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 2007/'11 一一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 ◎赵耀 7个,占协会总数的29%,种植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 协会中从专业上分:畜牧业有1果树生产协会4个,占协会总 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 ̄lkiL”的要求,努力变 业的22个,占协会总数的33%,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黑山县在“辽露县域经济群中事先 数的6%,农机协会8个,占协会总数的13%。农产品加工业6 崛起”的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黑山县近年来 个,占协会总数的10%,农村沼气协会1个。 重点狠抓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型农民的培养,各类农民合 黑山县农民专业协会现有会员弼93人,辎射服务农户 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 280。6户,已辐射到种植业、奄牧业、果树、农机、农产品加工 快速发展,并且带动了全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产 等各业,2O。6年末,各类协会会员人均纯收入可达 jE双)元, 品模式的发展进程,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一为全县2o。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 现状 目前:黑山县农民专业协会s8个,其中在民政部门注册 、二、做法 1、以实现农民增收为契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的有48个,占农民专业协会总数827%,在工商部门注册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受内容包括“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 3个,占总数S1%,尚未注册的专业协会7个,占总数l2%, 民增收”而要实珊塞一目标.必须要开拓视野,改变思路,在体 另有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往3个。在以成立的58个农民专业 时的风险管理向潜在的风险管理转变;从风险的事后处置向 贷人员的专业培训制度化、经常化,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本着 资产风险管理转变。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行业务发展的识别、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新思想理念,更新业务知识,有针 计量、监测和控制贷款风险的有效预警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 对性的培养一批能适应各种层次信贷业务的专业员工。使他 们不仅要精通金融和信贷业务,还要成为业务涉猎行业的专 风险预警讯号,采取不同的信贷监管措施。 业人士,只有熟悉行业祀企业状况,才能准确的判断贷款的风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需要,促进信贷管理制度的 作为一家商业性贷款业务发展较晚的银行,本身客户资 险程度, 源就很有限,其硬件配套设施与其他银行椎比还有一定的差 落实。距,给客户提供的服务也有一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农发 五、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贷款全程问责追究 行更应该合理营销,给自身一√卜充分的缓冲期。利用缓冲期时 制度 间,加强自身培训,强化内部改茧,完善硬件措施建设,利用现 农发行开办商业性贷款后,各类企业出于不同的资金需 代信息网络先进技术手段,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为规范管 求,必然想方设法到农发行贷款 这就提供了滋生腐败的± 理、改进服务、提供效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备地的农发行 壤。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贷款管理问责追 要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实力和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究制度,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制赛的实施力度,通过制定信贷廉 三、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推进管理手段现代化 确定信贷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坚持发展速度、规模、质量 政行为准则、建立廉政监督举报电话等方式对员工廉洁情况 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自身办贷实力与业务发展桕适应,以 进行全面督查,不断加大监督力度,防范以贷谋私等腐败现象 适应商业『生贷款业务顺利开办的需要。 的发生,以确保农发行商业性贷款业务的顺幂U开震。 四、提高人员素质,确保适应商业性贷款业务需要 参考文献l 农发行的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速度不断加快,其人员 …尉士武主编,2C ̄,5年8月《商 性贷款业务知识读本》 业务素质要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多年来 的政策性信贷业务,信贷人员大多形成了“政策性”贷款管理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资料)【2郧伟,《基层农发行新业务发展的的问题与对策》f《农 方式的惯『生思维,对商业性信贷业务矢口识需要进一步学习。加 2期) 强信贷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素质已成为当前的 业发展与金融》2O。6年第1【3l胡天禄,《关于信贷管理几个个问题的思考》(《农业发 首要任务。一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岛 快转变信贷人员的传统 『7年第2期) 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信贷人员的责任感 二是建立奖罚 展与金融》20Cf4}董明、甘云洁,《农发行商业性信贷管理如何突破路径 分明的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切交做到将贷款管理与岗位绩 效挂钩,在分配上“以岗定酬”,打破“平陶主义”,充分调动信 簸赖桎措》(《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年第6期)贷从业人员的责任感稻积极性,胥 解决“多千不如少于,少 千不如不 ”的消极J 理,提高信贷资金管理水平。三是将信 固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10161 —6】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 :经 2007/11 但真正组织健全,运行规范、覆盖 制上、机制创新上突破,首先是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 模偏小,合作社数量虽不少,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组织比例偏低,大部分合作组织缺乏 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域外学习、考察、借鉴 面广,外地经验和好的做法。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 宴胁 支撑。五是台竹墨 内部运作 多瓶陋。 有的甚至社员代表大会。都很少 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为基础。