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 二.课前必须“吃透幼儿”。
三.简单、实用、安全、卫生的教学准备。 四.巧妙有效的指导策略,激发师幼互动。 关键词:
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感知经验幼儿教学准备 师幼互动
几年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总结,我认为,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情感的体验;既要注重教师的教法,又要注重幼儿的学法,才能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丰富幼儿感性经验,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小班的一节社会活动《食物变变变》前,我先请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经过蒸、烤、炸膨胀变大的食物,经过孩子们和家长的一番努力,孩子们带来了许多食物,有面包、油条、炸过的粉条、虾条、蒸熟的大米、红豆、爆米花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先进行了充分的经验交流,了解了更多受热膨胀的食物,有的孩子还将制作的过程讲得一清二楚,因为这是他亲手操作的,亲眼看到的,有了这些感性经验,教师才能帮助幼儿梳理、归纳、进一步的提升,孩子们受益匪浅,真正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课前必须“吃透幼儿”,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许多教师习惯将备课的重点放在教材上,因为他们认为,要保证课的有效性,必须先“吃透教材”,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显然是在“教书”。而追求对幼儿有意义的教学,教师就必须先“吃透幼儿”,备课的重点就放在“备孩子”上,具体地说,就是把准备教幼儿学的有关材料让幼儿摆弄等活动,预先了解幼儿已经知道了一些什么,还不知道什么,有哪些错误经验,判断哪些是可以通过教学让幼儿理解的,从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一旦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心中有数,那准备的就更针对性了。 比如:在大班即将毕业的一次情感活动中,我事先了解了孩子们通过三年的相识、相知、到相亲相爱,确实对本班教师和小朋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如果在活动中让他们表达感情,很容易做到,但是,他们对幼儿园其它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关注太少,如:伙房的阿姨、门岗的奶奶、茶房的叔叔等,所以,在活动中,我有
针对性的进行提示,使孩子们对幼儿园中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有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活动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三、课前简单、实用、安全、卫生的教学准备,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学准备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但繁杂、花哨的教学准备往往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使用不当的.教具还会给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
在中班一节数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让孩子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准备了许多带点的“小瓢虫”,还有数字,请背上有几个点的小瓢虫就去找数字几,这些教具准备起来相当复杂,然而孩子们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因为点在背上,他们只能先摘下“小瓢虫”或请其他幼儿帮忙才可完成游戏,可见,本节活动的教学准备是事倍功半。 在准备活动时,除了要典型,能揭示主题特征,能满足幼儿操作需要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安全和卫生。如:在大班剪纸《蝴蝶飞》活动中,幼儿对剪纸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讲解完操作方法后,孩子们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应抓住时机交代持剪刀的正确方法和递接剪刀的方法,以及剪下的小碎片应如何处理等,保证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同时更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卫生。
四、巧妙有效的指导策略,激发师幼互动,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并巧妙使用教学策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应用教学策略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否紧扣活动目标,指导方式能否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等都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大班绘画活动《大花脸》中,我先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了人的五官,强调绘画时,人的五官一个也不能少,然后,在有五官的基础上请孩子们自由想像,在脸上添画自己想要的图案,这时,我请个别幼儿当老师,有的孩子说在眉间画个大风车,有的孩子说在脸蛋上画两朵花,还有的孩子说把头发画成孔雀羽毛,我一一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很快,一张师幼合作的“大花脸”诞生了,孩子们欣喜若狂,在后来的自由绘画时,孩子们表现更佳。
在评价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的时候,师幼互动的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然而在不同的活动内容中,要采用不一样的师幼互动方式。比如,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可以先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阅读中积累提升经验;也可以帮助幼儿分析阅读材料,并给予点拨诱导;还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
总之,要保证每一次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增长自身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丰富自身经验,提高自身认识。使孩子喜欢我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受益匪浅,毕竟孩子的行为是判断我们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最有力的依据,相信,通过广大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幼儿教育将会成为永远闪光的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