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社会领域教育目标

来源:意榕旅游网


社会领域教育目标

儿童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一)人际交往

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

3~4岁

1.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 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4~5岁

1.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 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5~6岁

1.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 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 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教育建议:

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

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

1. 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2.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4~5岁

1. 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2. 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4. 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不欺负弱小。

5~6岁

1.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2.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 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5. 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