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唐代边塞诗的发展

浅析唐代边塞诗的发展

来源:意榕旅游网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o 2009年第l3期 浅析唐代边塞诗的发展 柯丽萍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唐朝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对我国五千年的渊源文化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我国整个文学史来看. 唐代诗歌占有着毋庸置疑的特殊地位,其中边塞诗作为杰出的诗歌流派,在唐代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唐代;边塞;战争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按照其国势兴衰可 大战士英勇抗敌的精神,揭露了汉族和外族、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将军 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而唐代边塞诗作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支 与士卒之问的矛盾,反映了进步文人重振国威的理想和各族人民渴望 奇葩,它的繁荣‘j成就也有其生成的自然条件,首先唐代国家强盛、边 和平的心愿。 功卓著、民族和同等社会原因使得边塞诗有一个宽阔的发展空间,其 高适是盛唐诗人中的达者。较之其它诗人,他有着比较实际的清 次前代郡戎诗歌在题材领域、艺术手法方面的经验积累让唐代边塞诗 平之治的理想,这种满怀理想而又关心现实的思想性格同样体现在他 在发展上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唐代战事较多,诗人非常关 的边塞诗里。同时他的一部份边塞诗采用七言歌行.既保留了初唐歌 注唐朝对外的民族战争。 行内容丰富复杂的长处,又除去其堆砌繁芜的弊病。气势沉雄,音调流 初唐时期,广大诗人在畅仰文秀武治的贞观之治同时,大力革新 畅。还有一些描写边塞生活的绝句,优美高远,如《塞上听吹笛》: 齐梁绮靡诗风,胸怀并吞四海之壮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因此这个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 时期的诗人笔下已抒写伟大怀抱,成就壮美的文学,如初唐四杰的铿 关山。 锵文字: 而另一位著名的诗人岑参。他的边塞诗热情洋溢,笔力雄健而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玄抱汉月, 有英雄气概。他的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军。——骆宾王《从军行》; 第一,以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了塞外行军征战,送别等各种生活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评。牙璋辞风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 情境,富有浪漫的奇情异彩,创造了主题专一的边塞歌行。如《封大夫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破播仙凯歌》: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翠羽装剑鞘,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 黄金饰马缨。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卢照邻《刘生》; 师功。 他们的诗竹 都表达了渴望保国戍边、建功立业的意愿。“宁为百夫 日落辕门鼓角呜,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 长.胜作一书生”清晰地描绘出唐代诗人“儒”、“侠”兼有的独特本质。 照营。 而在初唐诗人【11.作为唐代文学革命先锋的陈子昂,更是将初唐诗人 第二.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了塞外辽阔壮丽的景 壮志满怀的雄心展露无遗,使后人见到了这些有着极强民族意识的诗 色,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为边塞 诗开拓了新奇多彩的艺术境界。 作名篇: 第三。他突破了边塞诗向来只代人思妇诉说离情的传统.转为直  单马岂邀功。孤剑将何托,长谣塞上风。——陈子昂《东征答朝臣相 诉自己的边愁,流露了为国立功和怀土思亲的矛盾心情。送》 总而言之,渴求立功和思乡厌战的情绪杂糅在岑参的诗歌里.同 岑参远远超过高适。而在反映现 盛唐开元火宝年间,边塞已成为人们共同注意的题材,这是由于 时从反映边塞生活的广阔多样而言,当时一般有雄心壮志的文人,大多向往边塞军旅生活,希望有所作为。 实的深度方面.则稍逊于高适。诗风磊落奇俊,富有雄奇瑰丽的浪漫色 平生白云意,疲茶愧为雄。君王谬殊宠,旌节此从戎。按绳当系虏, 比起之前的边塞诗来,盛唐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广。在艺术上,盛唐边塞 彩,代表着盛唐边塞诗的最高成就。尽管不乏离愁别恨的抒写,却仍能  诗形成了悲壮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开朗的意境。就连一向反战的诗人杜 保持其雄浑开朗的意境,这也是盛唐是的共同点。中唐以后,伴随着安史之乱,唐朝逐渐衰落。藩镇割据,宦官把权 少陵也曾写过这样慷慨激烈的诗作: 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 以致民不聊生,到了晚唐时期,更是诗坛颓废,堕落直至不可救药,虽 也出现了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但他们的悲愤全部被暮气 羊群。——《喜闻盗贼总退口号》 又如盛唐诗坛上一位有独创性的优秀诗人王昌龄,在他的边塞诗 所吞噬。这时的诗坛没有继承初唐、盛唐诗人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 中,往往交织着乘时而起的理想和对现实的冷峻批评。他擅长从军旅 慨的民族诗歌.在千百万人民流离失所及国家危机存亡的时候,他们 生活中提炼出最典型的情景,将现实的感受和历史的回顾结合起来, 仍在“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完全失掉了诗人的人格。 唐代的边塞诗在初唐、盛唐诗人写来是“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 创造深邃高远的意境。他的《出塞》诗曾被唐人推为七绝压卷之作:“秦 时明月汉时关。厅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论。”、“丈夫誓许国,愤惋何复有!”而在晚唐诗人写来则是”今El逢君 这首诗以明月tj关塞作为历史的见证,从战争的残酷中提炼出人民愿 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可叹,盛唐悲亢壮情的边塞诗由此走人历 望和平和爱国的热情,为盛唐边塞诗奏出了雄浑壮美的主旋律。 史的尘封中。 当然也有1 少诗人在历经边塞战争之后,从中明白领悟了一个真 理,统治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本质在于掠夺。李欣的《古从军行》正是盛 唐边塞诗中思想最深刻的一篇: 【参考文献】 [1]西北师范学院学报.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 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 [2]应晓琴.唐代边塞诗综论[D1.南京师范大学,2004. 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 [3]阎福玲.汉唐边塞诗主题研究[双双落。闻道5f=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 桃入汉家。 [4]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04. 作者简介:柯丽萍,青海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生。 虽然唐代统治者发动过一些不义战争,但大多数战争是防御性 的.正义的,所以绝大多数诗人仍是歌颂这样的民族战争。如有“诗仙” 之称的大诗人擘白就曾写过表现这种英雄气概的名篇《从军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 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在边塞诗的写作方面,高适、岑参的成就最高,他们的诗歌颂了广 [责任编辑:张新雷] 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