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Dec.2009 第9卷第4期 journalofHebei UniversityofEconomics andTrade(Comprehensive Edition) r0Z.9^『。.4 ●文学研究 浅析《菜竹山房》的艺术特色 刘姝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吴组缃的《菜竹山房》是短篇小说中的杰作,它以简短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女人凄凉而悲惨的一生。小说讲述 的是一个类似“才子佳人”式的故事,但却讲得荡气回肠,不落俗套,这是作者深厚艺术功力的体现。环境氛围的烘 托、凄美意象的使用以及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学说的运用成就了这篇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菜竹山房》;环境烘托;意象;弗洛伊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09)04—0059—03 吴组缃(1908—1994),安徽泾县人,现代小说 物神韵的艺术手腕,颇得《红楼梦》写潇湘馆,怡红 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 院,稻香村的三昧。”蓬 组缃谈到《红楼梦》对他的 经济系,一年之后转入中文系,潜心学习研究中外 启发,不仅在于使他具体认识何为封建主义和新旧 名家的作品。《菜竹山房》发表于1933年1月的《清 道德,不仅在于教会他提高白话文融合口语的文学 华周刊》,是作者“最富诗味的小说”。①/j、说中处处 表达能力,而且在于点拨他“慢慢懂得在日常生活 充满着“聊斋式”的鬼魅色彩,但在这“鬼气”的背后 中体察人们说话的神态、语气和意味”。③因此,在这 却是二姑姑愁苦寂凉的人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 篇幅小说中,环境已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而变成 的影响之下,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概念传播开 与人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的社会基础。 来,但在广大内地农村,一切如昨,封建旧思想、旧 由于受到封建礼教压迫,长年的寡居使二姑姑 传统依然深深地压迫着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妇女。 的心理压抑而扭曲,而她受压抑而扭曲的灵魂,也 《萘竹山房》这篇小说正是从这个角度批判了封建 必然通过她的言行、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等外部因 传统思想对于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摧残,小说写得十 素表现出来。二姑姑是一个怪人,但我们看完小说后 分精彩,这是作者深厚艺术功力的展现。 就觉得她怪得“合情合理”,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环 环境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境中,她不怪倒成了不正常的事情了。小说中第一次 一、提出“菜竹山房”时写到“我脑中的二姑姑家,到现在 《蒹竹山房》描写的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人 更是模糊得如云如烟。那座阴森敞大的三进大屋,那 生悲剧,但与其他揭露封建礼教罪恶的作品不同, 间摊乱着雨蚀虫蛀的古书的学房,以及后园中的池塘 它没有正面展示主人公二姑姑的悲惨命运和她孤 竹木,想起来都如依稀的梦境。”我们可以看出,小说 寂凄凉的一生,而是运用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的侧 中的“我”对二姑姑家的印象是“模糊得如云如烟”, 面烘托来完成的。小说对这个类乎“旧传奇的仿本” 但却记得那三进大屋,而且是“阴森”的三进大屋,还 故事并没有展开描写,它对二姑姑与姑爹年轻时相 有“雨蚀虫蛀”的学房,这都定下了基调。第一次提 知相恋的细节也没有详细交待,而是借“我”和阿圆 到二姑姑时,这样描写的——“修长的身材,清癯白 回乡探望二姑姑时的所见所闻,将如幽灵一般生活 晰的脸庞,狭长而凄清的眼睛,以及沉默少言笑的 在萘竹山房内的二姑姑和兰花的心境同菜竹山房 阴暗调子,都和她的故事十分相称。”这时我们虽然 的那种阴森、苍凉的环境联系在一起,起到很好的 还不知道二姑姑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但从二姑 渲染效果。“这种以居室环境的境界衬托和生发人 姑的外貌就能看出来她的日子过得不是那么幸福, 收稿日期:2009—06一l1 作者简介:刘妹(1984_),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 ・59・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4期 也就告诉读者,二姑姑是一个悲剧性的主人公。 在我和阿圆去二姑姑家的路上,小说中有一大 异的蝴蝶,颇得年少门生的倾慕。