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语文教材编选的几点设想

关于语文教材编选的几点设想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语文教材编选的几点设想

作者:王小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2期

摘要:语文教材是连接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桥梁,在语文教育研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的语文教材,主要以文选型的教科书为主,这种教材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导致语文知识的缺失和淡化。在语文教材编选中,本文尝试用知识体系和文学体系并行的编排设想,在语文教材中,分列语言知识与运用、文学文化与鉴赏两个板块,试图对语文教材编选做一些尝试和努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文选型教材;语言知识与运用

作者简介:王小梅,山东济宁人,为聊城大学2011级文学院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059-02

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渐行渐远,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与我们通用的文选型的语文教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语文知识总隐蔽在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角落里,不被重视,及至注意时也只是惊鸿一瞥。这是不是语文教材的“失职”呢?语文知识该不该编入教材,该不该引起重视,首先要对语文教材做一个定位。 一、语文教材的地位及功能 (一)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

教材是供教师教和学生学得凭借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一种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一方面受制于课程,另一方面又是对课程内容的显现。课程内容,是指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语文课程内容,指为了达到语文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语文课程内容解决的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是对“学什么”的规定。语文教材内容是解决“用什么教”的问题,即用什么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从学生学的角度讲,即通过什么途径去学。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教材内容必须反映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一旦确定,教材编撰者便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编制。另一方面,语文教材又具有极强的灵活性,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方式组织,则要看如何发挥教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了。教材不是展览厅,不是将课程内容的诸要素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否则教材就成了百科全书大词典了,我们的教学就是一种注入式教学了。 (二)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学的基本材料。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也是用得最多的课程资源,有着其他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材中可开发的资源是极为丰富的,用好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

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中呈现的事实、原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必备的语文知识;又要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习得相应的语文能力;同时,又要根据对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使他们产生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所谓:“文无定法,诗无达诂”。所以有人认为语文“不可教”,教了也不见成效。但是在现代社会,语文更需要教育,语文中有共通的法则和共通的方式,所谓“文无定法”又“大体有法”,正是经过教育,使学生懂得规范,学得方法,形成习惯。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他们便可以自觉、自悟了。关键是语文教师如何用好教材,如何把握这“可教”与“不可教”。语文教师要用教材教,并要教好教材。这是对语文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教材与学生

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依据。语文教材不是尽善尽美的展现课程内容的华丽外衣,不是只供学生欣赏的知识花盆,它最终指向的应该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最终不是我们灌输教会的,而是在我们的引导下自己学会的。所以,最好的教材不是定位于学生学习语法、规范的公式,而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材是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催化剂”。 二、文选型教科书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的语文教材一直都沿用着文选型的教科书,即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编排教材,选择什么样的文章就成了编撰语文教科书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工作。根据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主要将选文分为两类。

一种是将选文作为学习课程内容的途径,比如“例文”。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的感知,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但是,感知教具并不是教与学的目的,而是通过教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选用的例文,用的其实也不是整篇的“文”,多数情况下,派上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写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另一种是将选文当做课程的内容,即通常所说的“定篇”。这种选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选文,教与学的目的就在于领会这一篇选文。 (二)纵观我国的语文教育,再由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中,似乎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选文发生了曲解。其一,把例文的中心词由“例”偷换成“文”。本应该是用“文”去“例”课程内容,但是,人们却将中心偏转到了“文”,而忘记了要“例”什么。对于语文教材的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考虑的多是选取哪些文章,而却忘了选取文章的目的和用途,一篇课文力求面面俱到,而忘了最有价值的东西。其二,作为“定篇”的选文,对于“定篇”的问题,我们一直缺乏理论的研究,对于“定篇”的性质、功能,都缺乏统一的认识。而且,在讲析这些“定篇”的时候,由于视域的狭窄和教学方法的不当,教师教学这样的篇目只是达到全文理解的程度,并没有深度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我国文选型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系统性”是指课程内容的确定和内容联系的有序,但我们却把焦点聚在“选文”的系统性上。因为教材的主题是选文,教材即选文,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我们对于教材的科学化的追求上局限在“文选型”这一框架内。 而按照文选编排教材最大的弊病应该是语文知识的荒芜,也就是语文知识的隐性化。语文知识被藏在文选的外衣下,我们只看到光鲜亮丽的课文,而忽视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把教材比喻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话,语文知识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没有根的给养,它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我们有必要回归语文知识的本体地位。 四、语文教材编选的设想

就目前现状来看,文选型的教材编选体系还不能从根本上进行变革,尽管各地出现很多新编教材,但这种文选型的格局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回归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对学校的知识进行除旧纳新,如何以一种合理、科学的方式组织这些知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不能因为路途遥远或大的局面无法改变,而放弃任何尝试性的努力。这是几代人对语文教育的追求,需要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对于语文教材的编选,我有这样一些设想:用知识体系和文学体系并行的编排设想,在语文教材中,分列语言知识与运用、文学文化与鉴赏两个板块,试图对语文教材的编选做一些尝试性的努力。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

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将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和现有的语文知识体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层级,或更小的知识点,融入到各学段、各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融入到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这些知识再安排到不被注意的角落,而是将这些知识显性化,“堂而皇之”的独设一个模块。因为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大部分都是由几篇课文组成,有必读课文、选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等,或者还会设一些活动课程,但都“形同虚设”。我们要缩减课文的数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目的就是将这些知识纳入学生的视野,将附着在选文中的,将隐藏在课后练习题中的知识筛选出来,放到“台面上”,以引起教师和学生注意。使他们不再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几篇课文的学习上,在每个单元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些知识,训练相应的能力。

(二)文学文化与欣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文选型教科书中,还有一类是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文,即定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课程必学的篇目,这在国外也是通例。因为,“定篇”是各类语文知识的高度凝缩,我们在吟咏赏析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会习得一定的文法、章法,形成一定的语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升华。因为,“定篇”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甚至是一个世界。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我们就要在品读这些作品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对于“定篇”编选体系也可以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按照文化的角度编选,按照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进程编选,让学生体味到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认识到现世以外的世界,开阔他们的胸怀和气度。现行的苏教版教材是按照生活的主题编选教材,也很值得借鉴。因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与生活有关,它能润泽我们忙碌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味。这种生活,可以是古今中外,也可以是他们身边的生活,在畅游“近”的世界和“远”的世界中获得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思考。

如果语言知识与运用更多的是关于理性的知识,那么在文学文化与欣赏这一模块则更多的是非理性的知识。而往往正是这些非理性的知识对于人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远。学习母语,语感很重要,即对语言的感知力,但感觉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而理解了的东西却能更好地感觉它。所以,这两个模块在语文教材中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海林、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2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