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者:岳璐琛

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12期

摘 要:中国真正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对于起步晚而且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的中国来说,对艺术教育的方法还处于研究状态。艺术设计的教育一直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实践。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先进行理论教育还是理论实践一起进行?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人员。落后的教育方式和过于注重理论的教育原则,导致国内出现了很大一批“只会说不会做”的所谓的人才,致使国内的艺术人才严重缺乏。本论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做出有助于国内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当代艺术;教育;发展 1 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提到当代艺术,许多人立刻联想到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这是哪些人不懂也不能理解当代艺术,其实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真正的当代艺术注重对生活中人们生存现状的关注。当代艺术既要联系过去又要展望未来,在艺术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广义上的当代艺术涵盖了所有当前中国已经存在了的艺术,包括古典的、现代的、民间的、大众的等。中国当代艺术引领着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艺术发展的现今水平。 当代艺术来源于西方,是西方美术自上而下自然衍生的结果。而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与西方有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之间有很深的“代沟”。艺术的当代性应该是建立在自己的文化体系、文化自信上的当代性,是对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吸收与融合。而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艺术家自1933年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就开始在国际重要展示中频频亮相,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艺术中的一股力量。 2 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设计教育体系,这么多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引导下,在制造业迅速发展后对设计人才需求的就业市场驱动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迅速扩张,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据初步统计:中国目前一共有设立设计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的高校已达上千所,每年招生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设计教育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展起来的,因此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特别突出,而且中国的设计教育至今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真正定型与成熟。[1]

在中国艺术教育进入到这样一个繁荣时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生源问题,绝对数量不少的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好的原因选择了艺术院校;一部分是为了学到一门技术,把艺术设计中的技术当成了学习艺术的目的,这样也无可厚非;只有剩下一部分极少数的学生是对艺术创作真正感兴趣的,这一部分人尤其对当代艺术比较敏感。

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用的是师徒相传的方式,师傅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徒弟的徒弟,一代代重复这过去的传统,过度的注重经验的累计和技术的使用,忽视了思维创新和新理念、新社会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对今天的时代、今天的社会视而不见,热衷于复制和模仿过去的东西,只承认和接受有定论的东西。传统的学院教育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容易导致对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蔡元培险胜深受现在教育之父洪堡的影响,他说:“大学时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他还说:“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2]艺术学院的教学,如果片面强调技术的传授,就与高中等义务教育没有区别了。 3 当代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培养能产生艺术作品的人才。艺术作品是个人同社会,同现实生活、历史、文化传统、技艺传承之间同时发生多种关系而产生的一种综合体或是成果。艺术教育的设计正是从这些角度去考虑的。

艺术教育的特点,首先在于技艺的掌握,这是人所共知,不论从事专业与否都能首先想到。但艺术技艺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的方法,由于它是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沉淀、积累起来的,它的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别强,要实现对于技艺的掌握就必须借鉴。除了老师的直接传授外,为了彻底掌握这门技艺,就要不断地去回顾、观摩这一门技艺曾经具有的高度和面貌。在这种追寻和追问中,渐渐养成了一种艺术学习者对历史的尊重态度和使他们对历史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觉地承担起接续历史、继往开来、以古鉴今的重托。

艺术技艺、知识由于它自身的特性,相对于一般的文理科教育,在教学传递时有相当的笼统和概然性。当老师指出一种东西“美”时,不可能清晰地用语言历数它的所有方面,学习者在接触之初只能竭力去产生共鸣,并在这种努力中去逐步体会它的含意,在赞成“类似”和取得“类似”的过程中去养成自己的感觉,再在感觉的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在艺术的学习中,由于文化和艺术现象的多意性,老师讲的和学习者的理解常常会产生很强烈的碰撞、抵触和困惑。在这种困惑中去试着解释和回答,迫使每一个接受者都不能简单地共享其他学习者的看法,都要最大限度地发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的思想机器,不断地以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匹配、试错和调整,并最后以个体实践的满意作为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获得肯定的标志。这个过程就需要个体在其中不断自我历练、反复寻找答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教育用无数美好的艺术作品和历史上创造艺术活动的优秀事例来激动学习者,认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无限感受力和创造力,储存艺术的想象能量,唤起创造的冲动和欲望,以及实现这种欲望的满足,使学习者从对艺术品的爱好发展为艺术创造的自觉,并在艺术创造的不断攀升中实现精神的升华。

近代艺术教育是一个民族研究和吸收世界文化,比较和进一步认识自身文化的机会。通过艺术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和尊重人自身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促进个人的觉醒,这尤其是近代中国早期艺术教育的时代意义。在今天,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丰富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魅力,促进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 4 当代艺术教育的全球化

当前全球艺术学院的领导者都在共同的国际化“境遇”中进行着艺术教育的事业,尤其对中国来说,这个境遇具有更多的复杂性。[3]中国艺术教育在古代艺术文化和西方艺术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摸索着、探讨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民主的氛围,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的艺术市场因受影响也一场火爆,导致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也受之影响,在全球的互相学习中趋于相同。这也是发展与追求独特性成了一个难题。

在我看来,发展与个性并不是不能同在的。中国的全球化趋势应该寻求“和而不同”。我所理解的全球化并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大众化、单一化,而是在共性的条件下追求个性,在适应全球需要的条件下创作出有中国特色、个人特色的当代艺术作品。 5 当代艺术教育的新方向

低龄化。不管是艺术教育还是普通的教育,都讲究从孩子抓起,如同造一座房子一样,不管房子你要造成什么样子的,但地基一定要打好,有稳固的地基才能造出坚固又美观的房子。艺术教育也是一样。现如今很多人在高中分科的时候选择学习艺术,导致如今的艺术考生年年增加,艺术毕业生也越来越多。他们并不是因为喜欢艺术才来学习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成绩问题而选择了相对比较好考的艺术类。然后在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恶补性质的艺术学习。 对于这种教育考试方式,我抱有很不赞同的看法。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把艺术当一回事,只是机械的练习绘画、临摹,没有自己的思想,同时这一批因为成绩原因而考艺术的人也直接导致艺术生的整体素质下降,造成了很多人认为艺术生都不是好学生的现象。这批人很少有人真正走上艺术的道路,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贡献的。 因此我认为应该提高录取艺术生的台阶,并且争取能让一部分具有艺术天赋的人从小学习艺术,从小培养熏陶,这样培养出来的才能成为真正的当代艺术家。

学科整改。艺术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艺术是没有具体的定义的,当代艺术在内涵上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是不能用语言去描绘的了,而是应该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去感受艺术的真谛。因此当代艺术的教育是不可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的,当代艺术的创作需要从生活、精神上寻找灵感,因此我觉得当代艺术教育的学科需要改变一下。

由传统的课堂授课改变为对生活的调研,对当代艺术作品的赏析研究,对形式美感的研究,对自然社会的体会研究,为自己的当代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2] 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

[3] 当代艺术教育如何面对全球化,寻求差异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