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油茶可行性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于周陂镇礤头村种植山茶油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大力推广油茶的种植面积,实现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我镇决定在礤头村现有1000亩油茶的基础上,推广油茶种植至5000亩。特编制可行性报告如下:

一、项目建设背景

油茶,又名茶籽树,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种之一,油茶种子榨出的油称茶油,是优质木本食用油。油。茶油富含维生素E、山茶苷、生物活性成分角鲨烯,具有减肥、润肺、消肿、美容、降血压和胆固醇之功效,对预防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独特的效果。山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达到了80:6:14,与橄榄油不相上下,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95%,则高于橄榄油,居植物油之冠,并以极低的出油率,极高的营养价值成为油中珍品。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油作为一种高品位的食用油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售达价就国内消费水平而言农村毛茶油20—40元/公斤,根据市场糖油调查显示加工后的成品茶油售价达40-60元/公斤。如作出口贸易,价格将更为可观。此外,它还可作化妆品、肥皂、人造奶油、生发油、凡士林、机构润滑油等原料。油茶的果壳可以用来制碱、烤漆、糠醛、滑性炭等;茶饼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和农药,茶枯还可深加工成高级洗涤用品,市场前景广阔。开花时,可以顾请养蜂者来养蜂收蜂蜜后出售,制作山茶花花粉、蜂花粉其市场售价也很可观,是不可多得的保健营养品。一年四季,还可联合我县旅游项目一起,和各旅行社洽谈好,开发免费旅游观光园但是有偿出售茶花蜂蜜和山茶花花粉成品。 二、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所在地为翁源县周陂镇礤头村,翁源县位于东经113°29′2″—114°15′5″,北纬24°7′44″,年平均日照时数1831.7小时,平均降雨量为1763mm,无霜期301天,阳光充足,气候适宜,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矿物质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种植油茶不可多得的理想区域。

礤头村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当地农民非常熟悉种植、采收、压榨技术,也具有较高的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他们将积极参与配合项目实施。市、县、乡都有油茶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长期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科技推广,具有丰富的油茶种植经验,种植技术及管理水平较高,可为油茶种植提供技术保障。

礤头村村均有硬化路或简易公路,道路网发达,可满足项目实施和经营要求。全村下辖 村小组,人口 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

三、项目投入概算

新油茶地开发费:450元/亩×4000亩=180万元; 1、清山费:30元/亩; 2、开挖种植穴费用:50元/亩; 3、回土施肥费:20元/亩; 4、苗木定植费:20元/亩; 5、亩木费:100元/亩; 6、肥料农药费:220元/亩; 7、投产前管理费:10元/亩。

山地租赁费:10元/亩/年×4000亩×50年=200万元; 项目总概算为:380万元。 四、项目收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油茶种植4年后可投产,6年后进入丰产期(正常情况下丰产期可达40—50年,树龄可达80—100年),每亩可产茶籽(干品)500

公斤,以目前市场每公斤4元/公斤计算,每亩可收入2000元,扣除各种各种生产成本及人工等费用约300元/亩,每亩可获利1700元,4000亩油茶地每年可实现净产值680万元。

2、社会效益

(1)可促进全镇流通业、服务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2)可减少农田用水量,缓解当地用地水资源紧缺、水田易旱难灌的矛盾,使部分中产田变为高产田。

(3)可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我县增加一处亮丽的风景点,吸引生态旅游观光者,从而带动我镇第三产业发展。 五、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优点是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高且收益稳定,综合风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具,缺点是投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适于长线投资。若资金充裕,可扩大种植面积,并自办加工企业,则获利更加丰厚,回收期也可相应缩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