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 A )
(A)巴氏消毒 (B)干热灭菌 (C)间歇灭菌 (D)高压蒸汽灭菌
2.称量牛肉膏时不可用 称量 ( C )
(A)小烧杯 (B)表面皿 (C)滤纸 (D)称量纸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一般在加琼脂之前 (B)在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调节培养基的PH值一般在加琼脂之后 (C)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要将其PH值调节至6.4~6.6 (D)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要将其PH值调节至5.4~6.6
4、分装配制的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以下正确的是 ( A )
(A)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5 (B)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3 (C)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2/3 (D)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2
5、高氏1号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各种微生物都可以
6、下列关于高压蒸汽灭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灭菌锅内加水量以水面与三脚架齐平为宜。
(B)达到所需灭菌时间后,关闭热源,等压力降为零后,打开排气阀,取出灭菌物品。 (C)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塑料制品、培养基、工作服等灭菌。
(D)当锅内空气排尽后,关闭排气阀,等温度升到121℃开始记时,灭菌20min。
7.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 C )
(A)碳源 (B)氮源 (C)凝固剂 (D)生长调节剂
8.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 C )
C
)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9.新接种的放线菌培养的时间是 ( D )
(A)1~2天 (B)3~4天 (C)3~5天 (D)5~7天
10.使用油镜时,物镜的倍数是 ( A )
(A)100 (B)40 (C)10 (D)5
11.从土壤中稀释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实验中,设最初取0.5克土壤制成悬液,稀释至10-6,
取0.5ml悬液接入相应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按细菌的条件, 培养1天后计数,发现共有8个菌落,则由此可得每克土壤中所含细菌数量
为 ( B ) (A)1.6×106 (B)1.6×107 (C)3.2×106 (D)3.2×107
12.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阴性菌应为 ( B )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13.大多细菌培养的温度是 ( B )
(A)370C (B)280C (C)250C (D)450C
14.将有蔗糖的牛乳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混匀后, 消毒的温度是 ( ) (A)850C (B)500C (C)1000C (D)370C
15.以下不作为细菌分类的实验是 ( C ) (A)革兰氏染色实验 (B)细菌形态观察 (C)细菌数量的测定 (D)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6.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 )
(A)真菌>细菌>放线菌 (B)细菌>真菌>放线菌 (C)放线菌>真菌>细菌 (D)细菌>放线菌>真菌
17.对金属制品和玻璃器皿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 )
(A)干热灭菌; (C)消毒剂浸泡;
(B)灼烧; (D)紫外线照射。
18.实验室常用于保存微生物的温度为 ( )
(A)4℃ (B)28℃ (C)37℃ (D)50℃
19.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 )
(A)0.15~2.0% (B)0.5~0.7% (C)1.5~2.0% (D)15~20%
20.接种后,霉菌培养的时间是 ( B )
(A)1~2天 (B)3~4天 (C)4~6天 (D)5~7天
21.有荚膜的细菌用背景染色法染色后,荚膜的颜色为 ( C ) (A)红色 (B)黑色 (C)无色 (D)紫色
2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其工作距离越 (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变化
23.土壤的稀释分离、纯化实验中,设最初取0.5克土壤制成悬液,稀释后取10-6稀释液0.5ml
接入相应的细菌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计数,发现共有8个菌落,则由此可得每克土壤中所含细菌数量为 ( )
(A)1.6×106 (B)1.6×107 (C)3.2×106 (D)3.2×107
24.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 )
(A)0.15~2.0% (B)0.2~0.7% (C)1.5~2.0% (D)15~20%
25.以下不作为细菌分类的实验是 ( )
(A)革兰氏染色实验 (B)细菌形态观察 (C)细菌数量的测定 (D)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26.接种环最佳的灭菌方法是 ( )
