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俗?——所谓民俗,就是社会民众中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
第一节 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相
什么是生活相?——民俗是一种生活相。相是佛家的用语,佛家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民俗的生活相就是生活的样子,一种生活的方式,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古老的,古老的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它是活的。活世态的生活相。在生活层面表现为生活的技艺和生活的习惯。 ·民俗第一个层面,生活的层面,生活的角度。从生活层面来看,民俗是生活的方式和技艺,
包括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我们年轻人谈情说爱。
风水——我们的风水理论基本要素,就是选择最适宜人居地的风和水的流动走向的位置。利用山体和河道来确定适合人居住的环境。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北京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厢房,其实就是古代的风水理论的原型,利用人工建筑的方式来实现了。
第二节 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
·从文化的层面看,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一种文化的模式。所谓模式,是一种样式,它概括了某种日常生活的规范或范式。本尼迪克特把文化分为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两种。
第三节 民俗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第三个层面,哲学的层面,民俗就是一个族群独特的,特有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民俗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2.为什么说民俗又是一种文化模式? 3.民俗为何是人类思想文化的源头?
第二章 民俗的发生
民俗的发生和民俗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民俗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上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它的产生,是与中华民族的人们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及自然环境、政治气候相适应的。
第一节 征服自然发展生产的需要
中国民俗是在自己固有的客观环境、生活状况以及赖以生存的首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十二生肖的习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先民在生产实践中用他们所关注的熟悉的动物名谓,概述抽象的历法计时,在具体的形象中包嵌了计数历法的哲理,形成了十二兽名纪时法,由此再衍化引申出十二生肖出生计年法的民俗。
·求子符号:“鱼戏莲”的歌谣和美术图案、陕北农村生活常见的《鱼钻莲》
第二节 种族繁衍发展自身的要求
第三节 民众群体心理的认同
中国龙信仰的形成过程?——A自然物候景观——雷电
B具象龙的产生——与当地熟悉动物结合
C综合龙的产生——部落氏族兼并。
思考题:
1、中国的十二生肖是如何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运而生的? 2、民俗在族群自身繁衍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3、中国崇龙信仰习俗是怎样经过群体心理认同、积淀的过渡而渐渐形成的?
第四节 统治阶级思想的渗透与衍化
第三章 民俗的表层特征
第一节 不成文(法)的规矩
第二节 程式化的规矩
〈一〉形态动作的行为模式化。
〈二〉具有相对稳定的套路招式。
(三)具有一定质的规范性。
第三节 民众群体的规矩
思考题: 1、什么是民俗?
2、民俗作为一种不成文法的规矩,是如何程式化地展现的?
3、如何理解民俗作为一种群体性的规矩,在不同民族或地域间的差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