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修改搭配不当的语病
搭配不当,主要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宾语之间.附加成分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1.有的句子主语或谓语使用的词语不恰当,造成病句。 例如:
①就这样,竞赛搞得轰轰烈烈,增产节约的战场越来越开阔,工人们的劲头越来越高。 分析:句中“劲头〞习惯上只说大小,不说高低,“高〞应改为“大〞。
②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紧缩后为“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显然主谓不当。应去掉“首枚〞前的“的〞字,让“我国……发射……火箭〞主谓短语作主语。
③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2004湖南卷〕
分析:该句后一分句主语是\"生产量\",谓语是\"供应\"\"销往\"。一看便知不搭配,应删\"的生产量\"。
④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2004吉林卷〕
分析:后一分句的主语\"时间\"与谓语\"进行\"不搭配。删\"进行\"。
2.有的句子主语或谓语是并列短语,前后不能一一搭配,造成病句。 例如: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官兵〞可以“放弃休假〞,“消防车〞不可以说“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应该把\"210辆消防车〞删去。
②这些琐细平凡的小事,是他生命火花的闪耀,是他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忠诚,是他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表达。
分析:主语“小事〞和谓语中的第二个“是……热爱,……忠诚〞搭配不当。可改为“是他对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无限忠诚的表达。〞
专业.
.
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
分析:主语是并列短语\"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谓语是\"提高和转变\",其中\"消费水平\"只能用\"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只能用\"转变\",应将\"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对调。
二、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1996高考题)
分析:句中并列短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作宾语,只有\"严肃处理\"与中心词\"事件\"搭配,\"批评教育\"不能。 三、动宾搭配不当
1.有的句子动词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选用的词不恰当,造成动宾搭配不当。例如: ①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史学后继无人的状况。 分析:句中“解决〞和“状况〞不相应。或把“状况〞改为“问题〞,或把“解决〞换成“改变〞。
②今晚,天津队将同北京队争夺团体冠亚军。
分析:句中“争夺〞和“冠亚军〞不相应。可把“冠亚军〞改“冠军〞。 2.有的句子动词谓语或宾语不止一个,前后不能完全搭配,造成病句。 例如:
①这个文学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1993年“六省市〞高考试题)
分析:句中“培养〞和“失足青年〞不相应。把“和培养〞删掉。
②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句中“安排〞和“应注意的问题〞不相应。可把“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删去,或改为“并讨论了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③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2004重庆卷〕 专业.
.
分析:这是一个单句。谓语\"看到\"所带的宾语有\"乡亲\"、\"小屋\"、\"街道\"、\"乡音\",显然\"乡音\"是不能\"看到\"的。 四、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1.定中不搭配 例如:
①《女神》是五四时代的产物,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突出地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分析:句中“杰出〞修饰的对象一般是人物或其才能,成就等,而不包括某一事物的“意义〞。可把“杰出〞改成“巨大〞、“重大〞、“伟大〞等。
②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句中“研制〞〞开发〞与“新工艺〞、“新技术〞不能一一搭配。可改为“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新材料的研制〞。
③“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2004辽宁卷〕
分析:句中并列短语\"深刻而宽广\"作定语修饰\"内涵\"。\"内涵\"\"深刻\"可以,\"宽广\"显然不妥,应改为\"丰富\"。
④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分析:花粉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用数量词限制或修饰,应将\"朵\"后加上\"花\"字,使之构成名词来限制花粉。注意:数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短语〕不能搭配。 2.状中不搭配 例如:
①每个人都必须深刻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分析:句中“深刻〞不能修饰人的动作,一般修饰人的精神活动。可把“深刻〞改为“积极地〞。
②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句中“从理论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不能搭配。可改为“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
③人们都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残疾人作家的发言。 专业.
.
分析:\"以亲切的目光\" 同\"注视\"搭配,同\"倾听\"不搭配。应改为\"人们都以……目光着这位残疾人,倾听着他的发言\"。 五、介宾搭配不当
例如:①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分析:句中介宾搭配不当,把“关于〞改为“对〞。
②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蓟县希望工程小学师生买了一批工具和学习用具。
分析:句中介宾搭配不当,把“把〞字改为“用〞字。 六、中补搭配不当
例如:真对不起,上次我们对你照顾得太不周全了。
解析:\"周全\"与\"想、考虑\"搭配,此处应改为\"周到\"才能同谓语\"照顾\"搭配。 七、两面同一面搭配不当
例如: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04青海卷〕
分析:“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方面,后文如果仅仅是“发展〞的话,尚有快慢之分,而句中是“健康发展〞,只能是一方面,显然无法同前面对应。 修改和辨析语序不当的病句
语序不当,主要是指在造句时词语的排列顺序或不符合语法结构的规那么,或不符合人们的习惯。
一、多层修饰语错位
有些句子的中心词前常有多层修饰,其排列必须讲究一定的次序或符合一定的语言习惯,否那么就会造成修饰语错位,最常见的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错位。 〔一〕多重定语顺序不当
多重定语一般规律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词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词“怎么样的〞 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词“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 专业.
