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工艺
接头工艺手册工
目录
页面
Ⅰ 应用范围
Ⅱ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产品接 Ⅲ 工具和设备
3 4
4
5
Ⅳ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总体情况体 1 工作地点 2 输送带 3 设备和工具 4 接头产品 5 环境情况 6 文档记录 7 安全须知
V.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结构和尺寸构
1 接头方法 2 接头结构
3 确定接头长度和级长 VI.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带
1.接头准备措施 2.准备输送带边部 3.组装盖胶
4.准备和放置下盖胶
5
5 5 5 5 5 5
6 6 6 8
10 10 11 16
16
18 22 23 24 25
5. 匹配和布置钢丝绳 6. 放置上盖胶 7. 硫化接头 8. 完成接头
VII. 钢索输送带接头材料调查问卷调 VIII. Ⅷ 蒂普拓普接头记录单记
26
2
I . 应用范围
本手册描述的是带有盖胶的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工艺 (DIN22131),盖胶应由下列聚合物制成 :
—天然橡胶 NR* —丁苯橡胶 SBR* —异戊二烯橡胶 IR* —丁二烯橡胶 BR* —或者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 NR/ SBR*
如想进一步了解橡胶成分,请咨询输送带供应商。
如需带有防撕裂层的钢丝输送带接头,请咨询本地蒂普拓普经销商。
接头可在加工车间或施工现场制作完成。
*缩写根据 DIN ISO 标准。
3
II.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产品接
STB面胶
编号. 528 8889 - 538 0529
III. 工具和设备
接头遮盖物/帐篷
聚乙烯膜(PE 膜) 盖布
STZ中垫胶 螺丝钳 10kg/卷 编号. 538 8889 - 538 0938 2mm×500mm 卷尺
尺子(mm/in.) STZ中垫胶条 2kg/箱
金属尺 编号. 538 0952 2mm厚
直角钢尺
热硫化剂STL-RF (不易燃)
标记笔(白色)
编号. 538 1951 1kg 橡胶标记笔 编号 538 1243 6kg
粉线 编号 538 1298 12 kg
LOBA-NW Nr.18.43.21 6″橡胶刀
偏口刀 热硫化剂STL-RF4 (易燃)
磨刀石 3.5kg 编号.538 1274 - RF4
剪刀 编号.538 1267 - RF4 7.0kg
夹钳
清洗剂 (不易燃) 2 号虎钳 800ml 编号. 595 9022 3 号虎钳
编号. 595 9084 5L
绞链/绞车
编号. 595 9091 10L
钢丝绳切割机 LOBA-NW Nr.12.22.64-1-25
角磨机
清洗剂 R4 (易燃)
手刷
800ml 编号. 595 9118
胶刷 编号. 595 9125 5l
压实滚轮
锤子 衬布
电线绕座 1000mm宽 编号. 538 0990
安全护目镜
手套 压力平衡布平
编号. 538 1009 打磨机(带弹性轴)
旋转钢丝刷 1250mm 宽
槽形钢丝刷 STZ-注胶枪 RTT 钢丝绳输送带剥头机 编号. 517 5174 硫化机(包括边缘条和夹具)
温度计 橡胶切割机 厚度仪
STZ 注胶枪
10kg/卷 2-6mm×500mm
有关蒂普拓普钢丝绳输送带(M/N 等级)接头材料接头材
详情,请见Ⅶ部分。
关于设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的详细信息,请咨询蒂 普拓普工业事业部。
4
IV.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总体情况总
´ 1 工作地点
为了确保接头的质量和耐久性,提供一个洁净和有 遮蔽物的工作场所并正确使用和应用接头产品是最 基本的要求。暴露在外的钢丝绳表面,斜切面和盖 胶片必须要保持绝对清洁。
2 输送带
只有洁净和干燥的输送带才具有接头可靠性。不干
净的或被污染的输送带必须要清理干净。能溶于水的
污染物可以先刮掉,再用水清洗,最后干燥。油和油
脂可以用清洗剂清除。
3 设备和工具
设备和工具必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测量仪器必须经 过校准。
4 接头产品
蒂普拓普接头产品适用于 M 和 N 等级橡胶盖胶的钢丝 绳输送带。接头产品必须储存在干燥,黑暗,最高温度 为 25℃的地方(符合 DIN 7716 标准)。检查保质期并处 理过期和受污染的产品。 5 环境情况
任何湿度的影响,例如形成凝结水(温度降到露点以下) 必须绝对避免。如有必要,请预先处理产品以适应环境温 度。请搭建一个接头遮盖设施(帐篷)以抵挡日光,灰尘, 风雨等的影响。 6 文档记录
在接头操作过程中,所有不合常规及特殊情况都必须记录
存档。在每次当班结束时,由主管对记录单进行签名审核。
7 安全须知
请注意遵守容器上的安全警告!
