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来源:意榕旅游网
安全文化及其功能 (一)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与安全有关的行为规范 和思维模式的标准[1】。它是安全工作的 灵魂。 安全文化由表层与理层两重结构 构成。表层是指安全文化的表象层,它 是各种意义明确内容具体的行为规范和 标准构成的文化表象,也可以称为表现 BUSINESS RESEARCH 2011-08企业研究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文/王淑英 企业为安全着急,部队为安全上火,学校为安全烦愁,各种组织都在急安 全所急。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追求幸福、避免危险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影响企业的稳定,影响企业的声誉,甚至影 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长期以来,各种组织都十分重视安全管理,制订了 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以预防和处理事故、案件,然而,管理效果不尽 理想。有些方法即使当时十分有效,但世界是动态的,环境是变化的,也会因管 理主、客体的变更而迅速滑坡,没有可持续的长效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 种组织对外交往增多,承担的社会责任加重,动用人员、车辆的频率增大,信息 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组织成员压力大,组织自身为应对环境实现目标需要调整人 员,不断更替装备、设备……使组织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安全管理的任务更 加艰巨。看看、听听每天的新闻报道,空难、矿难、着火、油、气泄漏、施工塌 方、泄密、员工跳楼自杀等等,各种安全问题频频显现充斥耳目。其实有些事故 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组织安全管理的思想、手段和方法是否与组织发展水平、 目标、人员构成及社会整体环境相适宜,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是文化管理,因此, 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层。表层结构由立约类和非立约类两类 伸。表层结构规范着人们在生活及工作 内容组成:立约是指那些用一定的形式 中自觉有序地支配自己安全行为。安全 明确规定下来的内容,比如安全法律、 文化理层结构是指安全文化的思维模式 条例、规范、标准等;非立约是指那些 和思维程序,是对表层结构的理解层或 没有用具体的形式律定但却是约定成俗 解释层。也称为思想层。安全文化的理 地在人们 D理上普通认可的内容,例如 层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 安全生活及工作习惯等。由于人们的生 的道德观念,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等, 活及工作种类是干变万化的,而立约的 它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安全 内容总是有限的,大量的非立约的行为 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命的价值 规范,是对立约的补充又是立约的延 观。 6l 表层与理层的关系:表层结构是理 规范每一个人的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方 依据科学发展观,在组织中树立安 层结构的外化形式,它具有传递理层思 想的功能,也是传递安全文化的媒介。 安全文化从工程的角度分为基础安 全文化与专业安全文化两大类。基础安 全文化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普遍具 备的,它主要是指人类生活过程中应具 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与技能,包括起居安 全、煤气安全、电器安全、交通安全、 防火灭火等各个方面安全知识,以及辟 免事故的行为方式和事故中逃生与救援 方法等。专业安全文化指各种技术专业 中的安全文化。各种专业活动多是以组 织形式进行,不同组织、不同领域中有 着不同的技术装备、工艺方法、作业环 境及操作技艺,因此各专业有不同的安 全科学知识、技术及管理方法。 基础安全文化是专业安全文化建设 的基础,而专业安全文化又推动着基础 安全文化的提高和发展。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是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在 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 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 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将全体国民塑造成具 有现代安全观念的现代文化人。将企业 的全体成员塑造成具有安全文化知识的 指战员,企业具有掌握安全文化的指战 员,才可能实现企业各项活动的安全。 安全文化的具体功能可以归纳为: 1.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在生活及工 作中,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与该项活 动的安全状况有关,只有使每一个人都 可靠,才能保证系统处于安全的良性发 展状态。而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觉悟、 62 法就是提高全体成员的安全文化素质。 在受高度的安全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人 文环境中,个别人即使有所怠慢,由于 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的约束与控制,不 安全的行为也将被群体所不容而受到纠 止。 2.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协调是指 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对系统中各子系 统的关系进行匹配的过程。在安全管理 中,一是需对安全决策执有不同观点的 人进行协调;二是需对系统中各子系统 在安全职能关系上进行协调。以使系统 联成一个整体,克服顾此失彼和管理上 的片面性。而这种协调就需要有统一的 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为基础,否则,协 调就常常失灵。 3.安全文化使企业进入有序发展的 良性状态。安全文化是社会技术经济发 展水平在人的价值观上的综合反映,是 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事故案件既造成 了人员的伤亡、装备的损失,又破坏企 业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打乱企业正常 的工作计划,使企业进入无序的混乱状 态,从而失去了稳定发展的前提。企业 安全发展的状况,实质上是其安全文化 水平的效应。