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荀子传

荀子传

来源:意榕旅游网


《荀子传》读后感

说实话,对于荀子其人我知之甚少,仅仅只是知道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至于思想也仅限于“知天命而用之”这句话。至于其他,了解的就相当少了!

但我对春秋战国,尤其是那个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却是神往已久。但是由于种种缘故,对这些人的了解似乎仅限于书本之内。至于其中细枝末节就不甚清楚了。

《荀子传》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他们生平及思想的传记。其实我不太喜欢看人物传记,与其相比,读其著作似乎更能深刻的理解其人。尤其是文学家和思想家。

但荀子留下的著作委实太少,而且直接读其原著对我这个文言功底稍差的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索性也就选择了读其传记这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不过,此书倒还不错!不仅文辞优美流畅、故事生动,而且还基本符合史实。对于荀子性格的把握尤其到位,对于思想的阐释也合情合理。

此书从荀子到稷下担任祭酒述起,荀子一出场就显得与众不同,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实无论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人性善,是要劝人“本性为善”,为人处事务须保持自己原有的节操,切勿沾染恶习,自甘堕落;而人性恶则是告诉人“本性为恶”,以后定要重视后天努力,努力改变自己,要向圣贤看齐,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但在当时,尤其是儒家“亚圣”孟子已提出“人性善”的情况下,要提出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还是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的!

荀子一亮相便以他无畏的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犀利的观点更是给我不小的

震撼——整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定然难有所成。若想成就一番事业,非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可!

劝告齐王解救邯郸之围更是其中的精彩片段。荀子从齐国的长远大计出发,向齐王深刻论述了解赵之围的利与弊。整篇论述, 大气滂沱,言辞缜密,情真意切,可谓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但无奈朝中多小人,而且太后掌权,少主年弱,荀子的意见虽中肯,但还是被排斥了!

失望的荀子不得不离开赵国,重新寻找能施展才华的地方。这时正好春申君有请,他便来到了楚国。但来到楚国的荀子并非为了贪图荣华,也不是想留在郢都为楚王和春申君出谋划策,简单提些谏言,过一种名高位显而又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理想是能将自己的追求付诸实践,造福百姓,实现其毕生的心愿。

所以,一来到楚国他便请求楚王能将一块地方交给他管理。楚王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得到楚王的答复以后,他便星夜赶赴兰陵赴任,其对百姓的热忱,对自己理想的追求,由此可见一斑。

但兰陵现状却令他大吃一惊,饿殍遍野,纵能见到活人也是面黄肌瘦。一问才知原来兰陵大旱三年,滴雨未下。荀子的心痛了。所以,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虽未得到楚王应允,但他认为百姓为大,更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纵然丢官罢职也是值得的。

其后,他大胆破除陋习陈规,移风易俗,使整个兰陵的风气为之大变,面对种种阻挠,荀子毫不胆怯,坦然面对。其非凡的勇气和魄力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

但他所做的一切非但未给他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使他处处遭小人暗算。失望的荀子不得不离开楚国,另寻他途。

金子永远是金子,无论到哪里都无法掩盖他的光芒。荀子在赵国“论兵馆”为赵国将帅讲述为将之道。为将只有做到“六术”,“五权”,“三至”方能成大业,做大事。也就是说若想百战百胜,光有冲锋陷阵的本领还不够,还必须从军纪、士气、地利、天时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唯有如此方能用兵如神,天下无敌。

但长平之战似乎已经打掉了赵国的勇气和信心。所以面对秦国的蛮横无理要求,赵国竟答应了。荀子一看,赵国如此这般,迟早是秦国的囊中之物,自己待在这里更加难以施展抱负。这时正好,春申君再次派人来请。他不得不带着一脸失望离开了赵国。

所幸这次春申君答应了他的一切要求。他便又回到兰陵,在那里兢兢业业,造福百姓。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为政十余载,百姓安居乐业,安康幸福。

本书虽文字略显朴实,但各个事件的衔接却丝丝入扣,自然流畅,合情合理。尤其是将荀子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可谓是不可多得之佳作!

姓名:许丽鹏

学号:0301080115

班级:历史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