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阅评要把握“三性”——关于新闻阅评的思考

新闻阅评要把握“三性”——关于新闻阅评的思考

来源:意榕旅游网
传嫘实务

新闻阅评要把握“三性”

—-关于新闻阅评的思考

高树川

(重庆日报,重庆401120)

摘要:如今,中央、省、市地方都建立了完整的新闻阅评制度,并且对我国整体的新闻媒体有很大

的影响。新闻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引导提升媒体能力发挥着检验媒体的作用。新闻阅评与新 闻秩序、管理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并且新闻评阅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本文通过对新闻阅评工作的把 握,将宏观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党委宣传;新闻阅评;舆论导向;“三性”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19-0166-01新闻阅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建党开始就有

相关部门开展新闻评阅工作。而在西方同家,新闻评 议制度也是普遍存在的。新闻阅评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涉及各种内容,关于新闻的主体、客体等各个环节,将 此作为研究问题来探究。[1]

一、 新闻阅评的由来、表现及其本质特征从广义上来说,新闻评阅可以是大众对新闻报道的看法、意见,狭义上也可以是有关新闻组织部门对新 闻的评说。对于新闻传播而言,将新闻阅评看作专业 的、规范的、严谨的评述。新闻宣传部门与相关出版部 门要对新闻的“阅”和“评”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 阅读和评议双方面的。

(一) 新闻阅评及其由来

新闻阅评是我国已经成为制度化的新闻评阅或者 新闻审阅的总称。这是党和政府对于新闻的管控和评 价,可以作为新闻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新闻审阅 的一种重要方式,这都可以看作新闻评阅的表现方式。

(二) 新闻评阅的表现方式如今我国存在的“新闻评阅”模式有3种:一是关于中宣部和各省、市、区宣传部作为宣传 小组的“新闻批评”。在此过程中,主要成立于20世纪 90年代,并且对新闻作出评论、评价和修正,引导新闻 工作。

k是我国的“新闻审阅”制度,审阅制度人员并 不参与正常新闻的所有内容。审阅需要对于新闻出版 进行把握。U]审阅必须依靠相关的法律与政策,针对 新闻相关的材料,确定其导向。

三是新闻媒体内部的“新闻阅评”团队,这是在 新闻媒体内部类似一种新闻媒体人的制度,由媒体人 员组成,有相关的知名专家与学者。确定媒体人的充 分自律,对自身新闻的尊重,确定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 性。[3]

新闻传播系统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系统,确定新闻 传播的秩序问题、导向问题。新闻阅评是宏观把握的重要方式。

新闻ki评的制度化也是对新闻工作的重要要求, 保证新闻导向。当然,这一制度化的过程也出现了不 少问题。制度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各种媒介 在传播的过程中其实也出现了一些纠纷。而新闻评阅 制度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应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 制度。

闻评阅制度其实有两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对新

闻媒介、新闻舆论的约束,对其作出引导,更重要的是 形成新闻关系、新闻舆论之间的习惯。新闻评阅制度 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其中的必要性 与必然性。

三、新闻阅评制度的理论建构(一) 新闻阅评制度的政治维度政治维度或者说意识形态形式,对新闻评阅工作 有重要影响。如今我国的新闻阅评工作尊崇的是马克 思主义新闻观。从政治维度来衡量新闻阅评,其实也 是检阅、判断新闻宣传方向是否正确、新闻作用是否有 效。围绕党和国家,围绕社会主义,围绕意识形态,都 是重要的政治维度。

(二) 新闻阅评制度的公正维度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是公正立场。新闻要追求公正, 确保新闻的客观、准确。新闻要从大局出发、从人民的 利益出发,而不是掺杂个人感情和个人礼仪。新闻阅 评者和被阅评的媒体其实处于一种矛盾统一体状态, 有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感。新闻阅评人可以对新 闻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保证新闻阅评、新闻 阅评制度的公正。

(三) 新闻阅评制度的批判维度

新闻阅评的另一层面的作用是批判维度,这一维

二、 新闻阅评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度可以对新闻的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作出新闻评议。 1996年,江泽民同志曾经对舆论导向提出了相关 新闻阅评对新闻、新闻媒介中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固有 理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新闻舆论的领导作用。 问题的案例作出批判。这种批判是新闻阅评工作的重 他曾经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 要内容。新闻工作的批判包含批判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等

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应将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把

四、新闻阅评的“三性”——宏观性、时代性、针 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新

闻工作的重点是对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并且将 对性

(一)新闻阅评的宏观性这种舆论导向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4]

新闻阅评是一种对新闻进行宏观把握的方式,不 新闻阅评重要的性质之一就是宏观性,对政治的把

对宣传尺度的把握,都是部门新闻(下转第168页)仅是对舆论导向的把握,更是掌握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握、

一166

传娓实务

(三) 深化内容创新,升级广告传播选题

細1鹏|

识,维护行业发展的正常秩序。尤其是在网络社会高

速发展的信息环境中,广告行为主体的发展十分迅猛, 仅凭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无法有效地实现对信 息内容的监督与控制,还需要相关从业单位与个人在 传播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自律精神,才能保证新媒体广 告的健康发展,立足长远,完成对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避免传播环节中矛盾问题的扩大与激化。

四、结语新^体1\"环境下的广告需要迎合时代环境才能实现 自身发展。通过对社会受众的精确定位,加上与现代 通信科技的深入融合,可以在补充自身内容的前提下, 保证传播效果。同时,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上也要 发挥积极作用,并以此保障广告传播的发展环境,真正 意义上实现其传播形式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更好地 展现信息扩散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1 ]王培培.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广告的传播方式及营销

策略[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 05 ): 106-107. [2 ]古吉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益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现

状及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8.