应该说,蝴蝶已经 作为两人爱情的信物,那一针一线凝结着少女对英 俊少年的憧憬与期待。但是“高中状元,衣锦还乡” 这样的故事没能发生在二姑姑的身上,她没能等到 与爱人携手走进洞房的时刻,而是抱着爱人的灵牌 做了新娘。从过门的那天起也就意味着二姑姑成了 段对皖南农村风光进行如诗如画的描写。作者这样 描写菜竹山房外的景色:“沿着荆溪的石堤走,走的 七八里,回环合抱的山峦渐渐拥挤,两岸葱翠古老的 槐柳渐密,溪中暗赭色的大石渐多,哗哗的水激石块 声越听越近。这段溪,渐不叫荆溪,而是叫响潭。Ⅱ向潭 的两岸,槐树柳树榆树更多更老更葱茏,两面缝合, 荫罩着乱喷白色水沫的河面,一缕太阳光也晒不下 寡妇,她只能通过在姑爹最喜欢的房间里刺绣着见 证了他们爱情的蝴蝶来缅怀在她心中永远年轻的 姑爹。《萘竹山房》中的蝴蝶作为男女相爱的象征性 来。”我们看出这里的景色是非常优美的,但这段生 机勃勃的风景画的描写,并不是闲笔,它映衬下文莱 竹山房内的描绘,使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与阴森可怖 的荼竹山房产生强烈的对比,显现出大墙内外两个 不同的世界,展现“优美风景”里的“残酷人生”。 进入菜竹山房里,“屋子高大,阴森,也是和姑 姑的人相谐调的。石阶,地砖,柱础,甚至板壁上,都 染涂着一层深深浅浅的暗绿,是苔尘,一种与陈腐的 土木之气混合的霉气扑满鼻官。”这段描写寓意明 显,作者看似描写菜竹山房内的景物,但实际上更为 重要的是交待二姑姑的生存状态,二姑姑在这“陈 腐”“阴森”的大屋内生活了几十年,她的内心也早已 如同这大屋一样失去了活力,只剩下一幅躯壳在游 荡。大屋之内的另一个女人兰花,“她陪姑姑住守这 所大屋子已20多年,跟姑姑念诗念经,学姑姑绣蝴 蝶。”两个女人在“古墓”一般的大屋里相依为命,和 她们做伴的也只有“青姑娘”和“福公公”等小动物, 时间在大屋里似乎停滞一般,唯一改变的只是女人老 去的容颜和枯萎的灵魂。 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意念通过景物描写展现出 来,构成隐喻,使景物描写不只是闲笔,而具有象征 意味,这也就是吴组缃在《菜竹山房》中给我们营造 的“鬼气”十足的环境,通过环境的营造来突现封建 思想与封建礼教对于人民尤其是底层妇女的压迫。 二、凄美的意象 意象是一个独特的审美复合体,它融合了作者 的思考,可供读者反复寻味。小说中采用的凄美意 象很好地烘托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1.蝴蝶。作品中多次涉及“蝴蝶”意象。古往今 来,“蝴蝶”作为爱情自由的象征,一直被民众寄予 幸福美好的含义,从庄子的“蝴蝶梦”到梁山伯与祝 英台的化蝶,蝴蝶已成为爱情的化身,体现着中国 式的浪漫色彩。二姑姑的红颜时代善于刺绣姿态各 .60. 意象出现,两人因蝴蝶一见倾心,同时借助梁祝的 爱情悲歌来影射二姑姑悲剧恋情,为后面的故事埋 下了伏笔。 2.菜竹山房。大屋是那个充满霉味的畸形社会 的象征,二姑姑和兰花就在这畸形的社会里度过自 己凄凉的一生。“莱竹山房”这座大屋见证了二姑姑 悲剧色彩的一生,也是在这座大屋里二姑姑变成了 片断中的“女鬼”,在窗外偷窥“我”和阿圆的私人生 活。“我”和阿圆过的是“电灯电影洋装书籍柏油马 路的另一世界的生活。”可是,家乡的一切,记忆中 的“那座阴森敞大的三进大屋,那间摊乱着雨蚀虫 蛀的古书的学房,以及后园中的池塘竹木”,依然如 旧,甚至更加腐败、烂朽。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世 界“阴暗,凄苦,迟钝”,日复一日,愈加深重。这样一 种状态,这样一种多少年不变的格局,同“电灯电影 洋装书籍”,以及“平月见惯的西式房子,柏油马路, 烟囱,工厂等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面对着这样的 对比,人们不能不对农村的现状发出声声哀叹。环 境没有变,人也没有变——该是变变的时候了。 三、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学说的运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它 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本我受快乐原则限制的指 向一定先天需要的满足,超我受道德原则限制的主 要职能就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自我受 现实原则限制则努力调和这两种相互对抗的力量, 使我们成为正常人。在这个故事中,封建礼教对人 性的打压,也就是祖母抓奸及其结果——“人人夸 说的绣蝴蝶的小姐一时连丫头也要加以鄙夷”,这 是封建思想对于人们思想的控制,原本遵守封建伦 理道德的二姑姑是人人所称赞的,但却因为私订终 身乃至出身低微的丫头都鄙夷出身高贵的大家闺 秀。其实,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性的需求,那是我们 的动物性,但是社会道德不容许这样的需求表现, 文学研究 刘妹浅析《菜竹山房》的艺术特色 所以一些人会压抑自己的性需求来迎合社会道德 情的样子,但这些也没能阻止她内心的渴望,于是 伦理要求(即用超我来压制本我),他们把自己不愿 两个女人在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压抑和幻想之后,终 承认的性需求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这些动物性和 于定格为月光下的“鬼脸”,作者将封建礼教对于人 不道德的需求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这就是自我的 们思想的禁锢尤其是对女性的戕害以一种震撼人 功能),因此,当发现别人有那样的需求的表现时, 心的方式表现出来。 