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习简报第二期

来源:意榕旅游网


简 报

(第 二 期)

西华师大11级建华中学实习小组 编 2014年10月10日

———————————————————————————

【编前语】:建华风光美,师生情谊浓。踏入久违的建华中学,我们在这里播种下渴望的种子,让梦想的新绿在这片激情的热土中成长。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这段成长却定有让人铭记的力量。在学校老师的关心引导下,西华师大11级建华中学小组将精诚团结、埋头实干,实现化茧成蝶的华丽转身。九月丹桂梦牵萦,建华何处不消魂!

◆百炼成钢

◆三尺讲台,十分责任

◆深厚文化底蕴 为良好教育奠基

◆瓶颈

◆闻桂花芳香有感

◆体会篇

百炼成钢

1

高一(5)班实习老师 唐燕茹

郑燮有诗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说的是竹子就算身处风吹雨打的环境,也依旧能顽强生长,不屈不挠。但是我们要知道,竹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通过不断吸收土里养分来成长,不断让自己更加茁壮,才能抵御一次又一次的来自风雨的考验。

这一周,我终于走上了讲台。一开始,紧张是有的,但是李老师对我说,你必须要破胆,要适应站在台上的感觉。我自己想想也是,哪儿有老师惧怕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呢?于是我这棵小竹子,终于在略有紧张的情况下,蛮顺利地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与坐在台下听课时的感觉不同,在台上的我能看到每个学生的动作和表情,而我会通过这些,在课堂上观察他们是否听懂,并逐渐调整的我教学进度,在看到学生们认真专注的眼神时,我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能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达给他们,心里满满都是喜悦和成就感。

当然,在课后和李老师的交流中,还是发现自己上课时有不少地方做的不到位。比如语速过快,没有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课堂氛围调动得不够等问题,但是我知道,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上,我依然是个菜鸟,只有多学习,多总结,多积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如同一颗才挖掘出来的铁矿石,只有经过不断的敲打、不断的淬炼,才能成为钢材,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我这棵小竹子,也只有经过在课堂上上课和与同学们交流的历练,加上平时的总结学习,才能充实自身,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

这一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时间如同手中握不住的沙,在你不经意间就流逝了,但是在这一周中的收获,会一直成为我人生的基石,让我在面对未知的前路时,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2

三尺讲台,十分责任

高班一4班 彭玉珍

直到上课铃响的前一刻,我的心仍像脱离轨道的离心物体加速地跳动着。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以一个老师的身份走上讲台,怎么能不紧张?

在备课之时,我将自己对整堂课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了课件之中,又担心自己准备得不够详细,万一讲得太快时间剩下大半怎么办?万一讲课途中断片让课堂陷入安静尴尬的氛围怎么办?万一学生太过活跃掌控不了课堂怎么办?万一在情景导入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怎么办?种种设想让我在越逼近走上讲台的时间里变得越不安。为了让自己以更平静的心态去迎接我的第一课,我开始以低期望去抚平心里的忐忑,于是就想吧,也许压根就没几个人在听你讲课,特别是对于从小学到高中都没被重视过的信息技术,更别说谁会去在意你讲得好不好了。

于是在听见铃响的那一刻我深吸一口气,心想着放马过来吧,然后镇定地走上讲台,将教室环视了一遍,竟适应了许多。简单自我介绍以后,一切都在我想象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所上的第一个班是高一五班,也许是出于对新老师的新鲜感,同学们上课的热情很高,对我提出的问题也很好地配合回答。当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时,下课铃也准时响起,那一刻除了完成一节课内容的轻松,还有满满的成就感,指导老师张老师高度的评价不仅对我第一堂课给予了肯定,也给了我今后要做到更好的信心。

第一次课结束之后有点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因为觉得学生很给老师面子,也想尽量交给学生更多更准确的知识。世界上没有无法教授的学科,重不重视是学生的事,但能不能让学生听进去就是老师的事,学生的听课状态完全取决于老师的上课状态。学校放心

3

地把一个班交给你,你就要敢于担当十分的责任,对得起那三尺讲台。

深厚文化底蕴 为良好教育奠基

高一 2班 雷凡

建华中学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首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先生亲自于1938年创立,有着70余年的悠久办学历史,拥有者深厚的文化底蕴。身处校园之中,感受张澜先生留下的浓厚文化气息的熏陶,体悟张澜先生“三爱三心”的教育思想,使人的思想境界顿时得到了升华。

于空余时间,来到校内张澜纪念馆前。张澜先生的旧居为四合院形制,由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天井等构成,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幽静而典雅。旧时张澜先生便于此宣传马列主义、抗日主张,组织学生议时事、抨击时弊、呼吁民主、坚持抗战。虽是一介文人,却为抗战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站在这里,仿佛看见了张澜先生在教导学生时循循善诱,在抨击不公时慷慨激昂的身影。我不禁感慨,生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是不幸的,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祖国河山破碎;生于那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大批如同张澜先生一般的伟大思想家诞生于世。

