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系统概述:
CTC系统概述:
调度集中是调度中心(调度员)对某一区段内的信号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对列车运行直接指挥、管理的技术装备。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
1.1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技术装备,是现代铁路综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铁路的新型运输组织形式。必须与我国铁路路情紧密结合,做到以 DMIS 为平台,以调度中心为核心,以行车指挥自动化为目标,实现铁路运输指挥的现代化。
1.2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采用计算机分布式网络控制技术、信息化处理技术,将列车运行调整计划下传到各个车站自律机中自主自动执行;在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基础上,解决列车作业与调车作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冲突,实现列车和调车作业的统一控制。
1.3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在信号设备控制与行车指挥方式上仅设有分散自律控制与非常站控两种模式。系统分散自律控制时,只有控制指令不同来源,没有中心与车站控制权的转换;非常站控为车站人工控制方式,中心不具备直接控制权,系统完好时应具备 DMIS 功能。
1.4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适用不同牵引动力、运行速度、运量、线路类型的区段与枢纽地区,可实现不办理客货运业务、调车作业量较小、列车和调车进路由调度中心远程
控制的车站行车岗位无人化(简称无人车站,下同)。
1.5 本技术条件(暂行)规定了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以下简称调度集中或系统)的基本原则、基本功能、系统构成和技术要求,可作为系统研制、工程设计的依据,运营和维修部门也应参照执行。
CTC系统介绍:
调度集中对车站实行分散自律控制时 , 联锁关系仍由车站联锁设备保证 . 实现各种功能时,应保证既有联锁关系的完整性。
调度集中与车站联锁的接口,应按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分类,采用统一标准。接口应不影响车站联锁的安全性。
系统所需现场信联闭设备信息均应从车站联锁设备以及 DMIS 系统获得。对 DMIS系统未包含的信息,由调度集中扩充解决。
实施调度集中的必要条件是车站具备集中联锁(继电联锁和计算机联锁)、区间具备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
调度集中不改变既有联锁场间(含独立车场、独立调车区、无联锁区)的联锁照查条件。调度集中在排列相关进路时,也必须接受这些条件的约束,相应操作通过调度中心或车站车务终端办理。
调度集中应将统一调度区段内、同一联锁控制范围内所有车站(车场、线路所)的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纳入控制范围。单独设立的调车场、编组场控制设备原则上不纳入调
度集中控制范围。
调度集中的控制信息依据不同处理阶段分为计划、指令和命令三个层次。计划使之形成指令队列前处理阶段的信息;指令是指车产自律机存储的进路信息;命令是指车站自律机输出的进路操作信息。
一个分局(未设分局的为局)原则上设置一个调度中心子系统,一个调度中心子系统可控制若干个调度区段。相邻分局 ( 未设分局的为局 ) 系统之间按 DMIS 方式交换信息 ( 包含分属两个调度集中区段的相邻车站、相邻分接口车站)。
系统应采用冗余技术、可靠性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对于车站自律机还应采用故障 — 安全技术。
系统采用 DMIS 统一时钟标准。
系统网络设备 IP 地址按 DMIS 组网技术要求执行。
为保证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应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
通信系统是分散自律调度集中正常运用的重要基础,应满足分散自律调度集中对语音、数据通信的功能要求。
调度元、司机、车站值班员之间必须具有良好可靠的语音通信。
