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过新年》 音乐教案】
《过新年》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过新年》表现出新年喜庆热闹的情景。
2、认识小堂鼓、小镲、小锣,并能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设计出合适的节奏来为歌曲进行伴奏。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学习兴趣与准确把握。 二、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用欢快的声音准确熟练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上合适的伴奏。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锣、鼓、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快乐的音乐课又到了,首先老师先请大家观看一段画面,然后请大家来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播放一段有关过年的影像资料但没有声音)
2、学生举手发言引出——新年主题。
3、师:刚才我们看的这段画面没有声音,这里有两段音乐,同学们你们能帮忙选出与这段画面合适的音乐来吗?并说说为什么选它呢?(学生会选《过新年》音乐,因为它能表现出新年喜庆热闹的情绪。)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喜庆热烈的新年歌曲吧! (二)歌曲教学:
1、你能按照格子里的节奏朗读一下歌词吗?(这种格子形式能够让学生直观、清晰、准确地有节奏朗读歌词,学生较易把握)
2、你觉得哪些歌词是同一节奏的呢?(生答1、2句、3、4句) 3、下面让我们随着歌曲的音乐一起来模唱一下吧!
4、让生随教师琴声再逐句练习两遍以达到准确熟练地演唱歌曲。 5、随范唱音乐用欢快热烈的声音和情绪再完整练唱一下歌曲。
6、让学生随音乐旋律边唱歌曲边在“咚锵”处拍手拍出相应的节奏。(学生边唱锣鼓点边拍节奏会感觉很容易很开心)
7、再来唱一次,这次请大家在唱“咚”时拍手,“锵”时拍腿。(这样练习使学生不但乐于拍节奏,同时培养他们手、脑、口协调合作的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三)创编伴奏:
1、师:过新年大家开心吗?新年的歌曲大家喜欢吗?现在老师想为大家介绍有三位好朋友他们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过新年,你们想认识他们吗?下面就请它们隆重出场吧!(教师分别介绍打击乐器小堂鼓、小镲、小锣,并让学生感受他们的声响效果)
2、师:同学们听了锣、鼓、镲的声音,你们有没有发现它和我们《过新年》歌曲中哪些地方的声响很像呀?(生回答和“咚锵”处) 3、请几位同学分别用锣、鼓、镲敲出“咚锵”处的节奏。(用真的锣鼓镲敲击所学节奏,学生会更加兴奋不已,而且能够很好地巩固所学节奏。)
4、可让生分为6人一小组,各小组每两人用同一种乐器,然后互相配合设计不同节奏为歌曲来伴奏。(在各小组创编时教师应逐一巡视并指导,可让每组学生先边唱歌曲边模拟假奏一下本组所设计的伴奏方案是否可行。)
6、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表现,总结优点并评论不足。(在评价时教师首先要表扬各组同学的积极表现,并且认为各组同学表现的都很好,因为只要你能大胆的随音乐有韵律感且又很和谐地打出节奏来那就是非常棒的。这样会增强学生创造的信心,让他们不会再畏惧创编节奏,而且符合奥尔夫所说的原本性原则及即兴创造原则。奥尔夫说原本性音乐的出发点就是即兴创造,而儿童即兴创造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的发展。)
7、播放多媒体,让学生随歌曲《过新年》的热闹画面一起敲敲打打奏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让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歌曲,可唱歌、跳舞、敲击乐器等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高潮。) 四、结束本课: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提前过了一个热闹的新年,你们感觉开心快乐吗?刚才老师看到了很多很棒的锣鼓小乐手,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敲出更精彩的节奏,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天天快乐!让我们唱着欢快热闹的《过新年》走出音乐教室吧!
【篇二:《过春节》教案】
《过春节》课堂实录 一、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九课《过春节》。 二、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㈠、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域的不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的生活情趣。
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礼物,表达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的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和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的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春节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的愉快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2、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作品的设计、制作要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不同形式的装饰设计、春节手工礼物作品、民间手工艺作品(如:年画、门神、对联等。)
学具:彩笔、油画棒、作业纸、各种彩纸、色卡及费旧物品、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将教室简单布置的有喜庆气氛。)(播放欢庆春节喜庆场面的录像)
师:录像中人们在庆祝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师:快要过春节了,按照中国人过节的习俗,不管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可是有些人却以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一些新年礼物,为他们送上我们的一片爱心好吗?(板书课题:过春节)。 生:好!
二、探讨发现,了解春节的文化。
师: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我们家乡都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
生:包饺子、贴春联、放烟花、拜年、走亲戚??
师:春节的习俗可真多,让我们来了解以下春节的文化好吗?(课件出示:衣文化、食文化、住文化、行文化四方面的春节文化。) 生:好!
1、了解春节的衣文化。
师: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过春节穿衣有那些文化吧!
师:中国有许多民族,人们总是在节日里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家乡过春节时人们穿的怎样?