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 基于安全文化的内涵,企业在建设 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应着眼于以下几个 方面: (一)确立并实施安全价值观标准和 行为规范标准 全第一的观念,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 让安全意识充斥每一个成员的精神世 界。这种观念要通过宣传、教育才能形 成,宣传、教育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贵在成效。驻澳门部队把有关安全的 “温馨提示”写在《探亲休假报告表)) 上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安全文化管理也要强化科学管理 观念,基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 标是实现安全无事故无案件和效益最大 化,也基于人类生命价值观的需要,安 全价值观必须体现“零事故零案件”的 目标标准。零事故零案件的可行性表现 在:①零事故零案件是人们自身安全的 需要,强烈的安全需要自然形成处处注 意安全的动机,进而在个人心中树立起 千方百计杜绝事故案件的目标。②零事 故零案件的奋斗目标可以充分体现企业 安全发展的社会价值,进而成为全体成 员的精神支柱。③零事故零案件的科学 依据是安全的极向性原理。④零事故零 案件具有可考核性。 在国家和各部门各行业的高度重视 下,各项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安全操 作规程、标准都逐步完善,但在执行上 往往出现偏差。 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 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境关系,对人 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 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 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 的效果。 愚昧无知是引发安全问题的原因之 一。知识可以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增加 安全系数。安全工作存在于组织建设的 各个方面,近年来,自然环境的恶劣变 化,如地震、水灾、台风等,要求企业 成员懂得避灾避难的常识;新材料的广 泛使用及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要求企业成员知晓必要的安全常识,否 则,盲目行动,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从 而造成危险。因此,要使所有企业成员 掌握基本安全常识。 (三)注重安全技术培训 技术是保证安全的基础。造成安全 问题的技术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 对装备器材的使用、掌控的熟练程度; 二是装备器材的技术状况。装备器材是 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安 全,人对装备器材性能的掌握、对装备 器材的使用、维修的熟练程度,对能否 控制危险的发生影响更大。因此,对特 种作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要定期开展 安全技术培训,采用新装备、新技术也 要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四)重视安全法规的完善与落实 安全法规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 部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规, 对人的行为就不能产生规范和约束,各 行其是就会产生安全隐患。有法规不落 实,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是流于形 式。所以,要科学地制订法规、标准和 规章等。同时狠抓落实。 (五)着力营造安全工作环境和安 全文化氛围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工作环境安 全与否,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世界著 名的一些企业,都非常注重营造安全生 产环境,他们的除尘、排污设施先进, 宣传工作跟得上,安全方面的软硬件都 很到位。如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公司,不 但厂容厂貌像个大花园,而且安全文化 气氛浓郁,每条生产线上都挂有安全警 示牌,如“小心碰头”, “请戴好安全 帽”, “防止绞手”等等,十分醒目, 他们还经常举行消防演练,反事故演习 等活动,使人融入其中,不自觉地就绷 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工作紧张、任务 繁重的企业,更要注意改善工作环境和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单纯地抓安全工作会显得枯燥无 味,寓教于乐的安全活动却能起到事半 功倍的作用。为了消除企业成员在工作 中的麻痹、惰性思想,应经常地开展各 种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利用黑板报,内 部刊物、局域网等,刊登播出一些安全 法规知识,安全技术,消防知识,危险 品管理,事故案例分析,基层安全管理 等内容进行宣传教育。根据安全形势, 有针对性地宣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方 针、政策;有选择性地刊登一些安全常 识、安全技术和经验教训,供企业成员 讨论学习,借鉴利用。在细化、深化安 全管理上,还可组织更多的活动,如查 隐患,找缺陷;提安全合理化建议;举 办安全演讲,安全猜谜等等。我们不能 生硬地喊安全,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广 泛着眼于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并开 展好安全文化活动,提高全员的参与意 识。安全职能部门要对活动的全过程进 行指导,督促,检查。活动结束后要及 时总结、评比,对安全先进单位与个人 要予以表彰奖励,差的要公开曝光,使 活动真正达到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提升 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 结束语 推行安全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 的诸多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从看得 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有形事物抓 起,进而逼近那无形的精神财富,达到 安全文化与提高企业效益相辅相成的理 想境界。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安全 制度将不再是一种强制规章,而变为一 种精神,一种道德,一种促进企业和谐 发展的文化动力。以安全理念、行为、 制度和环境四大方面为框架,以全员参 与为根本,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营造安全 文化氛围,将安全文化建设成为一面维 护企业安全发展的坚实盾牌。阴 武警学院部队管理系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