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17卷第12期 20l0年l2户J 体育学刊 Vo1.1 7 No.12 D e c.2 0 l 0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FI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 张细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 要: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因校 制宜,突出培训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切实提高培训效果。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可分 为学习需要的分析、制订教学目标、选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成果及过程评价等5个 基本步骤。教学策略的设计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组织形 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设计3个方面。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057.05 中图分类号:G807 Teaching design of further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ZHANG Xi—qian (Department ofPhysical Educ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Education,Guangzhou 510303,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teaching design of further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 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s conducive to teach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achers,tak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diferent conditions and schools,highlighting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training,and effectively enhancing training effects.Teaching design of further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can be divided into such 5 basic steps as learning need analysis,teaching objective establishment,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teaching strategy desin,evalguation of design achiev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Teaching strategy design is the core link in teaching desig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design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further educ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teaching design 著名教学设计专家罗伯特・加涅” 认为,教学设计 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的过程,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 果为目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学设 美国有效教学论专家加里・D・鲍里奇 认为,每 个课堂上都存在着大量的个体差异。不管你多么熟练 地传播知识,这些差异都会影响你的教学效果。 从宏观上来讲,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的一个 重要特点是其教学对象的在职性和成人性;从中观上 来讲,继续教育可以按培训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 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不少学者对教 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展开了许多颇有创意的研究。由于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体育 学科本身等方面的特殊性,只有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 才能切实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层次,如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 干教师提高培训等;从微观上来讲,即使是在同一个 培训班级,培训对象在思想素质、专业态度、业务水 平、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因此, 只有加强教学设计的研究,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主体 1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1.1 从教学对象的主体需要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收稿日期:2010.08.20 作者简介:张细谦(1969一),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58 体育学刊 第17卷 需要,才能切实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工 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从课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因地因校制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呈 现出权力集中和权力下放两种趋势,各个国家和地区 都在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本国、本地区实际的课程管 理方式。在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也迈出 了实质性的一步,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确立了 地方和学校参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权力主体地位, 从而为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确保基础教 育的高质量和适应性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级课程管理 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它们在我国课 程体系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也分别有着各自的课 程开发主体。 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 要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这 对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中小学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的研究,是适应新课程管 理模式的需要。特别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 需要培训者根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充分考虑本地区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教 学设计,做到因地、因校制宜,才能提高培训工作的 效果。 1.3从体育学科的特性出发,突出培训教学的实践性 特点 体育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实践性。在体育学习 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身既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 学习的手段和对象;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 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和行为的变 化而表现出来的。在体育学习中当然也有知识的学习和 道德品质教育等,但这些也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 进行并完成的。这是体育课程的最大特征 。无论是健 身价值还是育人价值抑或是其它价值,体育学科都必须 通过运动实践去达成,这是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实践性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特 征,也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不能 简单照搬其它文化学科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设计的 研究,有助于设计出那些能够真正提高体育教师教学 技能技巧和课程开发能力及实际管理能力,且形式生 动活泼、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案,改变过去那种停留 在课本、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的现象,突出体育教 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1.4践行“体验学习”,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教学设计实际上是指教育实践1二作者以各种学习 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及学科的特点,运 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 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和安排。从不同的学习和教学理 论出发,就会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活动方案,也会表现 出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事实上,各种学习和教学理 论都有着各自的优越性,也相应地有着各自的局限性。 