备注:
我们的建议来源于现场测试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但是,考
虑到不同的材料和工作情况有时是不能预期的,所以我们无 法承担因这些推荐带来的任何责任,建议您一定要在使用前
进行本地化的模拟测试。
5
V.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结构和尺寸和
1. 接头方法
根据 DIN 22131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可以是 1 级或多级的菱 形(带宽×0.3)或长方形接头。
Fig. 1
长方形
菱 形 长方形和菱形接头的载荷能力几乎相同。通常推荐使用长
方形接头,因其比较容易制作。 以下描述均以长方形接头为参考。.
2. 结构
接头区域钢丝绳直径 d 和钢丝绳间距 t,钢丝绳最小 对接钢丝绳的间距最小为钢丝绳直径 d 的 3 倍, 破断强度和动态钢丝绳扯断强度决定了接头的长度和 最大为钢丝绳直径 d 的 4 倍。
几何结构。
为了减少输送带经过滚筒时的挠性负载,钢丝绳 接头几何结构由下列因素决定:
尾部应当交叉排列。主要应用于上盖胶较薄的输 -级数
送带。 -级长
-过渡区长度
输送带边缘的钢丝绳不应被切割。它们应以与输 -循环钢丝绳布置顺序(包括切割钢丝绳)
送带运行方向相反的位置布置成整个长度。 -接头区域的钢丝绳间距(中垫胶厚度)
接头结构也受下列因素影响:
-对接钢丝绳间距 -钢丝绳尾部的分级
-钢丝绳布置的修正及其循环更正
钢丝绳布置方案偏差应当移向输送带中心区域, 因为边缘区域暴露在更高负载之下。
6
Fig. 2 过渡区 lv=接头长度 lq=钢丝绳偏斜区域 lp=钢丝绳尾部交错长度 lst=最小级长
ls=对接钢丝绳间距(3 到 4 倍钢丝绳直径)
d=钢丝绳直径
过渡区
如果是带有防撕裂层的钢丝绳输送带,为了保持与 输送带结构一致,接头区域必须放置防撕裂层。在 上盖胶防撕裂层与过渡区之间,应留有大约 50mm 的间隙。
Fig. 3 50mm 过渡区 20°- 30° 上盖胶 防撕裂层 钢丝绳 下盖胶
接头 输送带 20O - 30O 7
3. 确定接头长度和级长
接头长度 lv 包括 :
- 钢丝绳偏斜区域长度 lq
- 钢丝绳尾部交错长度 lp
- 最小级小 lst
- 对接钢丝绳间距 ls
等级长度及接头长度
中垫胶规格
型号
(DIN) 连接等级
最小级长(mm) l
st
接头长度(mm)
lv
800 800 800 1150 1350 1650 2450 2750 2900 4250 4650 厚度x 宽度(mm)
St 1000
St 1250 St 1600 St 2000 St 2500 St 3150 St 3500 St 4000 St 4500 St 5000 St 5400
1 1 1 2 2 2 3 3 3 4 4 600 600 600 400 500 650 650 750 800 900 1000 2 x 6 2x 7 2x 7 2.5x 7 2.5x 10 2x 10 2.5x 11 2.5x 11 2x 12 2.5x 13 2.5x 13 其它接头方法:
以上所示钢丝绳排列方案,级长,钢丝绳偏斜区域长度
以及接头长度在实际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更 改,如,连接不同类型的输送带时(混合接头,输送带
两端钢丝绳数量不同)。当然TIP TOP都会对这些变动 进行充分的验证,
8
4\" 2\" 输送带运行方向
4\" 2\" 1 级接头
局部视图Fig. 4
8\" 6\" 2 级接头 局部视图Fig. 5 2\" 送带运行方向 输送带运行方向 2\" 8\" 6\" 2\"
3 级接头
局部视图Fig. 6
10\" 2\" 2\" 2\" 2\" 输送带运行方向 2\" 2\" 2\" 2\" 2\"