调度命令(含许可证)、接车进路预告信息、调车请求、信息回执等信息发送功能。
有关 GSM-R 条件下的通信系统功能另行规定。
调度集中区段的专用调车机车应配套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装置。
为保证调度集中的良好运用,应同步制定调度集中条件下的行车和调车作业管理办法以及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控制模式
调度集中有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和非常站控模式。分散自律控制的基本模式是用列车运行调整计划自动控制列车运行进路,同时在分散自律条件下调度中心具备人工办理列车、调车进路、车站具备人工办理调车进路的功能;非常站控模式是指当调度几种设备故障、发生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或设备天窗维修,施工需要时,脱离系统控制转为车站传统人工控制的模式。
系统应保证在分散自律控制模式下,原车站联锁控制台不起作用;在非常站控模式下,系统车务终端不起作用。
分散自律控制模式与非常站控模式的转换。
控制模式的转换由车站值班员(或应急值班员)在车站进行控制操作。系统对控制模式转换操作应有明确记录。
非常站控按钮(或开关)采用带计数器的非自复式铅封按钮或开关。正常状态为分散自律控制模式,破封按下(或转换)为非常站控模式。
系统在模式转换时不应影响已办理的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并防止形成预排进路。
分散自律控制模式转向非常站控模式不检查任何条件,但应向调度员进行提示报警。
非常站控模式转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系统应检查以下条件:
·分散自律系统设备正常;
·非常站控模式下没有正在执行的按钮操作。
在上述条件满足时,系统应给出“允许转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的表示,方允许转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否则操作无效。
调度集中的控制模式状态应有明确的表示。在非常站控按钮(或开关)处以及车务终端上应设置状态表示灯::
·红灯:非常站控制模式
·绿灯:分散自律控制模式
·黄灯:允许转回分散自律控制模式
CTC与TDCS、DMIS区别
TDCS是铁路调度指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调度指挥信息的记录、分析、车次号校核、自动报点、正晚点统计、运行图自动绘制、调度命令及计划的下达、行车日志自动
生成等功能,换句话说就是原来行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需要用笔记下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由TDCS自动完成。
CTC是分散自律式调度集中系统,除了完成TDCS的全部功能外,还可以完成管内车站信号设备的操控功能,也就是说原来车站值班员要动手的工作也可以由CTC来完成,分为集中控制和非常站控两种模式。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一 TDCS概念
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TDCS以行车调度指挥为核心,服务于铁路运输生产各部门
TDCS是铁路运输指挥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
二 TDCS体系结构
1 TDCS系统目标
• 实现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管理现代化
• 提高运输效率
• 协调分界口交接工作
• 改善调度员及车站值班员工作条件
• 建立客货服务信息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 为铁道部指挥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2 TDCS系统特点
• 调度办公----无纸化
• 流程管理----程序化
• 安全检测----智能化
• 信息交换----网络化
• 计划调整----自动化
• 调度指挥----无声化
• 调度控制----集中化
3 TDCS主要功能
• TDCS功能非常丰富,已经参与了制订列车运行计划、列车运行自动采点、自动绘制实际运行图、阶段计划自动调整、阶段计划和调度命令向车站/机车下达、自动生
成车站行车日志、无线车次号较核等调度工作全过程。
4 TDCS体系结构