.
1、国家队里 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教练。 2、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我校语文老师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解析:应把表领属的“我校〞移到最前面,将“优秀的〞放在“教龄的〞之后。属于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的语序一般是:领属性词+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中心词。
〔二〕多重状语顺序不当
多重状语按照语法规那么和语言习惯,它们的排列顺序一般是:离中心词最远的应该是表示时间的或表示原因、目的的词语;接着是形容词或一般副词;再次是表示地点或方向的词语;离中心词最近的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例如: 1、他星期天 又 在图书馆里 埋头 钻研了一整天。
2、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解析:应把状语“任意〞移到“列强〞之后。属于多项层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的语序一般是:条件+时间+处所+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对象+中心词。如,几位非典康复人员在医护人员陪同下昨天在医院里都十分高兴地同家人见了面。 如果有表对象的介宾短语,那么介宾短语必须紧靠中心词。
3、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2004湖南卷〕
解析:应将“没有〞移到“把自己……感受〞前面,让“把自己……感受〞紧靠中心词“倾注〞才通顺。
二、修饰语与中心语错位
诊断这种句子的病因,可采用紧缩句子的办法。只留下句子的主干成分,即容易找到病因之所在。例如:
1、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冷战。
解析:句中的“不禁〞一词,应修饰“打〞,这里让它修饰“寒风〞的谓语“使〞。造成语序颠倒,层次不当。应把“不禁〞移到“打〞之前。 2、我认为青少年的大多数是好的。
解析:句中的“大多数〞一词应修饰“青少年〞,这里却让“青少年〞 修饰“ 大多数〞,专业.
.
语序颠倒应该把“青少年〞与“大多数〞的位置调换一下。
3、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
解析:“助学贷款〞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应改为“作为一种消费信贷的助学贷款〞。属定语与中心语错位,
4、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解析:应将“充足〞后加“的〞,调至“国家外汇〞前,变成“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以和第一句结构相同。属谓语与定语错位. 三、复句中分句的次序不当。
此病常出现于递进、承接、因果关系的复句中。 分句次序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同一层次内部分句次序乱排。例如:
如果能够学得超过前人,也不要自满自足,大夸自己的成绩,否那么就会一落千丈,就会停滞不前。
例句中“一落千丈〞和“停滞不前〞应有先后的程度的差异。 “停滞不前〞先于“一落千丈〞。而程度也比较轻。习惯上总是语意重的放在后面,二者应调换位置,才能显示其递进关系。
第二,不同层次的分句次序排乱。例如:
我们应该继承前人勤学的优良传统。发奋读书,发扬光大!
例句中“继承〞传统和把它“发扬光大〞是紧密相连的,“发奋读书〞那么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实际表现,现在排在中间,把“继承〞和“发扬〞隔开了。全句可改为:我们应该继承前人勤学的优良传统。并且把它发扬光大,发奋读书。
1、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京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的主要是晚秋贡梨的树苗。〔03北京卷〕
解析:“不仅……而且……〞表递进。递进关系的复句是后面分句在前面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该句先说“种下的……树苗〞,再说“能……建设〞,方才合理。 专业.
.
2、可怜的小狗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满脸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
解析:描述事情是讲究顺序的。此句应是先有“满脸伤痕〞后有“奄奄一息〞,再说,“奄奄一息〞同“无力叫唤〞联系更紧,理应连在一起。
3、由于世界性水危机,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
解析:水遭到污染,水质恶化,是造成世界性水危机的原因,应改为“由于地表水…恶化,造成世界性水危机〞或“世界性水危机出现的原因是…污染…恶化〞。属因果颠倒。 四、关联词位置不当
1.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04北京卷)
解析: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反之,那么放在主语前。该句是表因果关系的复句,结果部分“这些……高〞仍然是一个复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分别是“质量〞、“成本〞,而不是“这些产品〞,所以,“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2、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较低。
解析:“不仅〞应调到“中药〞后,因为后一分句主语也是“中药〞。 五、 并列结构语序混乱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解析:“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对调,或“理论上〞同“政策上〞对调,否那么,前后不对应。
2、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解析:同11句不同的是,此句只能将前半句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位置对调,与后半句的“捕捉形象〞和“长久地储存〞相对应,因为前后的并列短语本身有很强的逻辑顺序。 六、主客体错位
1、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是陌生的,可是对中年人却是熟悉的。
解析:“焦裕禄这个名字〞是客体,可改为“青年人对……是陌生的,中年人却是熟悉的〞。 专业.