10\" 4 级接头
局部视图Fig. 7
9 VI. 钢索输送带接头送
1. 接头准备措施
1.1 准备工具,设备和接头材料 头
1.2 搭一个帐篷,安装好工作台和硫化机:
整个工作区域应当充分的被帐篷保护起来,从而避电热板必须与工作台保持水平,以避免输送带接头 免 处产生张力。 环境的影响。
确保电热板在长度方向上比接头两端各长 8’’,在宽度方向
工作区域由硫化机的下部机体(包括加热板及横梁)
和机体两端的两个大约 3~4 米长的木制工作台构成。 热板覆盖)
上比接头两侧各宽 3’’。(确保边缘条也能被电
8\" . Fig. 8
3\" 1.3 放置输送带尾
把输送带两带尾对齐叠放在硫化机下机体和工作台上,确保两条 输送带互相搭接,且长度至少为接头长度加上 100mm,用夹子在 此位置固定输送带。
Fig. 9
10
2. 准备输送带尾部
2.1 在两个输送带尾作标记 - 输送带中心线 - 垂直参考线参
- 输送带面胶过渡线
在沿输送带延伸方向标记三个间距最大为6’’的点以确定输
送带中心线,这三个点均为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点。确
输送带中心线 保至少有两个点不在接头区域内。
可使用两把尺子确定中心点,以便于作出输送带的中心线。
Fig. 10 Fig. 11
(Fig. 10).
然后用粉线将三个纵向中心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即 代表输送带中心线。该中心线可使输送带的两带尾准确定 位,这对于输送带的平直运行是绝对有必要的。
接头区域以外的中心线标记必须足够清晰可辨,以便于在 整个接头操作中作参考。
在作输送带中心线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输送带边缘 部位的橡胶破损情况。所以在确定输送带宽度时,必须在 带尾橡胶完好的区域进行测量。.
在接头区域以外,沿输送带宽度方向作两条与中心线垂直 的参考线。
在比较窄的输送带上可直接使用直角钢尺来作参考线。
在较宽的输送带上可按如下步骤作参考线(Fig 11 to 13): 在输送带接头区域以外的中心线上找一个点A,然后在中心 线上另找两个与A等距的点。 (AB=AC) (Fig. 11).
分别以B,C为圆点,使用铅垂线及标记笔作两个半径相等的圆。
放置直尺 参考线 Fig. 12 两圆的交点必须仍在输送带上。如图所示交点为D,E.(Fig. 12). 过D,E两点作一条直线,该直线与输送带的两边相垂直,同时也 必然将穿过A点。(Fig.13)
Fig. 13
11
在输送带边缘刻小的凹痕来标记参考线的位置。
为了更为准确的测量接头长度,可在距参考线4\"的位置作 另一条线。
用尺子及标记笔(或粉线)在输送带上作出以上直线。
这些直线即为过渡线,可便于在输送带的载物面上 作斜向橡胶坡面。
参考线
带尾 .
以输送带两边的凹痕(参考线)作参考点,来确定输送带的接 头长度lv并作出相关的标记.(Fig. 14).
Fig.14
参考线
带尾 过渡线 中心线 4\" 过渡线 4\" a = 两参考线之间的距离(两侧距离应相等)
Fig. 15
中心线
过渡线
2.2 按图示方式使用长的橡胶刀沿输送带最外侧的钢丝绳割 掉两侧橡胶直至过渡线位置。(Fig. 15).
Fig. 16
过渡线 4\" 中心线
2.3 使用丹卡罗斯小刀沿过渡线倾斜(刀面与输送带面所呈角 最大为30o)切割输送带面胶直至钢丝绳部位。 (Fig. 16).
12
2.4 移除输送带面胶并剥离钢丝绳
a) 传统操作步骤 使用丹卡罗斯小刀,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将输送
带
载物面上的面胶切割成几条平行的胶带。 (根
据 带宽,胶带宽度可为15’’-30’’) .