以资金及其它生产要素为纽带,与 部分合作社管理机构不健全,农民建立较为紧密的产销合作和服务关系,提高农民组织化 召开,特别是成员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双向约束 程度,带动农民争收。 机制,不能很好维护成员利益。六是合作层次不够高,很多合 实行订单购销服务,深层次加工开发,走 2、依托产业支撑和多元主体,牵头、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 作社属于初级阶段,织发展步伐。一方面依托产业支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出去联合发展等方面很少涉足,缺乏更为广泛的多型式,深层 织。黑山县紧紧围绕现有产业优势的绿色芳山有机花生为依 次的联合与合作。托,辐射周边3。个乡镇,350村、近2S万亩地、力求打造出~ 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另一方面 是以常兴镇辽西牌温室棚桃生产基地为多元主体牵头,发展 到1612座、S5个温室小区、近S5万株,占地面积4030亩,并 改选品牌、引进新品种、如早露蟠桃、千年红桃,风柏毛桃、雪 桃、中华圣桃、油桃王、中油4号、中同S号、外早1号、丽春桃 近1O个品种,此品种运销广东深训,北京、上海等地。以此为 依托形成较大销售态势。给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3、坚持边发展,边完善,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 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登记,借鉴外 地先进经验和做法,会同工商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 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及管理工作的通知》,新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的成立条件,程序、名称、收费等做出规定。另一方面大力 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 农产品收购契约关系,同时下发相关一文本,明确订单农业的 重点,加大推进力度,目前,全县玉米等订单近2万份。 4、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营造良好环境。几年来,省市不断打口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每年都有一个象样的专业合作组织 获得扶持资金1S万元,从而不断扩大高效农业的生产规模、 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农产品销售,此外,对完善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的整体功能、提高协会能力、尤其在改变协会办 公、设施、提高整体培养和学习方面得以全面改善。为农民专 业协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 目标,坚持农民自愿,能人领办,社会参与,党政支持的发展思 路,黑山县虽然在自我发展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按要求和 与外地相比,相距甚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一是真正由农民联合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例 不高,以现有组织载体牵头组建的多,以农民自我联合组建的 少,很多都是原有雏型企业或产业基础逐渐转化而来,占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总数40%。二是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中,符合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偏低,只能 占10%,其余为松散型的专业协会和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所 谓专业合作社。三是部分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对发展农民专业 合作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联合创市场的能力,农户对合 作社有很大的随意眭,缺乏诚信意识,有利则合,无利则分,在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四是合作组织规 一62一 四、思考 1、加强《农民专业合作法》的学习和培训。采取办学习辅 导班等举措,增加培训覆盖面,切实提高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民 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函,设立登记机 构,内部管理,扶持政策等专业知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 展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2、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发展岳次和水平。为 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整体水平,要不断加大市场开 拓,技术开发力度,很抓产品质量建设,积极争取和利用好品 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科技、经营、加工、财会、法律等方面 队伍建设、力求为农民提供最佳服务,使自身获得最佳效益。 3、逐步规范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紧紧抓住《农 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后的有利契机,依法做好章程的制 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登记申请文件的准备等有关事 项的辅导和指导工作,新发展一批改造转型一批,完善提升一 批,力争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陕的地方,在产业和产品上 要有新突破。引导和扶持农村专业大户和经营能人牵头创办 专业合作社,通过吸收会员入股,完蔷合作机制等,引导龙头 企业和其它组织载体牵头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企社、 事社、村(镇)社分离,把合作社真正办成独立的市场主体。 4、加大政策扶持和组织推进制度。一是加大投资力度。扶 持农民专业协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开展质量标准制定, 产品认识市场营销,成员培训等工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县 财政加大农民专业协会经济组织专项资金扶持的同时,积极 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二是切实落实税收优惠 政策。各级相关部门要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该减的 减,该免的免,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环境;三是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级金融机构加大给予支持力度在各种 贴息贷款项目和小额贷款上向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组织倾斜, 扶助其解决生产经营资金缺口妥蔷解决农民生产资金贷款难 题,同时在组织领导,典型培养和推广,考核奖惩等方面出新 招,求实效,真功夫,更好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 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中共黑山县委党校辽宁锦州1214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