(A)干热灭菌 (B)灼烧; (C)消毒剂浸泡 (D)紫外线照射
27、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 )
(A)0.15-0.2% (B)0.5-0.7% (C)1.5-2.0% (D)2.0-5.0%
28.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 )
(A)<4.0 (B)4.0-5.0 (C)6.0-6.8 (D)8.0
(A)95% (B)75% (C)90% (D)50% 二、填空题
1.酵母菌通过0.1%美兰染色1~2分钟后,活细胞呈 色,死细胞
呈 色;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呈 色,大肠杆菌呈 色;枯草芽孢杆菌经孔雀绿初染,番红复染后,菌体 色,芽孢呈 色。 2.蛋白胨易吸潮,所以称量蛋白胨时应注意的是 。 3.分离微生物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分别为 和
。
4.分离微生物的最终目的是 。
5.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 。
6.培养细菌的温度是 、时间是 、配制培养基的PH是 ;培养放线菌的温度是 、时间是 、配制培养基的PH是 ;培养霉菌的温度是 、时间是 、配制培养基的PH是 。
7.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焦距 ,其工作距离 ,所需光量 。
8.酵母菌通过0.1%美兰染色3~5分钟后,活细胞呈 色,死细胞
呈 色;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呈 色,大肠杆菌呈 色;枯草芽孢杆菌经孔雀绿初染,番红复染后,菌体呈 色,芽孢呈 色。 9.湿热灭菌杀菌力强,因为是 、 。
29.酒精消毒能力最强的百分数是: ( )
10.细菌的芽孢耐热,通常干热杀灭芽孢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小时;湿热杀灭芽孢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分钟。 三、判断题
( )1.大肠杆菌的V、P实验和甲基红实验均为阳性。 改正:
( )2.乳酸菌饮料发酵中,培养温度为370C,培养时间为24小时。 改正:
( )3、乳酸菌饮料发酵中,牛乳和水的比例为1:2,于500C下消毒。 改正:
( 错 ) 4. 在吲哚试验中,加入吲哚试剂后要充分振荡试管,以使混合均匀。 改正:加入吲哚试剂后切勿摇动试管,以防破坏乙醚层影响结果观察。
( 错 )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其视野面积愈大。 改正:
( 对 )6.摆斜面的长度应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5。 改正:
( ) 7.霉菌最适的pH为中性~微酸性。 改正:
( 错 ) 8.放线菌菌落表面湿润,易用接种环挑起。 改正:表面干燥,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
( )9.所有放线菌菌落表面干燥,呈粉绒状。 改正:
( )10.在芽孢染色中,涂片上加入孔雀绿染液后,自然干燥1分钟。 改正:
( ) 11.摆斜面的长度应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3。 改正:
( ) 12.细菌的荚膜染色实验中,为确保细菌能固定在载玻片上,可用微火加热。 改正:
( )1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PH值应为中性偏酸。 改正: 四、名词解释
1、菌苔和菌落 菌苔:指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多个细菌或孢子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群体,称为菌苔。 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2、抗生素和菌落 抗生素:
3、芽孢和荚膜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
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荚膜:细菌在细胞壁上分泌的富含水分的多糖黏胶外层,此黏胶层较厚,有明显的外缘和一定的形状,且紧密地结合于细胞壁外。 4、消毒和灭菌 五、简答题
1、请分别画出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微镜视野下的形态图。
2、画出平板划线接种的两种方法的示意图,简述其划线方法.
3、为什么芽孢染色需要加热?为什么芽孢及营养体能染成不同的颜色?
4、简述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5、试述细菌、放线菌、霉菌菌落形态的特点。
6、简述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7、简述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
8在制备细菌装片时为什么要固定?可用什么方式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
六、填图及填表
1. 下列事件是采用何种措施控制有害微生物的。
酸菜中的乳酸菌 酒精擦手
培养皿在烘箱中1200C,2小时 市售牛奶 新洁尔灭拖地
培养基在高压锅中1210C,30分钟
消毒
防腐
灭菌
2. 此图是青霉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写出各部位名称。
①___分生孢子_____________ ②___小梗____________ ③____梗基____________ ④____分生孢子梗__________
3、此图是黑曲霉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写出各部位名称。
①__足细胞_______________ ②__分生孢子梗____________ ③___次生小梗_____________ ④___顶囊________________ ⑤___初生孢子梗__________ ⑥___分生孢子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