如今,享受着前人浴血奋战拼出来的盛世,继承着前人留下的伟大思想,在这片拥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更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

瓶颈

高一(3)班 实习老师 谢善媛

4

已经实习了两周,也上了两周课,作为一名实习老师,从第一天站在讲台上害羞地和同学们介绍自己到如今在课堂上与大家轻松自在地上课,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逐渐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但我所学到的却大有和大学学到的知识相悖的地方。

刚开始备课,我兴致勃勃地制作ppt, 秉承着大学教授所授的创新,开拓思维,把感情目标,认知目标结合来编写教学内容。在讲英语单词时,在我精心设计的ppt教学下, 同学们是精神集中,但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结果:一节课, 我只讲了5 个单词。自信心受挫的我不得不反省,如此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所弊端,我发现导致教学步调如此慢的原因有二。 其一, 学生基础差,懒怠于作笔记,即使做笔记,也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做笔记上;其二,一个单词若太注重外延的文化知识,会导致重点的偏移,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却也不切实际,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在高考不考的的内容上。但是若只是单调地讲解单词,学生,特别是成绩差,自制力低的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感觉如此的只注重考试的应试教育会抹杀学生对学习或者是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

如何在不抹杀学生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条件下进行教学是现如今作为一名实习老师,在这两周的教学中遇到的瓶颈。中国现如今的教育正在改革,提倡创新型教育,可是只要高考不改革,应试教育就会继续抹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要想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实现学生情感技术目标的良好教学,必须具备良好的师资。所谓良将难遇,我国对高教学质量师资的储备还需加强。 否则,这一教学瓶颈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

闻桂花芳香有感

李桂清

5

又到了桂花飘香的时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桂花的芳香,仿佛自己浑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沉浸在芬芳的香甜之中,不肯醒来.看着学生们青涩的脸庞,伴随着阵阵花香,我敢肯定,这就是青春的味道,浓郁却不厚,明亮却不刺眼。青春,真好!

转眼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周了,生活,工作,学习已变得很有规律,我仿佛已成了这里真正的一名老师,不再初次到来时的羞涩与胆怯。学生们看到我会甜甜的叫我一声“老师好”,或是很豪爽的称我一声“李姐”,这些都让我感到很高兴,只要学生们认可我就好,而我也会尽力尽责做一名好老师。

上课以来,我终于能深切的体会到以前我自己老师的心情。当学生们听课没反应时,我的心里很着急,不知道是不是我上课的方式不够好,还是学生们没有认真听讲,但我仍愿意坚持耐心的多讲几遍,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的良苦用心。上课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下面的同学们积极热烈的响应,他们如此认真的听我上课,使我体会到初为人师的快乐与甜蜜,也为有这样可爱的学生而感到自豪。

上课铃响了,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赶紧拿出课本,准备上课。走进教室,桂花的香气也随之飘了进来,在这芬芳的氛围之中,我和我的学生们又开始了新的课程。

授课不易

许杨梅(高二2班)

短短的几节课却让我感触颇深,感觉自己无计可施、身心疲惫,有种想把信息课上为教育课的冲动,真的感觉授课不易。

6

现在的我真的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不是说课前备好课,准备完善便能够呈现出一场精彩的授课,课堂上未知的因素太多。总结自己上课时所遇到的问题,从自身来看,有刚站上讲台的经验欠缺、知识的不足及师范技能的不足;从学生看,如果有提问的学生那是我所希望的,但最大的问题便是大部分学生不听,导致无法知道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从而使教学举步维艰。

作为一名老师,我想自己的学生成才,希望自己的学生问自己问题,如果有将我难住的我会更喜欢,担心的便是学生秉承“沉默是金”的态度。老师想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最好的途径便是从他们所问、所练中寻找。课后,我也与一些同学进行了交谈,不是不想听,而是听不懂,所以干脆放弃。

为了能够使想听的学生听懂,我让课代表收集班上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以作业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真实水平。但我觉得重要的还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不能一遇到问题便放弃而不寻求解决方法,不能做什么事都只凭自己的喜恶。

我感觉这条路很艰难,但我是不会放弃的,所以,孩子们接招吧!

建华中学实习报告心得

高一 1班 胡鹏

在这个秋天,我迎来了大学生涯的实习阶段。通过这几天的学校实习我了解到,实习,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习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

7

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习中学习,从学习中实习。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我和组员们去学校了解各个班级的学习状况以及日常情况(因为我们要负责班主任工作),向自己的同学进行调查,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还和别的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理解起来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有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1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选择了历史学为专业的我,在这次实习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虽然在实习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

8

好地为社会服务。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