体验学习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学习”,但 大卫・库伯 把它推向了另一个境界,认为体验学习既 区别丁传统的理性主义教学理论,又不同于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它具有如下特征:体验学习是一个以体验 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而不是结果;体验学习是在辩证 对立方式中解决冲突的过程;体验学习是个体与环境 之间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 。正如其它学习理论一 样,对体验学习也存在着一些质疑和争议。体验学习 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文化课的教学中,也许存在一 定的局限性,但就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而言, 体验学习还是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体验学习的 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基于体验学习的继续教 育、个人发展及工作实践的循环关系。立足于体验学 习,跳出从理论到理论的纸上谈兵式的低效培训方式, 有助于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案,促进继续教育、个 人发展和工作实践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培训的实际 效果 2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的基 本步骤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 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 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 改方案的过程。从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上来看, 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很多环节,涉及到诸多要素,其中 学生、目标、策略和评价是构成教学设计的4大核心 要素。因此,常规的教学设计一般分为学习需要的分 析、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成果及过程 评价等4个基本步骤。不过,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 续教育并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用,也没有固定的教学 内容体系可供参考,因此,很有必要增加选用教学内 容这一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5个基本步骤。 2.1 学习需要的分析 学习需要的分析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 设计的起点,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重视对 培训f对象学习需要的分析。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中,教师的教始终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目标 的完成情况往往体现在学员学习效果及行为和情感变 第12期 张细谦: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 59 化等方面。学习需要的分析是制订教学目标、选用教 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有发现了问 题,认清问题的本质才能着手对它进行解决。中小学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是进行3方 面的T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 在职业态度、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 的基本情况,分析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 是通过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确定教学目标的 重点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三是分析现有的资源条 件和制约因素,明确设计教学方案以及可行性。 2.2制订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中,设计的目的是为了 优化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前必 须明确“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师生的活动、教学资 源和媒体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及应用,均 要围绕实现教学目标来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服务于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 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要求中小学体 育教师要尽快实现角色转变,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 变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由运动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 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由体育教学的控制者转变为 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从教材的传习者转变为教材 的使用者 。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坚持 实用性、针对性,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着眼于提升 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参照布 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可以把中小学体育教师继 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态度、技能3个基本 维度。在知识目标方面,主要是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 结构,拓宽学术视野;在态度目标方面,主要是帮助 体育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确立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学观;在技能目标方面,主要 是增强体育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研究意识,培 养对体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等。 2.3选用教学内容 在常规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选用虽然也被 认为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但并没有与学习需要的 分析、制订教学目标、设计结果及实施过程评价这些 环节视为同等重要。然而,具体对巾小学体育教师继 续教育的教学设计而言,教学内容的选用就显得十分 重要,因为迄今为止我国并没有组织编写这方面的教 材,也没有发布教学内容体系的指导性意见,培训机 构和培训教师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 从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体育课程改革类、体 育教学研究类、大课问体育活动类和学校体育科研类 4大模块。课程改革模块主要精选体育新课程的相关 理论知识,帮助体育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 教学研究模块主要精选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方 面的新知识,帮助体育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不断 改进教学技巧;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块主要选择大课间 体育活动的意义和方法等内容,以促进大课间体育活 动的推广;体育科研模块主要选择体育科研的理论和 方法,培养学员的科研能力,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这4大模块构成了培训内容的总体框架,具体到某个 专题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根据学员主体需要和教学目 标进一步细化。 2.4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它是指在教学 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 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 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 考虑。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策略来达到不同 的教学目标,而且需要在运用过程中不断予以相应的 监控、调节和创新。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策略的选用包括策 略选择和策略运用两方面。策略选择是指对教与学的 活动程序、组织形式、方法和媒体等的相对最优的选 择,即在主、客观条件可能与可行的前提下,尽力在 更广泛的有关教与学策略等系列中,找到科学的、更 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策略运用又可分为策略监控、 策略调节和策略创新3种形式。策略监控是指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随时注意策略运用的效益、缺 漏等,使策略过程与认知过程同步。策略调节和策略 创新主要是指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种因素的交 叉干扰,如教与学、师与生、知与行等矛盾之中交织 着矛盾,需要随时及时给以相应的调整、补充以至创 新等。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而言,教学策略 的创新尤其重要,因为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很大,而且 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可供参考的适用各种培训的教学 策略。 2.5设计成果及过程评价 评价是评判教学设计成果及其实施过程、检验教 学效果和调整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评价 理念及实施方式是教学设计的必要一环。教学设计的 根本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优化学习的方案, 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要促进学习以 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评价 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初步完成后的教学设计 体育学刊 第l7卷 方案本身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改 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对教学设计付诸实践后的分析 评判,相当于教学反思,为下一次进行类似的教学设 计时提供参考。