生:穿的新衣服都很漂亮,小孩的衣服颜色很鲜艳,样式也很好看。 师:今年过春节买衣服时,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衣服呢?(课件出示:儿童服装。) 生:我喜欢桔黄色的?? 2、了解春节的食文化。
师:穿上漂亮的衣服,还有好多好吃的在等着我们呢!赶快去看一看。(课件出示:饺子图。)吃饺子一定是少不了的。同学们可以去发现饺子里的精彩故事。
师:吃了饺子,丰盛的年夜饭可别错过呀!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年夜饭里到底有哪些文化,谁来? 生:老师,我、老师,我??
生: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饭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吃到深夜。据史书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课件出示:吃年夜饭的图片和文字。) 师:各地的庙会小吃也很有特色。各种小吃不光好吃、好看有的还带有美好的祝愿呢!听一听,这首歌是怎么唱的。来大家一起随着唱一唱。(播放歌曲《冰糖葫芦》的片段。) 生:都说冰糖葫芦酸??
(学生纷纷随着唱起来,并做着吃糖葫芦的动作。) 3、了解春节的住文化。
师:过年我们总要清扫、装饰以下我们的环境。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卫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请同学们说说你都帮助家长做了什么?(课件出示: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打扫环境卫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生:我帮助家长扫地、贴春联、挂灯笼??
师: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煎窗花、挂福字,还喜欢在客厅和卧室里贴上年画,一张张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课件出示:剪窗花、写对联的图片和文字。)谁来给大家介绍福字的含义?
生:老师,我来、老师,我来。
生: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一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意思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课件出示: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一久的风俗。“福”字现在的意思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幸福已到”。)
师:“福”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让我们再来看看年画吧!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课件出示:年画作品和文字。)
师:仔细观察这两幅年画,画中除了可爱的娃娃,还有哪些形象?(课件出示:两幅年画。) 生:画面上还有鱼和荷花。
师:赶快和同学讨论以下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生:纷纷讨论。 师:谁来说?
生:(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师:请看答案:莲花代表连年、年年、每一年。鱼代表富裕、生活有余、日子过的好。合在一起就是:连年有余、年年有余。
4、了解春节的行文化。
师:瞧!小朋友在给大家拜年呢!我们也互相拜个年吧!(课件出示:拜年图。)
生:(学生在笑声中互相拜年。)
师:这拜年还有一个有趣的由来呢!(课件出示:拜年的民间传说。) 生:(听录音: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吃人害人。人们只好准备些肉全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相互祝贺。而现在人们拜年中寄托了对新年美好的祝福!)
师:原来拜年是这样来的!那就让我们到各地看看人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课件出示:各地祝贺新年的图片。有舞龙、舞狮、踩高跷、陕北腰鼓等。)
师:春节看大戏也是大家比不可少的庆祝活动。我们这里有什么地方戏呀? 生:吕剧。
师:大年除夕的爆竹声也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课件出示:燃放爆竹、礼花的图片。) 三、探究感知,理解春节的美术知识。
师:春节里的新鲜事可真多!过春节可离不开我们的美术呀! 1、发现春节的色彩:
师:你认为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经常使用哪一种颜色?请同学们选择。(课件出示:以喜庆的春节场面为背景,动画出示黄、蓝、紫、红、绿等几种颜色。) 生:我选红色。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在过春节时看到最多的红色,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对联、灯笼??
师: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春节时总少不了红色!(课件出示:红色的象征意义。)
2、探究春节的礼物的制作:
师:春节快到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精致的小礼物,想不想看一看? 生:想!
师:(逐个展示手工作品。有:灯笼、)我把这些作品分给每个小组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好吗?(分发作品。) 生:好!(学生分组探究制作方法。)
师:我要请几个小老师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到前面介绍方法。)
师:你们说的真好!请大家看屏幕。(出示:各种不同形式的手工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礼物能把节日装扮的更喜庆?
生:我想做一个漂亮的灯笼、我想做一个好看的吊饰、我想?? 3、欣赏绘画作品拓展思路:
师:请大家再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们的画,你最喜欢哪一幅?把画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生:(欣赏各种表现春节的绘画作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这两幅画表现了春节庙会的什么活动?小画家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课件出示:表现春节庙会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简单认识国画这种绘画形式。)
生:画面表现了春节庙会时
【篇三:公开课《过新年》教案】
授课年级: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三册 课型:综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第十单元唱歌教学《过新年》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一首曲调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它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音乐情绪活泼喜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在过新年时的愉悦的心情,歌曲中一些模仿锣鼓声的“咚咚锵”的歌词更加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理解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歌声表达相应的情感。
2、 正确选择并使用打击乐器,并能为歌曲作伴奏。
3、 学习养个舞蹈基本动作并表演感受歌曲的民间音调特点。
4、 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过新年时的风俗习惯,充分感受过新年热闹喜悦的气氛,并能 从歌唱中体验和表现快乐。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及正确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录音、电子琴、手绢花、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课件
课前摆好桌子将凳子分成三组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初步感受
1、 师:带领学生拍手进教室(《过新年》伴奏音乐) 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师: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踏着这段欢快的音乐,同学们感觉怎样?