.
七、虚词位置不当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介词“经过〞位居句首,淹没了主语,应移到“老主任〞后或删去,还“老主任〞主语身份。以“介词〞开头的句子,一定要考虑是否缺主语。
2、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1999全国题〕
解析:介宾短语“关于……事件〞不能放在主语后面,须移到主语“世界各大报纸〞前面;或将“关于〞改为“对〞、“对于〞。
3、至于我报考信息类专业是既定方针,哪所院校放在第一志愿,还在考虑中。
解析:“至于〞表另提一事,只能用在后一事情上,而该句却把它放在第一件事“报考什么专业〞前,属位置不当,应放在“哪所院校〞前。 语病改错之“句式杂糅〞
所谓句式杂糅,就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义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历年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通过对近几年来一些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杂糅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类:
〔1〕表时间:长达……之久 例: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超过……以上 例:到本超市购物,每人每次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 〔3〕表对象:对于……上 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以……即可 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借口……为名 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 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专业.
.
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本着……为原那么 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那么,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那么〞,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那么〞。
〔8〕表被动:被〔受〕……所 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 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高达……之巨 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
〔11〕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 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修改意见:或说“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12〕表范围:大多以……为主 例: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
修改意见:或说“科研人员大多是青年人〞,或说“科研人员以青年人为主〞。 〔13〕表依靠:靠的是……取得的 例: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修改意见:或说“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或说“是个人拼搏奋斗取得的〞。
另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从……为出发点〔“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大约……左右〔“大约……〞和“……左右〞〕,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和“是……的结果〞〕,之所以……的专业.
.
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以上内容,仅是杂糅句式的一部分,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外,句式杂糅的形式多样,须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总结,多读文章,培养语感,此种语病是可以解决的 “不合逻辑〞语病解析
“不合逻辑〞是语病中六大类型之一,它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综合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自相矛盾
主要指句子的内容互有抵触,语意前后矛盾。 〔1〕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整个大楼的灯都已经灭了,漆黑一片,只有玉珍姐的屋子还灯火通明。
析:例〔1〕中“死难者〞是遇难而死的人,而“幸免〞是“没有死〞的意思,怎么能说“在遇难而死的人当中他没有死〞呢?所以语意矛盾。〔2〕前面说“整个大楼的灯都已经灭了〞,而后文又说“玉珍姐的屋子还灯火通明〞,自然是相互矛盾。 二、大小要概念并列不当
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不能存在包容关系,否那么就会造成概念并列不当的错误。
〔3〕他喜欢吃梨、苹果、香蕉、水果等。
〔4〕从事业的发展上看,我国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析:〔3〕中“水果〞是集体名词,“梨、苹果、香蕉〞都包含在水果之列,它们之间是包容关系,不能并列,可改为:“他喜欢吃梨、苹果、香蕉等水果。〞〔4〕中“各项人才〞包括“科学专家〞,仍属包容关系,不宜并列。 三、主宾不相应
这是判断不当的毛病。语法中的主语相当于逻辑中的主词,谓语〔包括宾语〕相当于逻辑中的宾词,许多判断都采取“主词+系词+宾词〞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主词和宾词必须是同一性质的事物,才能构成正确的判断。 〔5〕中等教育是开发人的能力的最好时期。 专业.
.
〔6〕三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析:句〔5〕中的主词是“中等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宾词是“时期〞,主宾不是同一类概念,用系词“是〞把二者联系起来,构成了不恰当的判断。〔6〕可以提取主干“北京是季节〞。句中主语“北京〞表示地方,与宾语“季节〞不是同一类事物,所以主宾不相应,判断错误。 四、否定不当
由于句中否定次数较多,造成滥用否定词,导致语意与说话人的原意相背。在此应明白,双重否定表肯定,反问相当于一次否定。
⑺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⑻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
析:〔7〕中有三次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即“谁都承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显然与本意相反。〔8〕“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意思成了“让交通事故再发生〞,这不是说话人的原意,句中多用了否定词“不〞。 五、一面与两面不照应
有些概念只有一面意思,有些那么有两面意思,二者放在一起,就形成前后不照应。 ⑼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⑽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析:⑼“提高成绩〞是一面性的,“是否努力〞是两面性,可改为“学习成绩能否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⑽“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句末的“温暖〞适用于一面,只能和“青睐〞照应。 六、主客颠倒
两个人或两件事,往往有主客之分,如果颠倒了行为主体和其他人或物间的关系,就会造成关系错位。
⑾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 ⑿他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析:⑾中“爱迪生这个名字〞无行为能力,只能是客体,“我们青年学生〞是动作发出者,专业.