从过渡线起,使用夹钳拉起胶带的一角,同时使 用丹卡罗斯小刀贴着钢丝绳切割面胶,直至可以 用虎钳将面胶直接撕下为止。 通过使用虎钳,绞链及持续的切割 (紧贴钢丝 绳
表面),即可彻底移除面胶。(Fig. 17).
中心线
Fig. 17 过渡线 中心线 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输送带面胶持续受张力作用,虎钳极 有可能滑落,所以应使用一条绳子辅助作用以保证操作者 的安全。割掉面胶之后,握住橡胶刀使其刀面呈一定角度
以保证钢丝绳上仍保留有少量橡胶。
Fig. 18 将处理过的输送带放置在干净的表面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
避免暴露的输送带体受到污染, (如. PE 膜).
移除输送带两边的面胶之后。使用6\"的小刀切割钢丝绳之间
的
过渡线 ca. 1/2\" 橡胶直至距离过渡区0.5\"的位置。(Fig. 18).
Fig. 19
剥离后的钢丝绳表面应仍有少量的橡胶包裹。如出现 过度弯曲钢丝头,则应将其修理掉。 (Fig. 19).
直径为8mm(或大于8mm)的钢丝绳:
把持橡胶刀,使刀面与带面所呈角度不超过45o,然后 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在钢丝绳之间切凹槽。结果钢丝绳外 部的橡胶截面就会形成六边形。 (Fig. 20).
Fig. 20 将剥离后的钢丝绳放置在干净的表面上,佩戴干净的手套 对其进行后续的操作。(PE sheet).
13 b) 使用RTT钢丝绳拨头机进行输送带的拨头 根据说明书,安装好RTT钢丝绳拨头机,并进行钢丝 使用RTT钢丝绳拨头机,在输送带上下盖胶尚未移除的情 绳剥头. 况下,即可将钢丝绳一根根的拨出,非常节省时间。
使用RTT钢丝绳拨头机需作以下的准备工作:
- 在输送带接头区域距过渡线约6\" - 8\"的位置作一条与
过渡线平行的直线。
- 沿该直线垂直切割盖胶直至钢丝绳表面。
- 然后使用传统方式将此切割线与过渡线之间的盖胶底
根据钢丝绳直径,选用适当的刀片。
移除。
剥离出来的钢丝绳截面应接近圆形,并且表面约有.010 厚的附胶。
剥出的钢丝绳应放置在干净的平面上,并且应佩戴干净的手套 对其进行后续操作。(PE film).
Fig. 21 REMASTRIP-切割装置 牵引绳 牵引装置 (Fig. 22) 2.5 打磨钢丝绳 使用 钢丝刷小心打磨钢丝绳,并避免过热及烧焦橡胶 ,亦不可将橡胶打磨得过于光滑。适当的打磨将会除去 钢丝绳附胶上的棱角。同时彻底打磨掉脱离及松动的橡 6\" - 8\" 胶. 并使裸露的钢丝面积最小。少量的钢丝裸露将不会 对接头效果产生影响。接头强度依赖于钢丝绳与附胶的 粘接力。新的 STZ橡胶将与钢丝绳上的附胶进行粘接。 新胶与附胶在受到剪切应力作用下的粘接能力对接头强 度的影响力比附胶与钢丝的粘接更大。受损,腐蚀的或 裸露的钢丝必须打磨到表面光亮为止。过度受损的钢丝 必须彻底的打磨掉。在同时有几个受损或腐蚀的钢丝绳 出现的情况下,操作者必须向负责人咨询应如何作接 头以及是否应更换新的输送带。出现以上情况,应对 受损钢丝绳的数量,状况以及局部裸露钢丝绳的情况做 好记录。
Fig. 22
14
2.6 打磨过渡区
使用钢丝刷将输送带上,下部过渡区的橡胶及其 两侧1\" - 2\"的橡胶表面彻底打磨一遍。应避免过热 ,烧焦及打磨过于光滑的情况出现。
2.7 清除打磨产生的粉尘
使用干净的木刷将打磨产生的橡胶粉尘彻底清理一遍,然 后将输送带重新放回至工作台上,确保工作面干净。
(PE膜).