[3 ]陈丽楠.新媒体视域下品牌传播的本土化策略——以

麦当劳中国风广告为例[J].视听,2017 ( 11 ): 197- 198.作者简介:张舒乔(1998—),女,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广 告学新媒体。

五'结语

本i讨^了新闻阅评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必然 性,并探讨了新闻阅评制度的理论建构,分析了新闻阅 评的“三性”——宏观性、时代性、针对性。随着新闻 行业的快速发展,宣传工作的开展,新闻评阅工作也在 不断改善,不仅是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制度也在不断改 善。对于新闻阅评工作,要多下功夫,完善新闻阅评制 度,为我国新闻阅评事业作出贡献,为我国的新闻事业 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1 ]包东喜.新闻阅评的新闻学思考[J ].今传媒,2008

(10) : 34-36.[2] 胡芹,傅洪波,金文兵.新闻阅评规律初探[J].新闻

前哨,2010 (06): 37-39.[3] 文有仁.新闻阅评与新闻采编——谈《新闻阅评学》

的出版[Jl *中国记者,2010 (05 ) :65-66.[4 ]苏进跃.新闻阅评定义、规律、原则初探[J ].湖南社

会科学,2005 ( 06 ): 187-189.[5 ]包东喜,徐楚桥.新闻阅评制度的学理初探[j ].江汉

论坛,2009 ( 12): 120-123.[6] 刘晓程.论“新闻阅评”之不同于“媒介批评”一兼

谈媒介批评的内涵与本质[J ].今传媒,2005 ( 04 ): 18-20.[7] 黄坦.新闻阅评要把握“三性”——关于新闻阅评的

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2015, 6 ( 24 ) :3-4.作者简介:高树川(1963—),男,本科,重庆日报质考办主任 编辑,研究方向:对已出版新闻稿件进行质和量的考核。

当前网络环境下,社会文化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

展空间,并在网剧、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新媒体中,塑 造出了新型网络文化体系。而这种文化性内容,也通 过其创新性内容与优质化选题,创造出了大批量的流 量条件。[3]新媒体广告也要重视这种文化形式的影响 力,使自身品牌特征、产品形象与文化内容形成连接, 并通过内容塑造,完成自身的传播扩散。

例如,在商品营销过程中,立邦漆品牌在自己的营 销策划案中,通过与东方卫视的合作,创办了《梦想改 造家》这一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内容中,前半期通 常通过对具体家庭家具生活条件的描述,表现普通家 庭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矛盾问题。然后在节目后半期, 会通过针对性的家居设计与建筑改造,帮助这一家庭 完成建筑装潢升级,使其家庭矛盾与窘境得到一定程 度的缓解,同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简要介绍设计装潢 中所使用的品牌装修材料。

(四) 树立责任意识,接受社会监督约束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信息传播形式,新媒体广告自身也是社会文化内容、媒体资讯条件、商业信息传播的 综合体。为了保证其运作模式的健康发展,也为了维 护其内容传播的基本权益,必须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并在控制传播内容、优化商业模式的前提下,体现新媒 体广告的社会责任感,使来自受众与相关监管部门的 监督可以发挥基本的引导与保护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行为,广告传播过程中,涉 及的各主体单位都需要通过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上接第166页)阅评人和媒体新闻阅评人需要做的事 情。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应该秉着实事求是的观点。

新闻阅评最重要的是权威人士对新闻提出权威意 见,修改其中包含政治敏感的部分,确立大局观,全面 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阅评者还要有一定的政治责任感,充分把握 新闻对社会的影响。新闻关乎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 的影响。[5]

新闻阅评关乎宣传工作的整个生态环境,甚至关 乎新闻媒体的整体指向,新闻阅评能对新闻传播产生 重要的影响,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发挥领导性作用。

(二) 新闻阅评的时代性新时代背景下,新闻行业在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 新事物、新方法、新模式,这对新闻以及新闻阅评工作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新观点和新标准出现,老观 点和老标准不再适用时,我们应该作出改变,避免出 错,提升新闻的权威性与精准性。161

时代在变化,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 化,新闻的传播、传播方式也在改变,更重要的是关于 新闻传播的改革。新闻要体现时代性,充分结合我国 的国情和社会现实,新闻评阅也要体现时代性,不断提 升自身的水平,开阔眼界,联系实际,展现时代性。

(三) 新闻阅评的针对性除了宏观性和时代性外,针对性也是很重要的部 分。新闻阅评更重要的是作为校准者的作用,新闻并 不是一味地歌颂、称赞,更重要的是具有真实性。新闻 阅评者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 点作出评价,对新闻报道的动机作出评价,确保其具有 针对性。[7]

1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