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游戏、讲故事或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数学,爱数学, 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鸟、小熊、考虑、松鼠、小马。变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这节课老师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我们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让学生犹如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园。通过更巧妙新颖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
二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如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双眼。
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三、创设课堂教学的情景寓教于乐
课堂是静态的物质存在,因为有了学生——这活活生生的生命,才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才充满着成长的气息。新课程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更多的是一个交流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朋友、伙伴。这个“朋友”应是一个善于倾听、有欣赏眼光的朋友,低年级的同学虽然小,但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受人注意,自己的意见能得到别人的聆听、承认,希望得到别人欣赏、重视。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的数学故事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每个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都受到重视和欣赏,让他们更加喜欢数学。
例玩游戏是学生生成兴趣、展示个性的、发挥主动性、增进思维活跃性的有效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的情景中学习,在学习的情景中游戏,达到寓教于乐,寓玩于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又可借此进行思想教育,体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新理念
四 每天进行计算训练
每天坚持计算训练,采用竞赛的形式,尽量让学生多说,要鼓励学生说,哪怕学生说的是错误的,让学生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特别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他们说的机会,说的自由。这样可以训练学生不仅学会了听、说而且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每天都进行口算,笔算竞赛,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低年级主题图多,学生学会看主题图显的更加重要,我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能发现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的,教师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交流能作出判断。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小鸟头饰,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小鸟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
“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六 做好错题记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每个学生都会有做错题的时候,到考试复习时他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后来我针对这种现象,我自己制作了一张表,有全班学生的名字,把他们作业中出错的题目一一记录下来,到复习时候就整理成一个错题集,然后进行针对性训练。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是我的几点感悟,请各位行家指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