Fig. 23
中心线
约 1/2\" - 3/4\"
约 1/2\" - 3/4\" PE 保护膜
STL-RF / STL-RF4 热硫化剂
2.8 涂热硫化剂
在过渡区及钢丝绳上薄薄的涂两层热硫化剂(STL-RF 或 STL-RF4),使其分布均匀。(Fig. 23). 待第一次彻底干燥再涂第二次。
2.9放置输送带尾送
摆好硫化机下机体(横梁及加热板)的位置 . 若环境温 度过低,可将加热板预热至100oF (40oC).。记录每条带 尾的钢丝绳数量,并标记带体中心。
根据接头长度lv,输送带中心线及带体中心线重新放置输 送带带尾,并用粉线做相关的标记。重叠后两条带尾的中
心线必定连成一条直线,且输送两侧的参考线之间的距离
应该相等。a = a (Fig. 14 ). 然后使用夹具将两条带尾固 定住。
15
3. 组装盖胶
上盖胶及下盖胶的组装操作一般是在工作间内完成的。 中垫胶的表面是红色保护膜,面胶的表面是一层绿色 盖胶由.080厚的 STZ 中垫胶及STB 面胶组成。.
保护膜。
盖胶的最小厚度应为:
- 输送带面胶厚度加上 .040.
对于含防撕裂层的接头,中垫胶的厚度为.120。防撕 裂层放置在 STB面胶及 STZ中垫胶中间,且其边缘 不可延伸至输送带的橡胶边缘部位。防撕裂层横边与 接头两侧过渡区的距离应至少为2’’.在这种情况下,盖 胶的厚度应为:输送带盖胶的厚度加上.080.
外加防撕裂层的类型及结构应与原输送带防撕裂层相 同。
盖胶的尺寸应为:
- 输送带带宽加上 6\" - 接头长度加上10\"
对于接头较长及宽度较大的输送带,盖胶应稍厚,可 由两层或更多层的中垫胶/面胶组成。
4. 准备和放置底部放 盖胶 4.1如有必要,在硫化机下部加热板上接头所处位置放 置一个薄的金属板。将10\" - 12\"宽的压力平衡布沿过渡 区及接头边缘放置,确保其能完全盖住橡胶边缘。 然后使用硅胶纸覆盖整个接头区域。 (Fig. 24).
4.2 掀掉盖胶上STB面胶表面的绿色保护膜。然后将面 胶放置在硫化机下部加热板上。于是红色保护膜(STZ 中垫胶)即向上。
若盖胶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则应将每部分的边缘部位都 涂上(STL-RF/STL-RF4)硫化剂,等其干燥到仍有一 点点粘性,再将涂过硫化剂的盖胶边缘连接在一起,并 用滚轮将其压实,切勿包入空气。
Fig. 24
硅胶布
衬布
衬布 硅胶纸 衬布 16
4.3先将过渡区的面胶保护膜撕开约4\". 将输送带一侧带 在面胶的斜面上均匀的涂刷一层STL硫化剂。如果过渡区 尾放置在面胶上,并标记接头边缘。然后将输送带带尾 的硫化剂过于干燥,可再涂一次,待其干燥到仍有一点粘
性,再将输送带过渡区放在面胶的斜面上。用力压,并用 再次折起。并以30 o 度角斜切面胶使其与过渡区的坡面
相吻合。在进一步操作前,将钢丝绳捆在一起并用PE膜 锤子将其敲结实。 (Fig. 25).
