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爱空巢老人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从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迫切需要,同时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拓宽社会援助渠道,维护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人员的生存、发展和参与的社会环境,营造全村乃至全乡关爱各村村留守人员的良好氛围。

二、行动主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乡范围内留守人员档案。 2、加强学校管理,开展针对留守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咨询活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

3、充分发挥志愿者和关工委组织的职能及优势,一是协助学校,定期相互交流孩子学习、生活情况,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留守孩子家长定期联系制,对孩子成长情况保持沟通;二是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做好结对学生的“义务家长”;三经常走进“留守孩子”中间,以家庭般亲情关爱他们,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

4、对特困留守人员实施社会救助。

三、行动内容

1.生活照料。根据留守人员具体情况开展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如对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帮助做饭、打扫卫生、陪同就医等服务;对生活半自理的老人,提供三天一次上门服务、急事随叫随到等志愿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留守人员,除提供必要生活照料志愿服务外,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倡导慈善援助和社会捐助等服务。

2.心理抚慰。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为精神寂寞、特别是有心理疾患的留守人员提供心理抚慰志愿服务,采取电话问候、上门慰问、陪聊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3.应急救助。根据本地空巢老人的具体情况,如空巢老人分布情况、高龄空巢老人规模、平常应急救助情况等,设立热线电话,及时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应急救助志愿服务。 4.健康保健。定期开展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建立社区留守人员健康状况信息档案(如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体检情况等),依托各村小组农村合作医疗所,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义诊和保健咨询志愿服务。

5.法律援助。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定期或不定期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为有法律纠纷的留守人员提供司法援助。

四、行动方式

以“定向结对”为主要服务方式。根据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开展“关爱行动”。活动中突出重点,优先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关爱志愿服务。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2.制定志愿服务工作规范,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关爱行动”,重在“关爱”,而不是“赡养”。志愿服务有其特定的内涵即志愿者无偿为服务对象提供时间、技能和爱心。

3.加强资助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全乡将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按照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内容,制定统一的志愿者资助基本标准,建立资助志愿者管理办法,做到账目明

细、使用合理、管理规范,确保资助资金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推动“关爱行动”持续健康发展。

4.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梁俊文

2014年4月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