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周长》说课稿
神木八小 高巧珍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探究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质疑。
1、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小兔子有一个问题:认为竞赛不公平。那么到底兔子跑的路程是不是比乌龟的长呢?你们有方法判断吗?(可以比较这两块图形的周长。)
由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课题(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2、出示学习目标。一生朗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讨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课件出示长方形图)
那么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先得测出什么?
① 测量数据。
师: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只要测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测量时要测量两次。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长方形,动手测量。
②计算周长。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呢?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③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10+10+6+6,10+6+10+6,10×2+6×2,(10+6)×2。
④观察分析。
师: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出这些算式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最后一种方法太好了,很棒。对于这几种方法,大家都明白吗?(不太明白,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动态演示:复制出长方形四条边,然后合并起来的过程,展示学生的四种不同算法。
在理解前三个算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第四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有多种,这里的每一种方法都很棒,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
2、自主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正方形图片。现在是什么图形了?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那只要测量它的几条边呢?请你自己测量并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交流汇报。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法?
学生出现的算法可能有:
6+6+6+6, 6×2+6×2,(6+6)×2,6×4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说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
③自主优化。 师:用第四种方法计算的同学请举手。你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呢?(6×4这种方法好,因为比较简便,做起来快。)仔细观察这四种方法,他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3、刚刚我们计算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还记得小兔和乌龟的路程吗?你能不能帮小白兔算一算,它们的比赛公平吗?运用所学的知识,很快地比较出它们的周长吗,你会计算他俩的路程吗?通过计算他俩的路程一样长,所以说这场比赛是公平的。
(三)、归纳方法,验证发现。
1、升华故事,总结方法。
你根据上面两题的计算,你能用文字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的周长该怎么计算吗?
上面这几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请说说你的理由。
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得出结论。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
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正方形周长=边长×4
老师觉得你们真棒,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动手操作,验证公式。
刚才我们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是不是对任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适用呢!让我们来验证吧。
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2个长方形和2个正方形,并求出它们的周长。(小正方形
边长看作1厘米)
(四)、深化应用,解决问题。
今天的知识,大家到底学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1、课件出示课本P49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通过第一题的练习,掌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新知识的应用。
2、课件出示课本P49练一练第二题。(这一部分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会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只要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
(五)、拓展延伸,激情探索。
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挑战更有难度的题目吧。大家有信心吗?(有)课件出示。太棒了,你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棒,好不好?
(六)、总结课堂,得到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每个人都有收获,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