包裹起来。
Fig. 25
.080 STZ 3/8\" STB 盖胶
4.4 其它输送带带尾过渡区与面胶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 匹配放置。(Fig. 26). Fig. 26
再次检查输送带,核查接头长度并确保两带尾的中心线在 同一条直线上。如有需要,将其调整正确。(Fig. 27). Fig. 27
17
5. 匹配和布置钢索
5.1 撕掉底部盖胶上的红色保护膜,根据接头方案画 出相应的等级线(lst 和 lp)。然后用刀尖在面胶上沿等 级线刻凹痕以进一步标记。确保在涂刷硫化剂以后, 标记仍然清晰可辨。也可通过粘贴STZ中垫胶条来标 记等级线。将干净的PE膜或类似物质放在底部盖胶 上,并在输送带延伸方向预留4\"的余量。若中垫胶的 粘度不够,可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热硫化剂。
Fig. 28
lv= lq=
lp=
接头长度 钢丝绳偏斜区域 钢丝绳尾部交错长度
lst= 最小级长
l=
s
对接钢丝绳的间距 (3 至4 x d)
d = 钢丝绳直径
18
5.2放置钢丝绳
此操作应从接头中心部位开始:
奇数根钢丝绳:
一级式接头:
第二条输送带带尾的中心钢丝绳可从输送带过渡区的斜坡面处切断。中心钢丝绳直接放置在输送带的中 心线上,将不会发生偏移变形。
输送带运行方向 输送带的中心线 及中心钢丝绳
Fig. 29
2级或多级式接头
两种情况下,应均从第一条输送带尾的中心钢丝绳开始。在多级式接头的情况下,中心钢丝绳 通常都比较长,并且做接头时应向输送带中心线平行方向偏移约D/2的距离。
输送带运行方向 输送带中心线 及中心钢丝绳
Fig. 30
第二条输送带尾同样应从中心钢丝绳开始,沿着输送带中心线另一侧的平行方向偏移约D/2的距离,
将其它钢丝绳也按钢丝绳的布置方案进行排列。
偶数根钢丝绳
在两条输送带尾,均从左侧中心钢丝绳开始沿输送带中心线交错排列。
输送带延伸方向
Fig. 31
输送带中心线 左侧中心钢丝绳
一端为奇数根,一端为偶数根: 如果两条带尾的钢丝绳的数目不等, 从奇数端的中心钢丝绳开始,将其沿输送带中心放置, 然后根据接头排列方案放置其它的钢丝绳。
输送带运行方向
输送带中心线 中心钢丝绳
Fig. 32
19
5.3 放置钢丝绳
确定了钢丝绳的排列方案后,根据标记的步级线,切割不可同时剪掉相邻的两根钢丝绳!
钢丝绳,并将其与底部面胶压结实 (Figs.4 to 7).
如果钢丝绳向输送带中心歪斜,则应在其中间部位填充更
多的中垫胶条
对接的两条钢丝绳间距应保持在钢丝绳直径的三至四
剥去STZ中垫胶条的背面保护膜,并将其放置在两条钢丝
边缘的钢丝绳应足够长
倍之间。
绳的缝隙之间。(Fig. 33).
在放置并滚压STZ中垫胶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钢丝 绳相互间的距离相等。尤其钢丝绳的丝尾部必须注意 此点,因其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将会承受很大的剪切 应力作用。
检查钢丝绳的布置方案,边缘钢丝绳至少应距过渡区10 – 15根钢丝的距离。如果布置方案上,边缘钢丝绳不长。则 可将外侧第二根钢丝绳的设置为较长的钢丝绳,并从其距 过渡区10 – 15根钢丝距离处切断。
不可切割边缘的钢丝绳! 割掉的钢丝绳至少应距输送带 边缘10 -15根钢丝的距离。
第八页有关于STZ中垫胶条的尺寸规定。
一级式接头中,每条带尾至少应切割掉一根钢丝绳。
在填充胶条的过程中,始终应注意钢丝绳是否放置得足
够平直。
其它特例:
- 当第二条带尾(奇数根)的中心钢丝绳一开始就已经被
若钢丝绳产生歪斜,则应采取如下步骤:
切割掉(para. 5.2)
钢丝绳朝接头边缘歪斜的情况下,应尽量将钢丝绳往拢 靠。同时用力拉中垫胶条,并用锤子敲打。若仍起不到 - 当第一条带尾的钢丝绳数目比第二条少一根,并且有 应有的效果,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在第二条输送带头上 一条钢丝绳在接头的两端都被切割掉 剪掉一根钢丝绳,或者在另一根输送带头上,再剪掉一 . 根钢丝绳。 在多级式接头中,对钢丝作相关调整的机率更大。
STZ STB
Fig. 33 STZ 中垫胶条 20
如有必要,切掉一根或多根钢丝以解决其排列问题。
如果接头边缘有充足的空间,可继续填充一至二层STZ 中垫胶条,并将其压结实。
最后一根钢丝绳放好后,接头边缘部位应仍留有充足区 域以填充橡胶。
Fig. 34
5.4所有的钢丝绳均已布置完毕后,使用粉线标记接头边缘, 并修剪掉多余的橡胶。 在底部盖胶的边缘部位及多余的STB 面胶上涂刷一层热硫化剂(STL-RF / STL-RF4)。等待其干燥 ,直至仍有一点点粘性(用指背测试)。若硫化剂过于干燥, 可再涂一次。
使用多余的STB面胶填充输送带边缘部位至与钢丝绳的上表面 齐平。
接头区的宽度应比输送带的标准宽度更大。多余的橡胶可随上 部面胶一起修割掉。 (Fig. 34).