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成果及其实施 过程的评价,应坚持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 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教学 效果的不断提高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学设计的成 果要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以及时修订教学设计 方案;对教学设计付诸实践的实施过程要发挥评价的 反思总结功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设计的 评价主要从学习需要分析是否准确、教学目标制订是 否合理、教学内容选用是否恰当、教学策略设计是否 有效等人手。 3 新教学观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的教学策略 3.1 设计教学策略要树立“交往互动”的教学观念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在既 定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最终的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策略的选用。教学策 略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 而不同的教学观念对这一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因此, 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培训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 时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2l世纪以来,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过程被 认为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 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那些只有 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和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 清源,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重大突破 。 由于教学对象的成人性及体育学科的实践性,中 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更应该树立基于“体验学习” 的“交往互动”的教学观念,并全面渗透到教学策略 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从体验学习理念来看,应该注重 把教师的理论传授与学员的实践体验结合起来,让培 训成为促进学员专业成长的过程,致力于构建实践T 作——继续教育——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从“交往 互动”的教学观念来看,教学是教师与学员的交往和 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 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员分享彼此的 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彼此达到共识、 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2教学策略设计的基本内容 1)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 目标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 用、教学过程的贯彻都要综合、集结、具体落实到一 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学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 响,培训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要善于在适当的时机选 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常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式、问题情境式、校本 研究式、自我反思式等形式。课堂讲授式采用教师讲 一学员听的形式,主要适用于集中培训;问题情境式 围绕某一特定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把问题解决的过 程变成学员成长的过程,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和教学 研究;校本研究式是基于学校的一种培训形式,它是 在职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学习的一种形式; 自我反思式是在职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自 觉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组织形式。不 同的教学组织形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 标,它们之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 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 称。“教”与“学”的关系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教学方法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培训教学的过 程中,教须依从于学,学要受导于教。教学方法的设 计不仅要求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问题,还要求将教学 方法设计的重心由教法向学法转移、由教授向指导转 变。总之,教学方法的设计要贯彻新的教学观念,注 重让体验成为学员学习和发展的源泉,注重“做中学”, 即使是教师讲一学员听,也应该致力于唤起学员主动 学习的热情,激发学员已有的实践智慧,充分发挥认 知性学习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用,要以学员的学习需要、 教学目标的达成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依据,从教法与 学法的有机结合及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上考虑教 学方法的有机融合,从而谋求教学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专家讲座式、学习指导式和自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专家讲座的方法主 要适用于课堂讲授,学习指导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问题 探究和校本研究,自学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学员的自我 反思。 3)教学手段的设汁。 教学手段的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条件 第12期 张细谦: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 下,设计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学手段。对于某 一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来说,教师只有选择和 设计出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才可望取得最佳的教学 效果。教学手段的设计要注重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 种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是指现有教学资源要做到物尽 其用,合理开发是指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挖掘教学 资源,主动创造和改善教学条件。 教学媒体是一种条件性教学资源,它直接沟通着 教与学两个方面,影响着培训教学的进程和效果。在 选用教学媒体时,设计者既要考虑媒体的物质属性, 又要考虑体育教师培训本身的特色。“各种媒体之所以 不同,就在于它们可以用来呈现沟通的物理特性的不 同,例如,有的媒体可以呈现视觉的效果,但有的则 不能……当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对于学习者不论正确 或错误的反应提供适当的反馈,可以说是最能增进教 学效果的关键”” 。例如,在进行“如何设计和运用情 境教学”的培训时,结合视频展示出的不同案例进行 剖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自1 999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 定》至今已有10余年,然而,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 育的实践工作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教 学设计的种种缺陷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说1O 年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尚属新生事 物,那么,时至今日,学校体育界就应该责无旁贷地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设计展开系统深入 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 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陈正昌,等译.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2]加里。D。鲍里奇[美].有效教学方-X-[M].易东平, 译.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2:35.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f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1.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 [5】D・A・库伯[美].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 发展的源泉 】.王灿明,朱水萍,译.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8:22—33. [6]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 大学,2007:77.80. [7]余文森,昊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