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之下,BIM技术应时而生,其具有的多种功能,有利于降低建筑设计风险,同时提高了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后续施工平稳进行。具体而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的空间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通风设计以及整个工程造价的应用中,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包括施工图纸优化、施工专业协调,降低建筑施工风险以及成本。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应用;推广策略 引言
在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为此就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其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实际的设计中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制定出有效的技术应用标准,加强控制建筑信息模型市场,不断完善行业法律规范,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使用与经济价值,带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进行分析。
1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它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集中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BIM不再像CAD一样只是一款软件,而是一种管理手段,是实现建筑业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2BIM技术的功能
2.1可视化
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只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完整的整合,之后录入到BIM平台中,就可以构建非常直观性的建筑模型,从而使得设计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和方便地看到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关键的环节,能够最大程度的展现自身的设计。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还有助于实现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有机协调,在传达信息方面是非常便捷的,从而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设计职责以及设计重点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内容进行深一步的探究以及探讨,从而确定非常精准性和科学性的设计方案。
2.2协调性
BIM技术的协调性功能是比较突出的,首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现部门之间工作人员的有效交流,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以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入手实现有效的沟通以及交流,保证建筑设计效率的有效提高。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空间设置和其他布置方面实现统一协调的效果,从整体性的角度对整个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的布局以及优化,使得建筑设计规划能够更加科学,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和要求。
3BIM技术于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三维模拟优化设计方案
对于城市重点建筑工程,BIM技术可以综合分析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建筑和交通系统关系,有利于精准地确定建筑的位置,使其和整个城市规划完全融合,避免后续改动造成的成本激增。而对于比较特殊的建筑,如高架桥、跨河大桥等,通过BIM技术可以对河水流速、风速等进行模拟,从而保证建筑设计有全面参数系统,提升设计的安全水平。而对于建筑设计本身而言,BIM技术主要是在平面图的基础上建立三维虚拟建筑模型,观察其中主体当中每个构件的科学性,便于设计师找出其中不合理构件,并进行设计调整。这样可以避免后续施工过程出现变更,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2协同化设计方面
近年来在社会持续发展之下,我国建筑工程数量日益增多,且具广泛性、结构多元化的特点,促使建筑设计难度加大,在此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设计,而应用BIM技术就是基于协同作业的优势,对建筑主体进行有效模拟,并且将其放入到技术平台上实施更为科学高效的操作与活动,进一步提升信息资料的协调性,使得建筑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现代建筑设计更为合理,避免设计出现失误,提升每一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使得其适应于现代化的建筑管线布置。
3.3BIM技术的仿真技术应用
与传统建筑技术相比,BIM技术可完成建筑结构的参数化处理,设计结果更具合理性,有效结合了计算机仿真功能。相关设计人员在建筑物设计完成后,借助仿真技术进行分析、检验,保证建筑物的受力、协调性等满足实际要求,从功能方面分析具有可行性。最低标准是使用环节中,不可出现结构隐患,此外,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经济性要求。设计中,除了要考虑日常使用情况,还要充分考虑突发情况的处理,如地震、外物冲击等带来的影响,确保建筑物可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作用,有效保障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设计环节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灵活应用BIM技术进行演练,将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力学原理、受力效果等,如设计中,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便可经由仿真处理得到最终结果。
3.4效果图和动画的展示
从整体上看,在建筑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并且对于一些大型建筑设计来说,需要面对的难题和困扰是比较多的,这给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难题,为了使建筑设计能够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特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发挥BIM技术的优势来开展日常的设计工作,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利用BIM软件的建模技术和动画技术,将二维建筑设计进行形象化的展示,并且结合实际建筑设计的需求以及要求,将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形象,这样一来即使是非专业的人员也可以在BIM模型中了解建筑设计的要点以及重点,方便在建筑设计中进行有效的探讨,减少在后续施工中出现返工问题的发生。另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自身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发生一定改变的话,那么可以在以往
BIM技术模型中进行有效的修改,整个耗费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在修改完成之后,最终的效果图和动画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更新,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了解建筑设计的主要思路。
4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
未来应加强BIM技术与建筑文化的有效融合,在历史建筑模型的构建中,BIM技术可同时完成分析、保存历史建筑形态的任务。结合辅助资料,相关人员可快速构建1:1仿真建筑模型系统,借助这一系统可直观的进行建筑语言方面的表达,从而表明历史建筑的演变。相关人员可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材质、环境、结构等信息,从深层次角度出发,还可了解历史建筑的设计美感、文化美感和精神内核。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包括了建筑物的许多信息,主要是通过输入建筑信息方式完成建模任务,促使不同专业间信息与资源得以共享,实现合同合作,提升劳动效率的目的,这也表现出BIM技术生产能力强大。此外,为了确保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得以更为全面的应用,需要采取一些可行的策略加强推广,带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刘薇.BIM在国内建筑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9):20-23.
[2]朱光旭.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0,(06):97-99.
[3]袁博.BIM技术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32):134-1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