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编绳初中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编绳初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绳结的历史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绳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绳结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2. 绳结的基本技巧:平结、十字结、倒置结等 3. 绳结创作实践:制作挂饰、手链、绳结书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绳结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绳结作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新绳结样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具:绳子、剪刀、锥子、挂饰配件等。 2. 教材:绳结教程、绳结作品展示册。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每个学生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绳结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绳结的历史及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

教师讲解并演示绳结的基本技巧,包括平结、十字结、倒置结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掌握基本技巧。 3. 创作实践(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绳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绳结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

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强调绳结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可推荐学生参加绳结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后对绳结的兴趣和发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绳结的基本技巧,还能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我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