• 中心逻辑处理子系统
• 调度终端子系统
• 车站子系统
• 网络子系统
• 外围接口子系统
• 列车运行信息的宏观监视
三 调度终端子系统
1 调度终端类型
• 行调台
– 单调度区段管理
• 计划员台
– 编制基本图、调阅各区段运行图
• 值班主任台
– 查询各区段运行图、查看各区段调监显示
• 机调、货调台
– 查看相应区段的调监显示
2 调度终端子系统功能
• 站场图调监显示
• 运行图显示
• 阶段计划编制、调整
• 调度命令编制、查询、下达
• 阶段记事编制、下达
• 车站运用车信息查询
• 列车速报(编组简报)查询
3 调度终端系统组成
• 调监显示子系统
• 运行图子系统
• 调度命令管理子系统
• 车站信息管理子系统
• 打印子系统
4 调监显示系统功能
• 支持区段、单站、多站三种模式显示各车站的实际站场情况
– 信号状态(进站、出站、调车、区间)
– 列车进路状态(股道、道岔)
– 区间状态
• 车次号输入、修改、删除
• 车次早晚点显示
• 站场图回放
5 调监显示系统原理
• 信息来源
– 静态:站场元素组成以及各元素的位置、大小
– 动态:站场元素的状态编码
• 信息解析模块
– 根据静态与动态信息解析得到站场元素的实时状态
• 显示模块
– 将实时状态以直观的图形方式绘制在计算机屏幕上
6 运行图系统功能
• 显示当前班次的实际运行图
• 阶段计划编制、下达
• 阶段计划调整(自动、人工)
• 修改编辑实际运行图
• 调阅基本图
• 绘制图形、文字注解
7 调度命令系统功能
• 调度命令编制、存储、下达
• 无线调度命令编制、存储、下达
• 接收调度命令的签收回执
• 历史调度命令查询
• 调度命令模板编辑
• 常用调度词汇管理
8 调度命令系统原理
• 调度命令存储
– 使用高性能大容量的机器,保存所有调度终端的调度命令
• 调度命令编制、查询
– 与上述的存储机器交互调度命令数据
• 调度命令下达
– 通过中心逻辑子系统转发,最终下达到车站子系统
– 车站子系统的签收回执也通过转发回到调度命令管理系统
9 打印字系统内容
• 打印设备:高性能绘图仪
• 打印内容:列车运行图(基本图,实际图)
四 车站子系统
1 车站子系统功能
• 接收调度员下发的阶段计划、调度命令
• 向调度台上报列车运行实际点
• 采集站场设备状态
• 显示本站与邻站站场调监画面
2 车站子系统组成
• 车务终端子系统
• 车站分机子系统
• 站场设备状态采集系统
• 外围接口
– 无线调度命令接口
– 无线车次号接口
– 微机监测接口
– 列控中心接口
3 车务终端功能
• 站间透明功能
– 显示本站与邻站站场调监画面
– 显示本站与邻站车次跟踪情况
• 调度应用功能
– 接收、签收阶段计划、调度命令、阶段记事
– 行车日志自动生成、人工编辑
– 编辑车站站存车信息,并发送至调度中心
– 编辑与查询列车编组信息
4 站间透明实现及实现方式比较
a 分散模式
• 本站车务终端与本站分机以及所有邻站分机分别建立连接
• 站间透明功能所需的站场设备状态分别从各站的车站分机获取
• 车务终端中有独立的调监表示处理模块
b 集中模式
• 车务终端仅与中心通信服务器建立连接
• 站间透明功能所需的站场设备状态均从中心逻辑子系统获取
• 车务终端只有显示模块,没有独立的调监表示处理模块
4 行车日志实现原理
• 行车日志主要内容
– 阶段计划中列车的图定点、计划点
– 列车实际运行点
• 行车日志自动生成
– 根据阶段计划填写图定点、计划点
– 列车运行中,根据系统自动报点将计划点更新为实际点
• 行车日志人工管理
– 值班员可人工编辑行车日志
5 车站分机功能
• 站场设备状态采集
– 6502车站:采集信号联锁设备的状态
– 微机联锁车站:接收联锁系统发来的设备状态信息
五 中心逻辑处里子系统
1 中心逻辑处理系统结构
2 中心逻辑处里子系统功能
• 管理与所有车站子系统和调度终端子系统的通信
• 阶段计划存储管理与调整
• 调度命令、车站信息存储管理与转发
• 调监表示处理逻辑
• 车次自动跟踪
• 自动采集列车运行到发、通过点
六 网络子系统
1 网络子系统功能
a提供TDCS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b 为各调度终端和中心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提供高速通信通道
一般使用千兆以太网,双网结构
c 为各车站子系统之间,以及车站与中心间提供高速通道
2 网络子系统中的设备
• 路由器
• 协议转换器
• Cable Modem(基带猫)
• 交换机
• Hub(集线器)
3 网络拓扑结构 - 中心局域网
双以太网结构,避免但交换机故障引起网络瘫痪
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 中国铁道论坛(http://bbs.railcn.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