5.5 用注胶枪或手动填充接头区域剩余的接缝及所有小的空洞。
21
6. 放置顶部盖胶
6.1 在接头过渡区的斜坡面上以及边缘填充橡胶部位涂刷 6.3在放置盖胶时,应避免压入空气。撕掉面胶背面的绿 一层厚厚的STL热硫化剂,并等待其彻底干燥。 色保护膜。
6.2 在粘贴上表面盖胶及边缘橡胶时,按如下步骤操作: 将盖胶覆盖在接头表面,并压实,注意从中心向四周(或
- 检查面胶的厚度 沿对接钢丝绳方向)用力仔细滚压。可使用橡胶锤将其敲 - 如有必要,将加热板预热至40oC 打结实。(Fig. 35). - 从边缘撕去中垫胶条背面的红色保护膜 若盖胶内部包入了空气,可在其表面割开4\" - 6\" 的裂口 如有必要,在中垫胶上再涂一次STL热硫化剂。若盖胶是
,直至贯穿到钢丝部位,然后将空气放出。若接头含防撕
由几部分组成,则应在边缘也涂上一层STL热硫化剂。
裂层,则不可用此方法。
Fig. 35
6.4 使用偏口刀,割掉过渡区多余的橡胶。 用粉线标记出接头的边缘,并用长的橡胶刀 进行修整。(Fig. 36). 也可使用REMA白色胶片 作标记。(第25页 8.3)
Fig. 36
6.5 再次使用粉线检查输送带两带尾的中心线是否重合。 如有偏离,仍然可以纠正过来。最终的中心的校正对于 输送带平直的正常运转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Fig. 37).
Fig. 37 22
7. 硫化接头
7.1 将 8\" - 10\" 宽的压力平衡垫放置在盖胶过渡区部位, 7.2 将上部加热板装好,然后将上部横梁与下部横梁对齐
放置。上部加热板放好后,其两端至少应比输送带接头两 并将下部裙边条折起以包住橡胶边缘。(Fig. 24 ).
使用硅胶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适当修整接头的两端。 端长出8\" ,两侧比输送带两侧都宽 3\" . 且应完全覆盖
住
然后,在接头两侧夹上两根边缘定形条,并使用夹具将其 边缘条。 接头记录中应包含有加
热板的结构图。
与输送带夹紧。边缘条至少应比输送带薄1/16\" (Fig. 38).
Fig. 38
放置加热板及横梁时,确保加热板横向接缝上 有横梁支撑,并且第一根及最后一根横梁位于 接头区域以外。然后,装上压力螺栓并将其拧 紧。同一根横梁上的两个螺栓应同时拧紧。使 用楔子将边缘条固定住。(Fig. 39).
Fig. 39 23
8. 完成接头工艺头
7.3参照说明书,连接好硫化机的电源及压力系统。施
加的压力应至少应为180PSI(12bar) 8.1去除硫化压力板,衬布,亚麻布或硅胶纸并检查
接头。检查硫化效果如何(例如多孔或浮泡缺陷,弹 7.4 加热的同时,加压,注意各加热板的温度,加热板 性,厚度和硬度等)。 间的温度差不得超过+/- 5oF (10oC ) 。如有更大的偏差 应记录下来。
7.5 待加热板的温度均已达到100oC至110oC 的范围之
8.2裁剪边缘,去除多余物质,做好必需的外观调整。
间,将其保持在此温度范围最长约五分钟。温度达到110 8.3 接头可使用以下方式进行标记 (DIN 22129)
REMA TIP TOP 橡胶切割机
则断开电源,降到100度则接上电源。橡胶在此温度范围
REMA TIP TOP 烙铁 具有最优异的流动性能。
REMA 白色标记胶片
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值额
!