.
即行为主体,应改为“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⑿比较一先一后的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去年〞和“今年〞应对调位置。 七、强加因果
根据前提条件不能必然地推导出结论,而说话人却勉强把前因后果联系在一起。 ⒀大薄脆是北京地方小吃中的一种普通食品,因为既薄又脆,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⒁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还是旧的一套。
析:⒀大薄脆“又薄又脆〞,人们就喜爱,理由不够充分,还应当加上“美味可口〞之类的理由。⒁“来自北方〞与“思想旧〞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造成的语病。 八、不合事理
语意与实际情况不吻合,致使内容荒诞不经。
⒂下午,一阵雷雨过后,在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⒃广州雪花大如席。
析:⒂中“彩虹出现在西边的天空〞是不合事实的,因为彩虹出现的方向与太阳相对,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现在东边。⒃众所周知,广州很少下雪,即使偶尔下雪也是轻描淡写的小雪,所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假设用此夸张手法描绘“北方的雪〞还基本可以。
以上解析了“不合逻辑〞语病常见的八种情况,希望能给备考中的师生以微薄的帮助。
语病改错之“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费解〕或不止一种解释〔歧义〕。 [例]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2004江苏〕
〖析〗对“有人认为……〞是肯定还是否定?既然“偏见〞,应该是错的。“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又应该是对的。“然而〞表示转折,对前面应该是否定的。揣摩句意,对“有人认为……〞应该是否定的,可把“说明〞改为“驳斥〞或“反驳〞。
更多的是歧义。形成歧义的原因较多。 1.词语多义
[例]这个人好说话儿。
〖析〗“好〞可读作hào,意思是喜欢;也可读作hǎo,意思是脾气好,容易商量。 专业.
.
[例]独连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2003全国卷6C〕 〖析〗“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看不到〞,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2.停顿不同
[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天津卷4C〕 〖析〗“晚上来〞可以理解为“晚上上来〞,也可以理解为“迟上来〞。
[例]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04全国卷Ⅰ〕
〖析〗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都可能。
3.指代不明
[例]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2005全国卷Ⅱ4B〕 〖析〗“自己〞可以指“我〞,也可以指“老师〞。如果把“自己〞改为“我〞就没有歧义了。
[例]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2005湖北卷5D〕
〖析〗“她〞指“三妹〞,还是“葛姐〞,还是另外的人?如果把第一个“她〞改为“自己〞,删去第二个“她〞,全句的陈述主体就是“三妹〞了。〔另外,“哭泣〞不能带宾语。〕
4.主语不明
[例]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2005全国卷Ⅱ4C〕
〖析〗“很高兴〞的主语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如果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就没歧义了。
[例]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析〗“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 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2005全国卷Ⅰ4C〕 专业.
.
〖析〗“批评的人很多〞,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 〖析〗是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师? 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
[例]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析〗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N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7.定语、状语修饰〔限制〕的对象、范围不明
[例]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析〗“几个〞可作“学校〞的定语,也可作“领导〞的定语。
[例]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2005广东卷4A〕
〖析〗“180多家〞只作“医院〞的定语,还是作“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 8.中心词的修饰〔限制〕成分不明
[例]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参加本班的入场式。 〖析〗“一半〞的定语是“女生〞,还是“男生和女生〞? 9.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
[例]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析〗“对〞的宾语是“以色列〞,还是“以色列的进攻〞?按前者理解,就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按后者理解,那么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
[例]至于对厂长的意见,我说不出什么。
〖析〗介词“对〞的宾语是厂长,还是“厂长的意见〞? 10.介词、连词词性不明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析〗“和〞作连词是说他把两人都瞒了,作介词是说只瞒总经理。 [例]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析〗“和〞作连词是说历史学家之间争论不休,哲学家之间也争论不休;“和〞作介词那么是说历史学家与哲学家之间争论不休。〕 专业.
.
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