就开始迫害他人,排斥他人。这也就是发生了这样 《萘竹山房》这篇小说具有中国古典文学的特 的事情之后,周围的人对于二姑姑的态度发生重大 征,以“聊斋式”凶鬼气氛的营造,将封建礼教对于妇 转变的原因。她被人排斥,不被人理解,只能在别人 女的戕害表露无遗,令读者扼腕。同时,作者把西方的 的异样的目光之下继续自己凄苦而苍凉的下半生。 文学理论与东方的凄美故事有机结合,表达出作者丰 才子死后,二姑姑寻死的行为被少年家认为 富的内心情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 “尚有稍些可风之处”,这就是说残酷的现实教训使 二姑姑只能由礼教的叛逆者变成一个礼教的遵从 注释: 者,她选择了死亡,所以社会认为二姑姑符合了社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人民出版社第399页。 会超我的要求,于是就接纳了她。这种封建思想在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人民出版社第399页。 极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态度以及生活方式, ③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漫谈《红楼梦》亚东 赋予超我巨大的力量,任何本我的流露只能换得加 本、传抄本、续本——《(红楼梦>版本小考》代序,288页。 倍的压力,这就导致了人们只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 克制本我的要求,以至于人格的萎缩甚至心理变 参考文献: 态。弗洛伊德认为,如果本我、超我的平衡关系遭到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破坏,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人精神上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E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吴组缃.中国小说研究论集EM 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的不适与痛苦,甚至导致性变态和其他精神障碍现 1998. 象的发生。二姑姑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在她的红颜 ]吴组缃.宿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时代曾经有过短暂的恋爱经历,但是在强大的封建 [6]方锡德.吴组缃生平年表[J].新文学史料,1995,(1). 势力的压迫下,她只能通过怀念与姑爹曾经在一起 [7]吴组缃.我与二十世纪EJ].文艺争鸣,1993,(2). 时的点点滴滴来度过余生,但是无数次回味并不能 [8]韩冷.菜竹山房的生殖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平抚内心本我对于人性的呼唤,她在长期的压抑之 科学版),2002,(6). 下终于做了不容于社会习俗、伦理道理的“窥房”之 [9]赖彦怡.论徽州文化对吴组缃小说创作的影响.EJ].安徽工 事,来排解她心中压抑多年的欲望。可见,人性只能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被压抑而不能被消灭。兰花是大屋中另一个“活死 [1O]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人”,她一直陪伴着二姑姑,自己从未涉入爱河半 责任编辑:关华 步,只是在二姑姑一次次地讲述与回顾中去想象爱 责任校对:王岩云 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Green Bamboo Hermitage Liu Shu Abstract:Wu Zuxiang s Green Bamboo Hermitage,the masterpiece of sh0rt nove1.describes a woman's lonely and miserable life with simple words.It seems to tell the story of”gifted scholars and beautiful ladies”,but with original style and soul— stirring tone,the reflection of the writer's deep amstic merits.The setting,image and Freu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provide this novel with unique artistic glamour. Key words:Green Bamboo Hermitage;setitng;image;Freud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