接头标记示范: 1/4/98 RTT 14 8
7.6 持续升温,当所有加热板的温度均已达145oC时,
1/4/98 RTT 14 硫化才正式开始。硫化时间取决于输送带的厚度, 使用REMA TIP TOP产品,每1/32\"的厚度加热3分钟,最
短加热时间不得小于30
接头日期
(日/月/年)
7.7温度达到148℃时,请切断电源。温度降到145℃时, 01.04.98
请再连接好电源。重复此操作,直到完成硫化。如果需
要,在放加热板前,请先放薄的金属片。
服务商
REMA TIP TOP
7.8当硫化完成后,需等到加热板冷却至60℃,才能释放 接头编号 压力。 No. 14
硫化商 ID 缩写
8.4等到输送带冷却至常温时,才能重新投入运行。
8.5最后,请完成接头记录单。在接头操作中,所有出 现的非常规事件都应当被记录。记录单应当有合同方 主管的签名以及操作方的连署签名。
24 8
VII. 调查问卷
蒂普拓普钢索输送带接头修理材料
请完成调查问卷,并同您的询价单或订单一起发出。 为了确保提供正确的接头用品,下列详细信息请您提供:
......................................................
输送带制造商
ST ................................................
输送带规格(DIN)
......................................................
橡胶成分/级别
.................................................
钢索直径
.................................................
钢索间距
.................................................
输送带宽度
................................................. 上盖胶厚度
.................................................
下盖胶厚度
.................................................
特定接头长度
长方形 菱形(22°\攨9X
接头几何形状
横向
承载面 运行面
.............................................................. ........................................................... ................................. 公司名称 地址 日期
签名
25
VIII. 蒂普拓普接头项目记录单
1. 工作信息
客户名称: ................................... 主管: ................................. 日期/时间: ..................................
联系人姓名: .................................. 工卡号码.: ................................
职员姓名: .................................................................................................. 工作内容: ...............................................................................................
特殊说明: ...................................................................................................................................................
.....................................................................................................................................................................................
2. 工作现场信息
现场条件: ........................................... 交通情况: .................................................................................... 天气: .....................................................温度: .................oF/oC
湿度: ......................%
到达/离开时间.: ...................../..................... 相关报告: .....................................................................................
输送带隔离/固定情况: ................................ 等待时间: ....................................................................................
3. 输送带相关信息
输送带制造信息: ....................................... 输送带类型:.................................. 输送带长度: ................................ 盖胶厚度: 下盖胶: ...............
上盖胶: .............................
橡胶级别: ............................................ 输送带状况: ......................................................................... 接头长度: .......................................... 级长: ..........................
□手动钢丝绳剥头 □RTT钢丝绳剥头机 □槽开钢丝刷打磨工具
厚度
左侧
右侧
头部终端(第一条带终端)
尾部终端(第二条带终端)
..............
................
..............
1 ......... .........
2 ......... .........
................
校正排列:
第一条带终端宽度 (头部终端)
第二条带终端宽度 (尾部终端)
3 ......... .........
4. 使用材料
接头产品 生产日期
STL STB STZ
STZ条
有效期
26
5. 硫化过程 硫化机:
制造商: ................. □ 液压 压力系统:
□菱形 (22o) 加热板:
横梁数目: ...................................... 边缘条厚度: ...................................... 预热时时间 (至145oC) 开始时间: ............小时
型号: ........................................... □ 水 □ 机械 □ 矩形
硫化时间: ................mins 到达时间: ...............小时
硫化时间 加热板编号 10分钟 20 分钟 30 分钟 40 分钟 50 分钟 60 分钟 70 分钟 80 分钟 90 分钟 100 分钟 110 分钟 120 分钟 温度 (oC)
2
仪表2
压力 (PSI)
1 3 4 5 6 仪表1
冷却时间 (至60oC) 开始时间: .......
6. 最终质量控制
到达时间: ........ h
校正对齐:
边缘裁剪:
正确 是 偏离中心...........................inchs 否
橡胶硬度 (Shore A): 上盖胶:.............................下盖胶: ........................................
上下盖胶表面外观: .......................... 接头标记: ......................................
交班负责人签名: ..........................................................日期: .....................................................
7. 顾客满意度调查
很好 较好 一般
工作组织 安全规章
工作表现/ 技能 工具和设备 工作团体素质
工作结果 /清洁度 工作准时情况
观察情况: ............................................................................................................................................. ................................................................................................................................................................... 日期: ...............................现场负责人 .............................................签名: ......................................
27
经销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