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中年级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小学中年级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策略探

摘要: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分离又关联,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服务,又是语文课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环节。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理解文本以及对文字运用能力的把握均有益处。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均衡发展,需要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及时梳理写作方法,在学生心中种下写作的种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热情,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写作策略;探究

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写作层次各不相同,经交流调查,部分学生没有阅读量的积累,直接参与写作;也有部分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大,但非常害怕习作,基本上没有教师的要求是不会主动写作的。在阅读写作中面对各个层次不一的学生写作问题,探究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向写作方法的欠缺,找寻阅读教学中指向写作的策略。

“指向写作”的阅读课要与“读写结合”相区分,前者是让“读”为“写”服务,内容理解是写作的前提,梳理写作上的特点或奥秘才是阅读课指向写作的重中之重。而“读写结合”恰恰相反,它偏向于理解内容,让“写”为“读”而服务。

一、关注课内阅读,为写定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领学生课内阅读时,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关键点,一是看文本本身“写什么”,二看文本是“怎么写”的,是如何把一段话写具体、清楚的。指向写作的阅读课,重点训练后者。现行的部编版,海量阅

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内阅读习得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部编版教材选文结构清晰,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文本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结构,培养“段感”“篇感”以及怎样“谋篇布局”,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几篇文章,都是“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把“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指导学生依靠范文梳理结构,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选入教材中的课文,再简单也有它需要教给学生的道理,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写作这一块儿。

2.赏析文本,关注关键句

在中年级教材教学中,注意提醒学生寻找关键句理解文本,学生会很快找出一段话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就很容易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事物来围绕关键语句叙述的,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借鉴此方法,就可以写出思路清晰的一段话,从句、段开始训练学生的小练笔,由句及篇,是指导学生写作比较好的参考路径。例如,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中第四段第一句“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句话就是本段的关键句。通过写“海参靠肌肉爬行,梭子鱼攻击其他动物时的速度非常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选取素材来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明白了选取写作的角度后,小练笔就迎刃而解了。

3.品读语句,习得写法

每一篇入选小学教材的文本都有值得学生学习写作的地方,教师在落实日常的阅读教学时,重点要指导学生多揣摩作者的写法。中年级的教材中不难发现,体现写法的文章有很多,作为教师,重在把学生领进知识的高地,并能及时指导学生突破小练笔中的瓶颈。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这篇文章,最突出的地方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排比、比喻等交替或者同时运用,语

言生动形象,特别是第三自然段,顶针手法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修辞的妙处,语言工整,写的极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大自然中,下课了学生依然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对仿写不再有情绪,而是很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作业,大部分学生的顶针仿写都写的很精彩,这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二、放眼课外,为谋篇寻情节

课内阅读指向写作的教学如果是点,那么课外阅读就是指向写作谋篇的面,学生能从课内阅读中,经过教师的指引,探索到句与段的写作技巧,并能在教材的引领下开始整篇习作的练笔,基本达到了中年级习作的目标,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绘本激趣,让学生有话说

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多种多样,色彩鲜艳,故事情节简单,内容具体生动,结构多利用反复的写作手法,较好的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绘本阅读也是对课内写作素材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写作的觉察力,同时也符合小学中年级的思维特征,可以为习作提供“支架”,起到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刚刚接触习作的中年级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依。在教授《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时,学生非常想给这个不守规则的大卫讲道理,借此契机,我让学生当老师,请你写一段鼓励大卫的话,学生积极性特别高。选取合适的绘本进行合理的写作小练笔,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口头语言顺利的转化为书面语言。

2.巧用桥梁书,让学生短话长说

中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遇到作文无话可说或者只是只言片语也是常有之事,如何让学生有话说,并能有条理的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让学生不再遇见习作难为情。比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陈诗哥老师的《宇宙的另一边》,从教材出发,拓展到整本书,并通过选文与课文的对比,激发学生丰富想象与联想,学习想象习作中的逆向思维的写作方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还要注意想象的合理,学生能把自己从《猫哈拉商店》里学习到的故事创作中“一波三折”

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想象习作中,两者巧妙结合,让不会写作文的学生,也想象的意犹未尽,把宇宙的另一边写的活灵活现。

3.妙用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思维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批注,可以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是当时自己的创作灵感,亦或是自己的评判。通过做批注,让阅读留痕,让阅读过程有根可寻,给学生写感想找素材。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思想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是读书的关键一步。摘抄好词好句是必不可少的,但我最看重还是找寻作者的写作思路,还有更关键的一步就是写读书心得,这是学生阅读后思维的最好呈现方法,也是学生阐明自己读书心得与观点的最好体现。中年级是开始起步的阶段,不规定学生书面表达字数,只要愿意写就值得表扬,写完后学生进行交流,肯定有想法的学生,哪怕是一句,只要能激励学生写下去就不放弃。在阅读《我想养一只鸭子》《飞越风暴》《时代广场的蟋蟀》等整本书时,学生能针对书中的主人公,谈自己的看法,并分析的头头是道,这是阅读给予学生的底气与能力。

三、结语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给教师打开了一条通往写作的通道,给学生走进写作找到了捷径,只要教师在阅读课中多关注学生的写作意识的培养,注重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重在写作方法的归纳与总结,重视写作训练的有效落实,相信在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中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 5.

[2]管建刚.构建“指向写作的阅读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 索[J].新课程,2015 (05)

[3]乌吉木,基于绘本的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4]《寻找阅读的专业属性》一一管建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