5题10分;26题13分;27题17分;28题12分。共计52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
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一文中,热情洋溢地为春秋以来30多位著名的商人
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如“人弃我取,我取我与”等。他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悔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也之争”,强烈反对政府与民争利。 请回答:
(1)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2分)
(2)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2分) (3)说说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分)
(4)根据所学说明司马迁时代,官府是怎样“与民争利”的?(2分) (5)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史记·货殖列传》的可贵之处。(2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经济力量的消长 ③军事实力的变化 ④重大国际组织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本质意义是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根本不同是
18.在启蒙运动中,思想家卢梭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与其他思想家不同,卢梭进一步
A.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 C.政治民主和个人自由 A.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允许奴隶制存在
D.规定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法国——德国 B.德国——日本C.日本——英国 D.英国——美国
21.以下两图分别是20世纪两次国际会议的历史记录。从左图到右图的会议,英、法两国对德国的态度变化是
图15 图16
A.从争霸到结盟 B.从结盟到扶植 C.从宰割到纵容 D.从对抗到联合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19.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下列规定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20.“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
2
阅后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这里指出版)”中的
“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1分)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3分) 材料二 《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都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张?(2分)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1分)
材料三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引自《资政新篇》
(3)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2分)
(5)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
之处。(2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美国专使顾盛给美国政府的报告(1844年)
材料二 (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畲《瀛环志略》(1848年)
材料三 定名中华共和国。……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
——邹 容《革命军》(1903年)
材料四 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强迫晚清政府签订哪些条约?(3分)
(2)美国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
分)联系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政权机构.宪法三方面受美国政治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6分)
(3)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举出晚清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史实,说明其积极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说明晚清中美关系的特点。(2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89-1907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他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张之洞洋务运动活动年表
创办两湖书院,提倡分门研究学问,崇尚实务。鼓励书院学生发奋攻读,1890年 “以期于他日成就,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后书院采用分班按日授课制,他还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进行了改革,仿行西方分科教学的方法。 1891年 1890至1900年 在武昌创办湖北算学学堂,设方言与商务两门。 用10年时间建成湖北布.纱.丝.麻四局,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自布局投产以后,汉口每年进口的洋布,较以往减少了十余万匹。 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设方言(外语).格致.算学.商务四门,后又单设湖北方言学堂。 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是近代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1894年 工厂建成投产,是洋务军工企业的后起之秀。它所生产的步枪称“汉阳造”,直到20世纪中期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的步兵武器。 1896年 1898年 汉阳铁厂改为官督商办,管理和经营都有起色。 发表《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以维护封建伦理1893年 3
纲常。 1898年 1898年 倡导成立商务局,用以“启发商智,联络商情”。扶植民营工业。 湖北农业学堂创办,设农桑.畜牧.森林等科。同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 1903至1904年 武昌设立小学65所,中学2所。 1906年 中国留日学生5400多人,其中湖北选派的有1360人,居全国各省留日学生之冠。 (1)结合史实说明张之洞的洋务运动对湖北近代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6分) (2)分析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教育事业的主要特点。(6分)
会昌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5 CCBDD 6-10 ADCCA 11-15 CBDCD 16-20 BCDBD 21-24 CDBD 二、非选择题(其中25题10分,26题13分,27题17分,28题12分,共计52分) 25.(10分)(1)官营手工业、民(私)营手工业、家庭(田庄)手工业。(2分)
(2)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
争而采取自卫措施。(2分)
(3)手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同
时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4)汉武帝时代,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方,由政府垄
断。(2分)
(5)在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汉代,司马迁敢于通过《史记·货殖列传》为商人立传,总
结经商的规律,抨击政府的政策,这充分体现出司马迁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现实,捍卫真理,不畏权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2分)(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6.(13分)(1)1853年。(1分)原因:这个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起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是一种空想,无法实施。(2分)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实施。(1分)
(2)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近代交通业;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
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2分)目的:振兴太平天国。(1分) (3)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但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2分)
(4)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得不到农民阶级的支持;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严
峻的战争形势无法实施。(2分) (5)《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圣库”的公有制;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
有制。(2分) 27.(17分)答案要点
(1)《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3分)
(2)美国没有王侯贵族,没有世袭制度,国家大事由公众讨论。(2分)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以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中央政权机构,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6分)
(3)史实:从洋务运动开始,先后有多批学生到美国留学。(2分)
作用:许多人学成回国成为杰出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4)一方面美国政府多次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交流。
(2分) 28、(12分)(1)作用:使湖北形成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的军舰侵略;推动了湖北军工企业的发展,“汉阳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是中国的主要的步兵武器;倡导成立商务局,扶植民营工商业,有力推动了湖北近代企业的发展。(6分)
(2)特点:目的是培养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人才;教学内容是以实际有用的专业为主;实行分科教学;本国教育与留学教育相结合;学制相对完备。(6分,答对其中三个要点给6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