生:高兴、快乐等的回答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样的氛围呢?(提醒:像过什么节日一样?) 生:像过年一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说出了我们今天音乐课的主题《过新年》 2、 师: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地的小朋友都是怎样过年的,老师想
请三位同学和大家一起分享过年的情景,如放鞭炮、贴春联等。 二、 入境体验 感受音乐
1、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周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过年时候一些喜庆场景的图片,下面请大家在音乐声中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再次播放《过新年》音乐,欣赏图片)
生:观看中国过年的风俗(观看新年的幻灯图片,再次感受《过新年》音乐)
2、师: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呢?(敲锣打鼓)为了庆祝喜庆的节日,锣鼓队的人们还会用敲锣打鼓的方式来庆祝节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两种乐器
现在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吧!
生:用“咚咚锵”模仿锣鼓声。用敲凳子和拍手的方式模仿锣鼓声。
3、教师结合歌词和学生合作念歌词伴奏:师:同学们伴奏得非常好,现在老师想书法把过年时候愉快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老师说完以后加上你们的锣鼓声为老师伴奏好吗? 师生合作念歌词演奏。
4、幻灯片出示有节奏的锣鼓声,请一组同学用声音模仿锣鼓声(提醒学生模仿的声音用轻而圆润的声音)。
5、请同学跟着音乐一起用油节奏的模仿锣鼓声。
三、入境参与 巧解难点 1、 借送对联,巧解难点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想给大家送上一幅春联:
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 请聪明能干的同学为老师加一个横批吧!
生:请学生为春联打上横批(过新年)引出歌曲曲名
师:教师按节奏来念春联,让学生找找特点。请大家想想老师读得有什么不同? 生:能够按节奏念歌词(按节奏念歌词的方法来解决难点节奏)
引导学生:加快速度,表现欢快的情绪。 2、学唱难点句
师:我们的春联既能读还能唱,学唱两句难点。 (教师弹完整伴奏2遍,并范唱)
生:教师演唱请学生用同样的旋律模仿锣鼓的声音。 三、 深入参与 表现歌曲 1、 聆听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要迎来新年了,明年是十二生肖中的蛇年,今天周老师提前把蛇大哥请来和大家见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跟我们说些什么吧!
2、出示幻灯片:蛇说话: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在这里我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很巧的是,歌曲的名字和周老师送你们的春联名字一样,叫《过新年》,请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它的音乐情绪怎样?(听全曲)同学们可要仔细听哦!再见! 生:感受歌曲热闹、欢快情绪,听出锣鼓声。
3、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锣鼓声出现的部分同学们轻轻地念出来。
4、学唱歌曲(运用不同形式)
师:同学们念地很不错,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老师唱歌曲每一句的前半句,请同学们来唱锣鼓声的部分。 生:轻声跟老师哼唱;
师生交换演唱,男女生交换演唱歌曲。 2、 生:演唱歌曲;
全班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一领众和的形式 加入动作表演唱歌曲
师:提示演唱姿势(有表情、站直、微笑、自信)并作难点指导 3、 处理歌曲
师:小朋友们唱得都很不错,但是还可以怎么处理歌曲会更动听? 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不同,如春联部分要唱得美,锣鼓部分要唱得有力。
4、介绍秧歌舞感受歌曲:中国年就像小朋友们看到的和说到的,丰富多彩。除了唱歌、敲锣打鼓来庆祝过年以外,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扭秧歌,秧歌是我国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每逢重大节日的时候啊,全国各地都会组织秧歌队,人们到大街上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
师:在秧歌的舞步里面最优代表性的就是“十字步”了,现在我想请我们的女孩子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
生:感受秧歌舞并找出特色的步子“十字步”。 3、师:教学生学习秧歌步
生:学习基本步子:向前 向前 向后 向后(教师简化秧歌不使学生很快学会十字步) 师:把手绢花发给表现好的同学(成立秧歌组) 生:分队,合作表演。请一组男孩子演唱歌曲,另一组男孩子演奏双向筒和三角铁。 四、 综合展示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本领,学会了秧歌舞、敲锣打鼓,接下来的新年音乐会肯定也会很精彩. 1、 打击乐器伴奏
师:孩子们,乐器朋友带来的歌曲你们喜欢吗?老师觉得,如果我们将锣、鼓的节奏 加进去一定会更好听,我们来试试吧! 生:分组演唱,敲击节奏 2、 舞蹈表演
师:看到大家这么高兴地表演,周老师也忍不住给和大家一起表演。 生:师生共舞,拿手绢花。 3、 全班展示
师:孩子们,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一起迎接它的到来! 生:分三组全班展示 五、 小结(课件)
师:孩子们,过新年真的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我们中华民族特别喜欢用红色象征新年的热闹和吉祥,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在一起包
饺子、吃团圆饭,热热闹闹地迎接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新的愿望。 生:分享新年愿望
送新年祝福:最后在新的一年里老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够: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